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一歲以內開始,從孩子學習拿勺吃飯 還記得孩子六、七個月吃輔食時和大人搶勺子吧?還記得孩子九、十個月非要自己拿勺子喂自己吧?如果孩子搶勺子你非不給他,孩子要喂自己吃飯你非不讓,那麼你就已經開始培養未來事事等爸爸媽媽伺候的寶兒了。
拜很早開始讀經典育兒書所賜,我們家一直對孩子此類參與行動持歡迎態度。喂胡蘿蔔泥時孩子搶勺子,就給他一把安全的小勺子讓他胡亂揮舞,孩子十個月左右時對自己喂自己表現出強烈興趣,就把餵飯權力交給他,讓他坐兒童座椅,把吸盤碗固定到座椅小桌面上,圍好圍嘴,開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想吃多久吃多久,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大兒第一次自己吃麪條的“慘烈”情景,現在想起來還能笑死人。孩子吃完,小臉上,小手上、桌面、碗邊、座椅腿、座椅方圓一米半,到處都是長長短短的麪條,倆大人分工,一人收拾寶兒,一人收拾桌椅地面,足足弄了半小時,纔算恢復秩序。哈哈,沒關係,下次繼續。
孩子一歲兩個月,媽媽也需要回去工作了,我們去找收小小幼兒的幼兒園。老師說,這麼大的孩子我們可以收,但是孩子得會自己吃飯。我們倆異口同聲:沒問題,會吃,吃得好着呢!
這方法用到倆娃身上都奏效得很,倆小傢伙到一歲多時,幾乎都能把自己喂得心滿意足。所以,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第一步,就是允許孩子自己吃飯。孩子還小的爸爸媽媽們不妨也嘗試一下,開始可能狼狽,結果會很美好。你不但不會有一個不三歲了還滿屋子追着餵飯的娃,還能收穫一個對“自己做事”有強烈興趣的寶兒。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提供幫助,不做監督 從吃飯開始,以後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放手讓他自己做。孩子小時,大人可以從旁提供幫助,孩子大了以後,大人根本不需要在旁邊,讓孩子自己做就好。大人要記得,孩子自己做事時,你是個“幫助者”而不是“監督者”的角色,在孩子拿不動時幫個手,在孩子可能危及自己安全時提供保護,不要不停地提醒孩子,這事要這麼做、那事要那麼做。大人在旁邊說得做得越多,孩子自己做事的興致就越低。
換位思考一下,大人自己幹活兒時,旁邊一直有個人指手畫腳、說這說那,你自己是什麼感受?孩子也是獨立的小人兒,他情緒的豐富程度、敏感程度不遜於大人,真的不要老認爲“小孩子懂什麼”,小孩子懂得多着呢,只是大人往往不知道而已。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2張

