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班路上,遇到行色匆匆的朋友安安,問她怎麼急成這樣。她苦笑了一下:孩子又感冒了,在醫院打針呢。都怪我,昨天晚上沒多起來幾次給她蓋被子。說完,急衝衝地走了。

下班路上,遇到行色匆匆的朋友安安,問她怎麼急成這樣。她苦笑了一下:孩子又感冒了,在醫院打針呢。都怪我,昨天晚上沒多起來幾次給她蓋被子。說完,急衝衝地走了。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看着她焦急的身影,我很想說,親愛的,你爲什麼總有那麼強的負疚感?

翻看安安發的微信朋友圈消息,有太多令她後悔、難過的事,都是關於孩子的:
早晨起牀晚了,孩子的早飯只吃了10分鐘,面壁去;
昨晚,孩子作業寫得太慢,把她罵哭了,後悔中……
天氣預報說今天是晴天,怎麼又颳起了風?給孩子穿少了,不安ing
……

安安的眼裏心裏只有孩子。如果孩子健健康康,玩得開心,笑得歡暢,她也會露出甜甜的笑容。可這樣的時候太少。小孩子哪有不哭的?磕了碰了渴了餓了累了,都會哭一場。孩子哭,安安立即惶恐,直問是不是她這個當媽的哪裏做得不好?是不是對孩子說錯了哪句話,或者對孩子冷臉了?越想越難過,半天或一天都不得安寧,沉浸在自責與內疚中。

她的內疚除了讓自己不安、難過外,得到了什麼?老公聽她一個勁地自我埋怨,理所當然接受了這種心裏暗示,一旦孩子出現一點狀況,第一時間將問題歸結到她的身上。孩子如果吃飯慢,遲到了,衝口而出的話也是說安安:都怪你!

安安的情形真心讓人覺得累。養孩子,哪裏需要那麼多的負疚?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第2張

誠然,沒經過上崗培訓和實習,我們就開始爲人父母。養孩子的一朝一夕都不相同,沒有重複,沒有經驗供自己參考,我們還沒有預知能力,會有或多或少走錯路的時候。可是,自責有用嗎?內疚有用嗎?除了消耗自己,讓別人瞧低之外,毫無益處。

據說,曾有心理學家爲情緒的能量級別排序,殺傷力最強的情緒是羞愧,第二就是內疚自責!這種情緒的實質是給自己的所作所爲所言所行判刑,量重量輕都得接受懲罰。罰自己的心不得安寧,罰自己浪費一段時間遠離快樂。

結果呢?於事無補!

當媽後,經常處於這種負疚感中的人不在少數。因爲大家都想做一個好媽媽,都想培養出來健康、快樂、優秀的好孩子。 可惜我們只是普通人,只是平凡人,沒有那麼大的能量,在新接手(當媽媽)的這項偉大事業中,處處、時時刻刻都能做得很完美。就如同我們的人生,誰能保證順風順水,不經歷一點波折呢?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第3張

我的另一個朋友曉曉也曾犯過“完美症”,想給兒子最完美的家庭和教育。她事先看了大量育兒書,與專家也進行過多次溝通,暗下決心,不朝孩子又吼又叫,不在孩子面前與老公吵架,更要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他健健康康。

孩子剛滿月,她就被自己打臉了。她原本要給兒子全母乳餵養至少半年,卻在滿月之際發現,她的母乳量根本不夠兒子消耗,不添加奶粉,孩子就得餓着。爲此,她自責得直掉眼淚,說都怨自己,當初開奶的時候嫌疼,剛有點奶就停止了。是不是沒開好奶纔會這樣?

她的胡思亂想很快擴面。孩子幾天不大便,她自責給孩子喝水太少;孩子打個噴嚏,她內疚讓孩子吹了風……

她這樣的神經質沒有減少兒子出現各種狀況,卻惹來家裏人的反感。

老公說她疑神疑鬼,婆婆更直接點明,誰家孩子不是生一場病長大一些的,有什麼可擔心的?就連自家孃親也說她淨扯些沒用的,有那時間還不如休息一會兒呢!

她打消這種負疚感卻全虧了兒子。她兒子上幼兒園了,有一次老師要求給孩子帶籃球,要教他們拍。曉曉第二天早晨忙得把這件事給忘了,等想起來時已快到接孩子的時間了。她一路自責着奔向幼兒園,見到兒子不停抱歉。

兒子卻說,沒帶正好,下雨了,老師沒讓小朋友們去拍球。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第4張

曉曉大大鬆了一口氣,原來小小的失誤也不一定就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後來,她偶爾少給孩子穿衣服了,兒子卻說不冷不熱正好。兒子要水彩筆,她給買回來蠟筆了,兒子還是說沒事,明天再買不就行了?

她的心一點點放鬆起來。發現遇到問題積極想解決的辦法,比一味自責有用得多,也會讓自己快樂得多。她的完美情結一點點被打破,消耗能量的內疚和自責情緒也在慢慢消散。

她自然而然地對待兒子,該管就管,該放手就放手,兒子摔了跟頭,她不再攬過來當自己的錯。兒子也沒有因此說她不好,家裏人也沒有人因此責怪她。她的心胸開闊了許多,還把偶得的自由時間用來讀書、健身,兒子小小地崇拜她,老公看她的目光也濃烈了許多。

親愛的,養孩子不需要負疚感 第5張

原來,不再糾結,放下那些負疚感,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更好地寬待孩子。不是隻看着孩子,做面對者,而是把孩子看成人生路上的同行者,與他一起欣賞風景,共歷風雨,要輕鬆愉快有趣得多。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