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怎麼把孩子培養的優秀

怎麼把孩子培養的優秀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8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的目標不是培養聽話的孩子,而是優秀的成年人。對孩子的人生,究竟應該告訴他什麼?難道真的要背道而馳嗎?這是一個教育的誤區。

你是在培養聽話的孩子?還是優秀的成年人?

這是一個微妙而有力的區別。

孩子們可以在壓力或恐懼中表現的很好,但這並不意味着當他們自己冒險時,他們會做好那些事。

如果離開家的孩子不能適應成年人的生活,那就是父母的失職。

爲什麼要把責任放在父母身上?

因爲父母是在現實世界中負責爲孩子做好準備的人,父母是教練。

當球隊表現不佳時,體育組織會解僱教練。

從前有人說,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想來,人到晚年才發現已成年的孩子不能在社會上生存和立足,這對父母來說,纔是真正痛苦的根源。

可很多父母參不透的養育真諦是:如果教育孩子的標準,好像他們將永遠是孩子一樣,是不明智,甚至可以說是愚蠢的。

這是真正的問題。

“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優秀的孩子,而是爲了培養成爲偉大成年人的孩子。”


怎麼把孩子培養的優秀

這意味着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所做的一切都應該以灌輸性格特徵爲最終目標,或者建立一個能夠告知孩子未來決定和行動的基礎。

因此,當你看到一個成年人無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或掙扎時,這意味着他缺乏那些成功應對挑戰所必需的特徵 ,而這些,應該是在童年時代建立起來的。

培養成年人意味着

應該具有強大的情感韌性

現在的孩子都太脆弱了,前段時間我寫過的一篇文章中提過,一個5年級的小學生因爲父母不給買運動鞋就要跳樓。

諸如此類的新聞比比皆是,孩子們心裏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究其原因,還是沒有必備的情感韌性。

如果真的愛孩子,就應該讓他在挫折中多待一會兒。

回顧CC的成長過程,處處都是挫折:

翻身翻不過去是挫折;

自己穿不上衣服是挫折;

食物不能準確的塞進嘴裏是挫折;

積木搭不成想要的樣子是挫折;

被搶走玩具是挫折;

上幼兒園,對抗分離焦慮是挫折;

體驗失去、遺憾、怨恨也是挫折。

當孩子經歷挫折的時候,給他一些與挫折獨處的時間吧,讓他自己去學習如何跟挫折化敵爲友。

上不去高高的臺階的時候?或者自己努力,再努力一點;或者看清現實,尋求爸爸媽媽的幫忙;再或者,學會放棄也是一種能力啊。

我們要給孩子很多很多愛,但也不能剝奪孩子對抗挫折的成長機會。

家長千萬不要大包大攬,事必躬親,讓孩子還來不及感受負面情緒的時候,就幫他擺平了所有的一切。

要知道,孩子的情感韌性恰恰是生長於“再堅持一下下”的努力之處。

培養成年人意味着

教育孩子獨立

聰明的父母教他們的孩子獨立,獨立分爲兩個部分,一個是獨立的思想,一個是獨立的行動。

最簡單的方法是,不替孩子做所有的決定,不爲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思想的獨立:

我們的目標不是培養一個聽話的好寶寶,而是有主見的成年人。

對大部分事寬容以待,可以一笑而過,但自己認定的事,不隨波逐流,勇於逆流而上、堅持到底。

但試想,一個從小對父母唯命是從,連父母都不敢反抗的孩子,以後會有勇氣反抗別人嗎?

所以,我願努力養出一個有禮貌的寬容孩子,但是她真的不需要“太聽話”。

就父母的養育行爲而言,就是不要太強勢,尊重要大於強權,多給孩子一些選擇的自由。

這樣,20年後,你就不用羨慕爲毛隔壁老王家的孩子那麼有思想、對人生那麼有規劃,那麼會抓住時勢,與時俱進,甚至都甩了精明的老王好幾條街。

要記住,太聽話的孩子,永遠超越不了他的父母。

行動的獨立:

有些孩子思想很“獨立”,但就是不肯付出行動,指揮大人幫他做這做那,對於自己的分內之事都推脫。

所以爲了不讓成年的孩子依然事事依賴家長,那麼從小,就要培養他對自己負責的獨立能力。

收拾自己的玩具、整理自己的房間,疊自己的衣服,不一直追在他屁股後面幫他收拾爛攤子。

當他因爲自己的不認真分類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時,讓他學會接受和承擔找不到的痛苦,他才能明白,什麼叫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那麼長大之後,他纔不會追着你問:

媽,我那條紅色運動褲在哪?

媽,我家沒電了,您幫我交個電費?

媽,我兒子最近成績下滑的厲害,您輔導輔導他!

或者:

同桌,這個輔助線上課我沒聽,你再教教我唄?

小A,這個報表老闆下班之前要必要做好,你幫我做一半行不行?

培養成年人意味着

教育孩子認真工作的價值

你不喜歡疊自己的衣服?真抱歉親愛的,這是我們必須做的。

不想做老師分配的家庭手工作業?真抱歉親愛的,這是你應該做的。

因爲,如果這一樁樁一件件眼下該做的事你不做,那麼日後寫作業、做工作,你只會覺得更加無聊。

成年人最大的天敵就是懶惰。

有些父母明白這一點,他們努力工作,以灌輸對孩子努力工作的健康尊重。

如果一個成年人總是挑挑揀揀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大概是因爲他打小沒有辛勤工作的基礎。

很多人會說,孩子還小能幹什麼?

做家務,幫助父母,整理好自己,不都是孩子分內之事嗎?

聰明的父母會巧用家務,他們分配給孩子的看似是日常瑣事,但這卻是訓練他們負責任的絕佳機會。

這些父母認真對待這些家務,因爲這是孩子進入成年期的必備課程。

而且在對待孩子洗碗,掃地或任何其他瑣事時,都不會降低標準。

因爲,即使是再小的任務,影響都是深遠的。

你如何做所有事情,就是你如何做其他事情。

高或低的標準就像一個模板,可以印在人的一切上。

在各行各業中,真正優秀的人會認真對待他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或任務,並盡最大努力完成,無論任務是清潔廁所還是編寫價值百萬的商業計劃書。

而這種基礎,大都是在童年時代奠定的。

養孩子的過程中,隨時想象一下20年後的生活,那麼思路就會變得清晰很多。

你的孩子長大了,進入社會了,你對他的未來有什麼期望?

我們現在的養育、他現在的行爲,是更符合當下對一個孩子的要求?還是更有助於今後他成爲一個更優秀的成年人?

是更符合你私人的理念,還是更適應這個社會的要求?

當開始今天的養育工作時,請牢記這幾個問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