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6大天賦特質是怎麼被你玩壞的?腦學家如是說!

孩子6大天賦特質是怎麼被你玩壞的?腦學家如是說!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與人親近的本能每個新生兒,都帶着一些內在知識而來,他們是生來讓人疼愛的,不會做出一些有意義的行爲來討人喜歡,只會自然而然的、像大腦跟行爲已經設定連接般,從內心發出本能的反應。只有“愛能產生愛”,讓孩子感受到你無條件的愛,才能呵護好孩子愛的天賦。

而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或把孩子當成展示品,都是把孩子作爲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工具,不是真正的愛。愛孩子,最爲重要的就是“尊重孩子”,愛他們本來的樣子,讓他們做自己。得到這種愛的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會非常親近,會以開放的態度與越來越多的人建立關係。他們擁有無窮無盡的探索的熱情與樂趣,創造靈感的能力源源不斷,但又能自由自在且獨立自主。他們一輩子都能這樣讓人打從心底欣賞他們,就是因爲,他們是如此被愛的,而他們這輩子所成爲的人,就是自己。
開發/探索的喜悅嬰兒的腦細胞容量大得驚人,而且相互連接的方式也仍有無限的可能。他來到世界的每一天都決定了腦神經細胞哪些連接日漸穩固,哪些則被漸漸忽略,也就是說某方面的能力會發展的比較好,但某些方面就顯得比較弱——影響強弱的關鍵,就是孩子的親身經歷——他所接觸的刺激、鼓勵與讚揚,都會成爲一種被大腦接收與評估的訊號。
安全感連接,讓孩子自在探索
而讓孩子能夠再面臨任何情況是都能放心去體驗、探索的,就是與親人建立起來的安全感的連接。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會老想着專注媽媽的裙角,他們安心自在的去發掘、探索周圍的大小事務,因爲他們知道當需要幫助時,隨時都會有大人出現在身邊。
熱情是影響大腦的燃料

每一個新發現、新認知和新能力,都能在孩子腦中激情一股成人再也無法想象的熱情,這就是影響大腦未來發展的更重要“燃料”這些“燃料”能增強與活化中腦內的情感中樞,被稱爲神經可塑性傳導物質的東西,就會被大量釋放,他們就像肥料一般,澆灌在被熱情振奮的腦神經網絡上。這就是爲什麼孩子在感興趣的事務上學習的特別好的原因,而他們只在對自己很具意義的事務上,纔會真正產生興趣——這也是自行探索能引起如此大熱情的原因。

孩子6大天賦特質是怎麼被你玩壞的?腦學家如是說!

