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很愛孩子,每天都在花心思計劃,買新玩具,上早教班,去美術館,策劃親子旅行。我們一直希望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希望可以讓孩子看到更多、瞭解更多。於是,我們一直很忙碌,我們儘量抽出時間高質量陪伴,因爲我們認爲這是自己能力範圍內可以給到孩子的最好。

但儘管這樣,我們好像還是不太瞭解自己的孩子呢。爲什麼他愛戳爸爸的鼻子?爲什麼總是飯菜放在頭上?爲什麼每次都不肯穿鞋出門?是啊,爲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爲什麼”呢?

如果我問你,上一次你靜靜地觀察孩子是什麼時候?很多人也許都不記得了。是的,我們每天都很忙碌地看孩子,但也許好久都未真正“看到”孩子。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觀察孩子的兩大原則一個方法。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原則一:區分事實和觀點

說到觀察,很多父母第一反應就會說,我有觀察的啊。上週我在公號發起了觀察的收集活動,收到很多大家的分享,比如像下面這兩條:

女兒玩的時候我就會坐在一旁觀察,發現她特別有好奇心。

我常常在早教課上去看兒子怎麼和其他孩子互動,覺得我兒子性格比較敏感內向,從不主動去爭取他想玩的玩具。

這兩條看似是“觀察”,但其實是在“評判”,它把“事實”和“觀點”混淆了。我們這代的教育中缺少批判性思維的訓練內容,不僅在育兒中在生活中也常常會進入這樣的誤區。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第2張

一個人說,“我覺得今天好冷”,馬上另一個人就會反駁說,“今天才15度啊,不冷啊。”如果我們可以分清楚,第一個人說的是自己的觀點,那就可以少了這樣無謂的爭論。每個人的觀點是可以不同的。

雞湯文的慣常套路就是把一個觀點包裝成事實,比如,“比爾蓋茨大學都沒畢業卻創造出了驚人財富,其實高等教育並沒那麼重要。”, 前半句是事實,但後半句就是觀點了。很多人因爲事實觀點不分,就容易把整句話都認爲是事實。

對於觀察孩子來說,區分“事實”和“觀點”是第一大原則。要真正瞭解孩子,我們首先要保證的是觀察到的是事實,像上面兩個媽媽分享的例子,其實她們根本沒有“看到”孩子,還是在用自己的主觀意識給孩子“貼標籤”而已。

區分“事實”和“觀點”在美國是從學前班就會進行的教育,對於我們沒有從小接受系統教育的,實際操作時還是會常常忘記。這時就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來提醒自己。

事實:可以用“我看到”、“我聽到”這樣的話開頭;

觀點:可以用“我認爲”、“我覺得”、“我感到”這樣的話開頭。

當你發現自己無法分清“事實”與“觀點”時,不妨試着將這些詞彙放在開頭,就可以幫助我們鑑別了。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第3張

原則二:記錄下來尋找規律

小D的認知老師和我分享過一個故事。她曾經做園長的一個公立幼兒園裏有個“問題”男孩,她的班主任說他每天都和其他孩子打架。這個看起來是個事實,“每天”、“打架”,聽上去問題真的很嚴重。當時,小D的認知老師讓那位年輕的班主任給這個男孩做一個行爲記錄日記,記錄下他每天打架的情況

一週後,那個年輕老師自己就發現了問題,她的日記上是這樣的:“週一, Jason和Amanda因爲爭搶湯瑪斯玩具而打架”;週二, Jason打了Evan,因爲Evan想要和他一起玩湯瑪斯玩具。週三、週四、週五,都出現了同一個關鍵詞“湯瑪斯玩具”。 這個老師才意識到問題出現在哪裏了,後來她多采購了兩套湯瑪斯玩具,打架現象就沒再出現了。

這也是我們父母經常犯的錯誤,我們常常高估了自己的記憶,從而導致我們將觀察簡化了。“孩子不愛吃飯”、“孩子不和其他人打招呼”, 這些的確是觀察,但是這樣的觀察是不到位的,我們無法從這樣的觀察裏發現洞察。

因此,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你想要了解孩子某個方面時,不妨把這些觀察詳細記錄下來,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會驚訝,原來從這些詳細的觀察裏,就可以發現解決方案了。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第4張

ABC記錄方法

接下來要說說記錄方法了,同樣是記錄事實,但是記錄的質量高低與否,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觀察是否有用。這裏分享一個小D的認知老師告訴我的ABC原則,是美國幼兒園老師培訓時的知識。

A(Antecedent):這之前發生了什麼?

B(Behavior):孩子當時在幹嗎?

C(Consequence):導致的結果是什麼?

學過管理學的朋友們會發現,這和我們在管理中給予反饋用的技巧-SBI(即情景-行爲-影響模型)是很類似的,就是不能光記錄當時發生的情況,而是要有前因後果。當然有時A和C並不是同時都會存在,所以大家可以靈活運用。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第5張

舉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

普通記錄:嘟嘟每天吃飯時就喜歡把牛奶打翻在地上。

ABC記錄:嘟嘟每天吃飯時喜歡把牛奶打翻在地上,每當這時,媽媽爺爺和奶奶都會圍過去。爺爺會把奶瓶撿起來,媽媽和奶奶會在一旁很嚴肅地告訴他,不可以。但嘟嘟看上去還挺開心,讓全家都很無奈。

從普通記錄裏,我們是得不到任何線索該怎麼辦。但是從ABC記錄裏,我就會有一個假設:嘟嘟是不是通過這個方式來尋求關注?因爲每次他打翻牛奶,全家人就會圍過去,也正因爲如此,他看上去還挺開心的?

有了這樣的假設後,我們就更容易有解決方案:平時多給予關注,當他打翻牛奶時,反而減少關注,打破嘟嘟的聯繫:“打翻牛奶全家就會圍過來”。

你每天這麼忙碌地看孩子,卻從未“看到”孩子 第6張

很多媽媽也給我留言詢問,到底要觀察什麼呢?有的說要觀察孩子大運動是否達標?有的說要觀察孩子如何和其他人互動?也有的說要觀察孩子是如何玩玩具的?

其實,觀察什麼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顆觀察的心和正確的觀察方法,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看到”孩子。

這些所謂的標準只是外在,當我們真的可以看到孩子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外在,更能透過表象看到背後的洞察。

願我們都能這樣和孩子建立連接,互道一聲,I see you!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