不對孩子做事提過高要求 孩子不是大人,沒大人那麼多經驗,做事自然常常不“完美”:自己洗臉,小貓一樣只會囫圇着把鼻子下巴臉蛋沾沾水,脖子是顧不到的;自己洗頭洗澡,弄不好身上還東一塊西一塊都是泡沫呢就說洗好了;自己收拾書包,也難免教材、本子、卷子混亂堆疊;自己找衣服,可能弄亂媽媽前一天才收拾整齊的衣櫃。
這都沒關係,孩子總會慢慢長大,這些事都會越做越好。如果要求孩子自己洗臉洗得和媽媽洗得一樣乾淨、自己洗澡會把重點部位多搓搓、自己收拾書包不拉東西還能照顧到空間有序、自己找衣服還能考慮到媽媽的收納術,那麼孩子大人都會很糾結,孩子自己做事的信心會大打折扣。
不要說,哦,我是某某座媽媽,我是完美主義爸爸,真是不能接受亂七八糟的狀況。如果對孩子自己做事要求過高,最後難免自己動手,那纔是回到孩子什麼都不會做、大人跟在後邊不停伺候的亂象了呢。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3張
對孩子做事的結果只提醒、建議,不批評 那麼在孩子做得不夠好時怎麼辦?只提醒、建議,不批評。比如洗澡出來還有泡沫,不要說:“看看,這麼大了還不會衝乾淨!”要平心靜氣地說:“媽媽發現你後背還有一片泡沫呢,再回去衝一下好不好?”比如孩子弄亂衣櫃,不要說:“媽媽昨天才收拾的,今天就弄亂,真是不省心!”要給孩子解決問題的建議:“我覺得吧,你挑衣服時,把不要穿的掛回去,下次會更容易找。”孩子書包收拾得不夠好,不要說:“看你書包亂得,上課怎麼找東西!”要告訴他,書和書放一起,本子和本子放一起,合併同類項,書包會更整齊,拿東西會更方便。
其他事也一樣,要讓孩子能自己做事,大人就要做不挑剔、只幫助,不批評,只建議的父母。挑剔、批評毫無建設性,只能弄得孩子沮喪、大人生氣,幫助、建議、提供方法,才能幫孩子做得更好。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4張
讚美孩子的勞動成果 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比較難的工作時,要毫不吝惜地讚美孩子的勞動成果。
去年某一天,我家大娃小娃一商量,決定把他們臥室和書房的兩大排書重新整理一遍。倆人說幹就幹,抱着一摞摞書倆屋子來回跑,整理了一個週末,兩大排書架,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倆大人把漂亮整齊的書架和孩子們的能幹大大讚美了一番,還經常在進出他們房間時,狀似不經意地感嘆一下“哇,書架真整齊”。
結果,他們的書架就一直那麼整齊地保持了快一年了,而且之前倆人都有把書拿下來,在牀上牀下滿滿堆一堆的習慣,在自己動手整理好書架之後,奇蹟般地,倆人都不再把書亂堆亂放了。
這裏之所以說“讚美”而不是“讚揚”或“表揚”,是要大人真的是像一個成人人真心讚美另一個成人的成就那樣,讚美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作爲“家長”居高臨下地表揚孩子。這很重要。當一個人的工作成果被真心讚美時,他會做得更主動,更有創造性。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5張
允許孩子“搗亂”有興趣的家事 小孩子最有興趣參與的家事,莫過於包餃子、包包子、包餡餅了,好像對自己越有挑戰的事,孩子越有興趣參與一下,而這種參與,往往被大人視爲搗亂。
搗亂就搗亂唄,有什麼關係。小孩子參與包包餃子,最壞的結果不過是把自己弄得滿身麪粉、包出幾個破綻百出賣相不佳的餃子來、一家人吃上餃子的時間稍稍推後一點而已,而孩子收穫了自己動手的樂趣、和爸爸媽媽一起幹活的滿足感、自己包出餃子的成就感,還有不被爸爸媽媽鄙視“這個你還小不能幹”“那個你不會”的歡暢好心情,如此收穫多多的好事,大人何樂而不爲呢?
培養聰明的孩子容易,培養快樂的孩子很難,而孩子的快樂,正是得自在家庭中和爸爸媽媽一點一滴的和諧歡暢相處。
在爸爸媽媽的縱容下,我家娃們參與過包餃子、包子、餡餅等等常見的麪食工作,還給酥皮餡餅做過酥皮、和媽媽一起用手動小石磨做豆腐、用豆漿機煮紅豆沙、用月餅模子和烤箱做月餅。小兒還常常把和大人一起做這做那的事寫到週記裏,被老師表揚寫得生動有趣呢。
我們的經驗是,大人允許孩子參與家事越多,孩子真正的“搗亂”行動就越少,也不太有機會成爲大人越不讓幹什麼越想幹什麼的“熊孩子”。所謂“熊孩子”,真不是“慣”出來的,而是“管”出來的。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6張
鼓勵孩子學做新事情 如果孩子想做一件爸爸媽媽都不會做的家事,怎麼辦?爲他創造條件,鼓勵他學。我家自己烤麪包蛋糕,就是從大兒開始的。
大兒四年級時,翻看文怡寫的烘焙書,突然提出自己要學着烤蛋糕。當時家裏什麼烘焙工具都沒有,爸爸媽媽對家庭烘焙也一竅不通。就讓他自己看書,先弄明白需要置辦哪些工具,然後和他一起上網買回來,麪包機、電動打蛋器、高低筋麪粉、奶油黃油、大小模具,一一買到,大人又在櫥櫃中專門收拾出一個大抽屜,作爲他的烘焙工具專用收納空間。整個好幾個月,大兒一有空就研究烘焙配方,完全自己動手,爲我們烤戚風蛋糕、巧克力蛋糕、焦糖布丁、黃油餅乾,居然每一款都像模像樣,非常好吃。其間,小兒生日,大兒專門爲小弟烤了生日蛋糕,還做了簡單的裱花,爸爸媽媽請朋友來家裏聚餐,大兒還爲每一位客人精心準備了焦糖布丁。
當然,孩子的興趣其實並不會保持特別長時間,幾個月後,可能是覺得對烘焙的探索差不多了,大兒逐漸放棄了這個新愛好,回去繼續和他的書做伴兒了。有了孩子的榜樣,媽媽也學會了簡單的烘焙,現在可以每天爲孩子們烤麪包蛋糕做早餐了。要是當時沒有鼓勵孩子嘗試,我們家還真不知道什麼時候發展出家庭烘焙的新樂趣呢,真得謝謝孩子。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7張

給孩子選擇權並尊重孩子的選擇 要讓孩子做事,就要給孩子選擇權,並尊重孩子的選擇,培養他從小學會自己拿主意、自己做主。這也是我們在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就學到的。比如給孩子做吃的,不要問“咱們吃蝦好不好?”而是問“咱們吃蝦還是吃魚呢?”前一種問法,大人會發現自己很快陷入和孩子糾纏“到底吃什麼”的窘境,孩子說不吃蝦,你只好再問吃不吃魚,說不吃魚,只好再問吃不吃蛋……而後一種問法,因爲提供了選擇,孩子往往會在其中選擇一個,大人也不會陷入最後問到了孩子要吃什麼,而家裏其實跟本沒有這種東西的尷尬。
這是個很小的技巧,卻非常管用。孩子慢慢地會變得能夠自己做日常生活中的決定,自己安排做某件事的時間,不會事實都依賴大人提醒、督促。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是一樣,不要在孩子看書時要求他馬上去洗澡,而是讓他選擇“你是現在去洗澡呢,還是等下看完書再去?”一旦孩子做出選擇,大人就不要再去做和孩子選擇相悖的要求,那樣孩子會覺得很挫敗,覺得大人根本就不關心自己的想法,慢慢地就沒有興趣自己再拿什麼主意了。而自己沒主意的孩子,往往需要大人操更多的心。
現在大家討論生不生二胎,最常聽到的就是“一個都伺候得累死了,再來一個,可管不過來啦”,其實帶出不用大人跟在後面伺候的孩子,真是有很多方法的,稍稍用點心思,大人孩子在家裏都會更加輕鬆自如。

八個技巧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第8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