理性教導和權威,可能減損孩子的熱情
當大人以理性的態度評論孩子的天馬行空,對他驚天動地的發現澆冷水時,那剛萌芽的想象力就會應聲卡住。孩子會被教得乖乖的,被大讚有教養,因爲他已經知道了大人認爲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然而,關於孩子自己,以及他能自行發掘的所有事物,可能已經變得越來越沒感覺了。有些孩子被貼上太難搞、頑劣或任性標籤,或許就是這種自我主張強烈的人,如果不走極端,讓他們留在自己習慣的思考軌道里,何嘗不是這個社會最需要的人。
發揮創意/創造的興趣如果我們曾經看過一個小孩如何在廚房裏將一些鍋碗瓢盆組裝成汽車、飛機和船,認真的晚期旅行遊戲,就絕不會認爲創造力是一件需要教導的事。
正向鼓勵,引導孩子認識自己
小孩愛嘗試所有他覺得有意思的東西,而大人經常會掃小人兒的性而不自知,結局常是小小建築師坐在自己的驚世之作旁邊,露出失望的眼神……慢慢的孩子的大腦就會存儲這些經驗;沒人對他的電子有興趣。大腦中原本正向的動力,就漸漸跟負面感覺做了連接。當無法持續經驗到鼓勵和認可,他就會不想再花腦筋找樂子了。所以,我們需要給他機會,讓他一步步去認識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親身體驗與挑戰,有助於提升腦力
大腦前額葉神經細胞與很多功能與能力相關,例如:衝動控制、挫折耐受力、行動計劃能力、預估後果能力、設身處地理解別人,以及承擔責任與專注的能力等。而這些有關未來一生的能力,孩子只能經由親身體驗獲得。無論是自己解決問題,或是克服挑戰,凡做過,必在腦中留下痕跡,並有助於前額葉神經細胞的成型與穩固。
信任/安全感人類腦幹的神經元數量,在出生前會達到最高點,前額葉神經元突觸數量的增長,則會在6歲前完成。等這些完成後,那些不被“需要”、也未經使用與刺激而無法穩固的神經元,便會逐漸退化。我們本來可以隨性利用那些審計員的——就像店裏的貨物一應俱全,只等着顧客上門消費。孩子所積累的任何經驗,都是這種“消費”,這就是爲什麼孩子從小得親身體驗一些事物的原因。
過往經驗,讓孩子建立信賴感
富蘭克林曾經說“一盎司的經驗跟一噸的理論一樣有價值”,經驗之所以有價值,在於那是自己親身所經歷的。每一個新生的經驗,都會在腦海中形成新的連接,而相信一切都沒有問題的安全感,則來自孩子到目前爲止所積累的好經驗。
恐懼、壓力導致孩子行爲退化
越有安全感的人,接受與願意嘗新的程度越高。對世界的投入也會越多。信任與安全感,纔是孩子向外學習的基礎。相反,不安、害怕與壓力,會在孩子腦海中蔓延着一種焦慮與躁動,此時孩子無法學習新事物,只剩下年幼是學會、且在腦中已經根深蒂固的能力還保留着,因此,如果孩子感覺不到出口,行爲就會開始退化,例如攻擊、自我防衛、頑固或退縮。
毅力/自我意識你可曾看過小嬰兒試圖翻身的過程,這種想反過來的堅強毅力,不是誰交給他的,是任誰都無法阻擋的。
“自我實現”啓動孩子學習熱情
在挑戰中成長,並發現自己能有所影響的能力心理學家稱之爲“自我實現”。能“自我實現”的孩子,就會發現“我是誰”,而且知道有些事,“我可以做到”。他們的大腦,將在愉悅的感覺裏啓動中腦內的情感神經網絡。在這些細胞羣的神經突觸末端,將傾瀉出大量的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物質將有助於新連接的穩固。正如,學習站立時,起初難免失去平衡而跌倒,但很快就能站立的四平八穩,因爲他的站立模式已經塑造成功了。
想學的自我意識,啓動一切發生
你急着出門,而孩子堅持自己綁鞋帶的時刻,你可能就明白自我意識是什麼了。孩子的這種堅持,其實只是想複習、想秀他學過的新技能,這種由自我意識衍生出來的意念,在他找尋樂趣、創新發明、發展新能力等方面,更是極其重要。如果被潑冷水,孩子就會漸漸壓抑自己的需求。所以,要求孩子壓抑自我意識,又要不傷及他們自由與天生的創造力,根本是不可能的。
覺察力/同理心有覺察力的人,能看到許多別人輕易忽略的東西。他不帶任何評斷,就只是身在其中,不隨便分心,他活在當下。這世界的許多微小細節他都能一一感受,生命變得豐富多彩。
覺察力與同理心的深沉價值
保持覺察也意味着能清晰思考,不論過去或將來怎樣,都能保持自己的想法不迷失,因此擁有覺察力會比活得渾渾噩噩的人更適應這個世界,做起事來事半功倍。同樣,一個自我感受力強的人,通常對他人的一舉一動也比較能夠感同身受。
天生的感知與信賴能力
全心信賴並感知他人心情的能力,是我們天生的本領。當孩子能像自己在痛一般去感受別人的痛楚時,他就會試着幫助別人排解痛苦;他從別人那感受到的是快樂,也會想努力帶給別人快樂。所以,獲取越多正面經驗的孩子,會越想把這個經驗應用在別人身上。
自在探索察覺,培養重要的能力
因爲可以覺察到很大已經無法察覺的事物,每個日常生活細節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探索,他無法決定先注意什麼或投入何處。也因此,我們才時時見到大人想拼命前進,而小人兒卻慢慢吞吞地在欣賞路邊的風景。只有在這樣毫無目的的察覺中,才能讓孩子養成某些重要的能力:不是誰在引導孩子該注意什麼事,而是自己選擇在那個片刻感受什麼、發現特別喜歡、特別感興趣的事物。當孩子能掌握越多這種自我行動的決定權時,以後等他在其他事物上需要自行做交涉時,就會容易得多。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