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做孩子的性啓蒙導師,你夠格嗎?

做孩子的性啓蒙導師,你夠格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對於“性”的探索,不只是瞭解性器官那麼簡單。Parents之前也曾推送過有關性教育的繪本給各位爸爸媽媽??女兒問我小雞雞是幹什麼的,我這樣回答!其實更重要的是,父母需要了解孩子行爲後面的好奇和渴望,幫助他們完成性的啓蒙課。而這堂性啓蒙課裏,可以包含的內容其實可以更豐富。來看看這幾位媽媽的困惑,或許你也曾遇到。

/ 01 /對器官的認識,是性教育的第一課

做孩子的性啓蒙導師,你夠格嗎?

媽媽心事:5歲的兒子最近多了一個不好的習慣:當着別人的面脫褲子,把小雞雞露出來。我有些猶豫,太乾涉吧,怕他對此越來越感興趣,不管吧,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

這樣解釋:四五歲的孩子玩自己的小雞雞,脫褲子展示,很容易讓父母緊張,因爲在大人看來,這是與“性”相關的問題。但其實,孩子表現出來的“性”趣,與父母所理解的“性”並不是一回事。

當孩子們長到四五歲的時候,會發現男孩是站着尿尿的,身上還多了一件小東西。而有的女孩覺得好玩,會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的樣子,回家以後還會對爸爸媽媽如何尿尿和他們的裸體產生興趣。

這時,如果父母不刻意迴避,讓孩子看父母尿尿,和父母一起洗澡,一次關於“性器官”的體驗課也就完成了。

作爲成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它們會很快過去,不用刻意去矯正,除非對身體有傷害。

/ 02 /沒有性器官參與,也能得到愛、溫暖、滿足感,這是性教育的第二課

做孩子的性啓蒙導師,你夠格嗎? 第2張

媽媽心事:兒子非常喜歡觸摸我的手臂,特別是夏天穿短袖衣服時,他總是抱着我的手臂,把臉貼在上面,有時還會親親。雖然我喜歡與孩子親密無間地嬉戲,可是我又擔心性教育的問題。

這樣解釋:孩子喜歡觸摸父母裸露的胳膊,甚至有時會觸摸媽媽或阿姨的胸脯,這時的性不僅和性器官有關,同時意味着對愛、溫暖、滿足感和安全感的渴望。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父母不應該馬上理解或聯想爲這是“性”反應,更不能用羞辱和責罵或打罵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孩子要親嘴,你可以有意識地去親孩子的臉;孩子要摸媽媽或阿姨的胸脯,你輕輕把孩子的手移動到其他地方;同時,你可以撫摸孩子的頭、手腳、背部或者擁抱他,向孩子表達愛、溫暖和關懷。

沒有性器官的參與而能得到愛、溫暖、滿足感、安全感、歸屬感,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這是性教育關鍵的第二課。如果孩子從小缺乏這種體驗,長大之後當他發現性器官的參與很容易讓他體驗到這些感覺時,就容易依賴性活動來得到它們,從而影響他們建立對性和愛情的正確認識。

/ 03 /從家庭中瞭解兩性關係,是性教育的第三課

做孩子的性啓蒙導師,你夠格嗎? 第3張

媽媽心事:5歲的女兒和好朋友在外面玩耍時,突然說起生孩子來!這是不是受到那個朋友的影響?那個孩子的父母離婚了,她跟着爸爸生活,最近她媽媽又結婚懷孕了。

這樣解釋:孩子們對性的認識已經進入到了心靈層面。他們會“朝三暮四”地和不同的小朋友或者和爸爸媽媽“結婚”,不過這些探索都和狹義的“性”沒有關係。

他們只是通過玩過家家來構建他們的童話世界,如同藝術家通過藝術來表現他們的內在世界一樣。

在幼年期,父母所呈現出來的兩性關係,也是孩子直接感受到的“性”教育之一,這種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成人的“性”態度和方式。異性之間如何傳遞感情、關愛、溫暖、愛情和性關係等,都是成人給孩子的性教育的活教材。孩子通過玩過家家、玩結婚生孩子的遊戲,來演習大人的性認識。

無論是在青春期開始之前給孩子講關於性的科學知識,還是通過圖片讓孩子認識性器官和生命的來源,這都是過於片面地理解性教育。

實際上,性並不是性慾、性滿足或繁殖後代那麼簡單。也就是說,青春期開始之前的性教育和性器官並不應該有太大關係。性的定位,性的內涵,沒有性器官參與的溫暖感覺,纔是孩子們最需要的性教育。

/ 04 /接納孩子性發展過程中的,行爲和幼稚狀態

做孩子的性啓蒙導師,你夠格嗎? 第4張

就如同孩子牙齒的發育,會經歷沒有牙齒、出牙、換牙的過程一樣,孩子的性發展也會經歷幼稚的階段,比如男孩摸小雞雞的時候不迴避他人、公共場合大聲向父母提出性的問題、看父母洗澡、小朋友互相摸生殖器、喜歡摸媽媽的乳房等。父母應該接納孩子的這些行爲,只有接納了,才能正確地引導,而不是焦慮不安,甚至是羞辱和貶低孩子。

預防性心理早熟,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夫妻做愛要在沒有孩子的房間。

不可以與孩子一起觀看帶有色情情節的影片。

回答孩子的性問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答案簡單明確。

不要在公衆場所隨意暴露孩子的生殖器,比如在大街上小便。

不要讓家人或他人隨意逗摸孩子的生殖器,這樣會喚起孩子對生殖器的關注和刺激生殖器的感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