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千萬別高度關注孩子的壞習慣

千萬別高度關注孩子的壞習慣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作爲父母你一定會發現:說教、吼叫、打罵、懲罰都不能使得孩子改掉壞習慣,反而會使其愈演愈烈。

軒軒媽媽最近很頭疼,因爲四歲的軒軒動不動就扔東西,發脾氣,見了別的小朋友就打人家。媽媽一開始跟他講道理他不聽,忍無可忍的時候把他的玩具扔到了垃圾桶,他還是照扔不誤。

千萬別高度關注孩子的壞習慣

有一天媽媽實在忍不住就狠狠地打了他一頓,結果這種現象越嚴重了,後來發展成,跟別的小孩子一起玩時,他會搶人家東西,打人等。

我們從軒軒身上可以看到,懲罰和“以暴制暴”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反而使問題更糟。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說過:“你越急於糾正孩子的壞習慣,就越有可能讓這個習慣更嚴重。”

當孩子覺察到自己的某種行爲能夠給父母造成極大的困擾時,他就像擁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可以擊敗嚴厲的大人。最終在權力之爭中,孩子成爲了獲勝者。雖然看似他被懲罰,被打罵,但父母因此而挫敗。

比如扔東西的軒軒,如果媽媽不理會他,可能他就會覺得沒意思,不再用這個方法來引起父母的過度關注。

再比如孩子吃手,你越不讓他吃,他會越覺得你是要控制他,而他不想被你控制,權利之爭的結果不但沒有解決孩子的吃手問題,反而使得孩子爲了掌握“我自己的手我可以吃”的主權,變得更加愛吃手。

父母針對孩子吃手的這個壞習慣,應該激發孩子對手的其他興趣,比如她吃手時,你就吸引他去畫畫。另一方面,要找到孩子吃手背後的原因,是焦慮還是缺乏安全感?然後想辦法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瑤瑤都八歲了還尿牀,媽媽每天晚上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記得不要尿牀。甚至還爲此不讓她睡覺前一個小時喝水,但幾乎每天早上瑤瑤的被子和牀單都是溼的。有一次,媽媽邊發脾氣邊洗牀單,一氣之下還打了瑤瑤。

千萬別高度關注孩子的壞習慣 第2張

但媽媽的這些做法根本就沒有什麼效果,反而使瑤瑤的尿牀成爲了一種習慣。

其實,瑤瑤心裏何嘗不是很苦惱?特別是瑤瑤媽媽還不懂得保護孩子的隱私,常常跟別人說瑤瑤這麼大還尿牀的事。

媽媽的這些做法,無意識地在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我不可以控制尿牀這件事,我就是這麼失敗的一個人!

如果不是媽媽的過分關注,和一系列不相信孩子能自己處理好這件事的表現,說不定瑤瑤早就不尿牀了。

就像很多人老是說對孩子的如廁訓練不成功一樣。因爲你沒有耐心,並且太關注孩子不會控制大小便這件事了。那麼孩子就因爲你的焦慮,而變得不相信自己,從而真的無法順利如廁。

那麼不能過度關注孩子的壞習慣,難道放任不管嗎?

當然不是!涵涵媽每次提出問題的同時,也會給大家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因爲我創辦微信公衆號:“我們仨”的目標就是給大家提供最實用的育兒內容,分享最接地氣兒的育兒方法。

針對孩子的壞習慣你可以這樣做:

1不予理會

比如孩子說髒話時,你的反應如果是大驚小怪,無疑是在刺激孩子繼續說。而如果你不予理會,他覺得說的沒意思了,自然就不說了。

千萬別高度關注孩子的壞習慣 第3張

同樣有些孩子,跟別的小朋友學的有些“口吃”時,如果此時大人急於糾正,或者嘲笑,都會使得孩子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如果我們很自然地把他說的話重複一遍,或者溫和地提醒孩子慢慢說,那很快就會改正。

2學會跟孩子聊天

當孩子出現壞習慣時,我們要試着接納、理解並幫助他。

接納是指接納他這個人,在此基礎上,理解他的行爲,進而幫助他改正壞習慣。

那我們要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原因,肯定是需要跟孩子溝通。而睡前聊天是個不錯的方式,因爲當人躺在牀上的時刻,是身心放鬆的。

比如你可以問問孩子:“今天你最高興的事情是什麼呢?”“今天最不高興的事情是什麼呢?”

從這些談話中找出孩子不良行爲的根源,然後去幫助他改正問題。

3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吃手時,你如果說:“不可以吃手!”或者就算你去打他的手,讓他記住不可以吃,結果也總是適得其反。

也許他會從此不吃手,但會尋找其他替代的方式,比如吃被角。因爲你沒有把他吃手的根本問題解決掉。

所以,在孩子吃手時,你不妨用做手工,畫畫等,這些依然可以用手的遊戲來吸引他的注意力,同時呢找到根本原因,慢慢解決問題。

再比如孩子搶別人玩具,你可以說:“咦,那邊那個汽車好好玩兒!”然後抱走他。你什麼都不說,只是轉移注意力,接着抱走他。孩子就會內化成不可以搶別人玩具的認知。

4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在如廁訓練和吃飯問題上,媽媽越是不相信孩子,孩子越是不能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和進食習慣。

拿如廁訓練來說,如果媽媽簡單地告訴孩子該如何上廁所,並在孩子做的成功的時候給予表揚,不成功的時候給予鼓勵。能夠靜下心來允許孩子慢慢來的話,那寶寶就會變得很自信,認爲我有能力去掌控這件事,並把它做好。反而會加快訓練進程。

所以,對孩子的壞習慣,千萬不能給予過度關注,否則問題會更嚴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