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爲發育特點有哪些

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爲發育特點有哪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爲發育特點有哪些?大運動技能反映兒童的平衡、協調能力。學齡前兒童高級的視覺運動發育促進精細運動發展。接下來看看了解一下關於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爲發育。

一、運動發展

大運動技能反映兒童的平衡、協調能力。3~4歲兒童可雙腳交替上樓梯,從較高處跳下,並足跳遠,單足跳;4~5歲兒童可交替着單足下樓梯,腳尖站立。5歲時可盪鞦韆,多數兒童能學習其他複雜的大運動技能,如輪滑、騎兩輪車、跳舞等。

學齡前兒童高級的視覺運動發育促進精細運動發展。兒童3歲時能模仿畫圓形和“十”形狀,會用剪刀,可搭10層積木;4歲兒童可模仿畫方形,能畫出人的至少3個部位;5歲兒童會臨摹寫自己的名字,畫開放的方形和閉合的圓形。

學齡前兒童心理行爲發育特點有哪些

二、心理髮展

1.知覺發展

學齡前兒童形狀知覺、空間方位發展很快;時間知覺發展較晚,4歲後兒童有正確的時間概念,5~6歲兒童逐漸掌握時序、季節和相對時間概念。

2.言語、語言發展

3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仍有部分輔音發音不太清晰,但已完全可聽懂語音。4歲兒童的部分翹舌音發音已很清晰,如sh、zh、ch、z、c等。學齡前兒童理解與思維能力較好,語言發展尚未成熟,表達能力有限,出現不流利現象可間斷出現或持續數月,男童較多,一般無需矯治。“提問題”是學齡前兒童語言的一個標誌性特點,體現兒童思維的發展。4~5歲兒童語言表達內容較豐富,可描述自己參與活動的細節;可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願望。兒童學習語言的過程逐漸掌握正確的語法,如主謂賓的正確順序。自言自語是學齡前兒童語言發展過程常見的語言現象。

3.思維

4~7歲兒童對物體的感受主要依賴其外在的特徵,屬前運算階段的直覺思維時期。兒童逐漸去“自我中心”,開始從他人的角度思考。5~6歲兒童可進行簡單的抽象思維和推理。

4.想象

幻想或假想是兒童想象的主要形式,特點是誇張,將幻想或假想與現實混淆,常被成人誤認爲是在說謊。

5.注意

無意注意佔優勢。5歲左右始能獨立控制自己的注意,5~7歲兒童集中注意的時間平均約15分鐘。5歲後能夠注意事物的內部狀況、因果關係等。

6.記憶

3~4歲兒童逐漸發展有意的記憶,無意記憶以無意的形象記憶爲主。5歲兒童記憶的能力已與成人相似。

三、學習能力發展

學齡前兒童學業技能的獲得與語言、記憶和注意有關,包括閱讀、書寫和計算,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是學習的關鍵。

四、情緒發展

學齡前期兒童情緒仍主要爲行爲衝動,自主性的迅速發展使3~4歲兒童喜歡簡單地說“不”,違抗成人的要求。隨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兒童能在成人的要求下可做一些非自願、不感興趣的事情。自我控制和獨立感發展,使兒童能參與同伴的活動,建立友愛的夥伴關係。

五、社會性發展

3~5歲兒童始發展自我意識,逐漸形成自我滿足、自尊、自信等性格特徵,能自我評價。隨年齡增長利他性的發展,是兒童發展友誼關係的基礎,屬於前社會行爲。3~4歲兒童感到不安或受到挫折時喜歡扔東西或用拳頭打人,攻擊的方式以軀體性攻擊爲主。隨兒童溝通能力以及參與活動計劃、組織能力增強,攻擊性逐漸減少。4~5歲兒童能比較準確地理解性別的概念,在完全認同性別概念之前就有行爲上的性別傾向。

六、道德發展

兒童最初只從具體到一般進行道德判斷,多以自我爲中心;隨年齡增長兒童逐漸學習注意別人的禮儀、願望與要求。學前兒童的道德價值受外界支配,主要來自事物的外部特徵或權威。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