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揭開寶寶的氣質密碼

揭開寶寶的氣質密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俗話說,“龍生九子,個個不同。”這是因爲與生俱來的天生氣質,會影響一個人的個性和行爲表現。父母若能瞭解寶寶的天生氣質,在教養的路上就能對寶寶有更合理的期待,並能減少親子之間的摩擦,甚至還能挖掘出寶寶的潛能,引導寶寶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近幾年來,親密育兒派、百歲醫師派……不同派別的教養理論,讓爲人父母者感到十分爲難,究竟哪一派的理論纔是對的?爲什麼有時候同一套教養方法對老大管用,對老二卻不管用?這是許多父母的共同疑惑。

舉例來說,寶寶哭了,到底該不該立刻抱起來?傾向親密育兒教養理念者,會建議父母應立刻響應寶寶,能幫助寶寶建立依附感;但是,也有些教養理念主張,若寶寶一哭家長就抱,反而會讓寶寶太黏人。哪一種做法對寶寶纔是最好的?事實上,並沒有標準答案。

天生氣質左右寶寶的行爲表現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天生氣質,這種與生俱來的特質,左右了寶寶的內心、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模式,進而影響寶寶的行爲表現。所以有些寶寶哭一哭會自我安撫,很快就能安靜下來;但有些寶寶若沒有立刻得到照顧者的響應,反而會哭得歇斯底里,怎麼哄也哄不了。

相關學者對此提出了“天生氣質”的論點,發現每個嬰兒與生俱來對外在環境的刺激,會有不同的反應,表現的外顯行爲也完全不同。揭開寶寶的氣質密碼

好孕媽媽歸納出“九大氣質”,包括:反應強度、規律性、活動量、趨避性、反應閾(包含五種感官知覺和社會覺,社會覺即察言觀色的能力)、堅持度、適應度、注意力分散度、情緒本質等。在這九大氣質中,每個寶寶受到外在的刺激之後,會因爲反應向度(接受刺激量的多少)的不同,而展現出大異其趣的性格特色

舉例來說,趨避性的反應向度會決定寶寶對新事物的接受度。趨性高的寶寶對新事物的接受度高,什麼都想嘗試;而避性低的寶寶,遇到新的挑戰比較容易退縮、膽怯,需要多一些時間去適應新事物。另外,堅持度高的寶寶,一旦做了決定就不容易妥協,這些寶寶面對困境會越挫越勇;而堅持度低的寶寶比較容易妥協,做事往往也只有三分鐘熱度。

揭開寶寶的氣質密碼

寶寶滿3個月大可做氣質評量

在新生寶寶滿3個月大之後,父母就可以帶寶寶做氣質評量,從中瞭解寶寶的氣質,同時也能提供新手父母一個明確的教養方針。

0到3歲的嬰幼兒,具備潛意識的學習能力,父母可以通過生活中的習慣養成、建立規律性來調整寶寶的氣質向度。例如,規律性低的寶寶,肚子餓、睡覺的時間會讓父母比較傷腦筋,摸不着頭緒。因此,在維持規律生活這方面,父母需要多一些堅持,並且要更有耐心,因爲這類型的寶寶通常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建立規律性。

3歲之後,寶寶的生活常規已逐漸成形,這時可再做一次氣質評量。透過評量可以更具體瞭解寶寶的氣質向度,也幫助父母隨時調整自己的教養方式。

天生氣質可歸納爲三大類型

寶寶的天生氣質主要爲三大類型:好飼育型(活潑快樂型)、磨娘精型(難以飼養型)、慢郎中型(慢吞吞型),其中,磨娘精或慢郎中還可以區分爲中間偏易或中間偏難。

大部分父母都會期待自己的寶寶是好飼育型,但其實,父母本身的氣質也會影響自己對寶寶氣質的解讀。例如,有些父母善於交際,但寶寶察言觀色的能力卻比較弱(社會覺需要較大量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別人對自己的不滿);有些父母對人很溫和有禮,但寶寶卻常用強烈的反應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1. 規律性

指寶寶的生物鐘是否具有規律性。規律性高的寶寶,很快就能適應定時、定量的照顧模式;規律性低的寶寶,則往往會讓照顧者難以捉摸、手忙腳亂。

2. 活動量

活動量大的寶寶,睡得少,醒着的時間長,而且老是坐不住。父母不妨利用白天時間,多帶寶寶到戶外進行動態活動,讓寶寶的精力得以發泄,寶寶自然就比較能坐得住。

3. 反應強度

指寶寶在表達生氣、飢餓、不悅時的反應,有些寶寶是呼天搶地型的,父母很容易就會察覺到寶寶的喜怒哀樂,但過於激烈的反應,有時也容易讓人誤解寶寶的情緒和需求。

4. 反應閾

指寶寶在感官知覺和社會覺上,需要多少刺激纔能有所反應。感官知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社會覺是指寶寶察言觀色的能力,有些寶寶只要一點風吹草動,立刻就能察覺。這類型寶寶在反應閾的向度是屬於刺激量低者,天生氣質就是比較敏感,父母需引導寶寶正向思考,別過於在意他人看法,寶寶纔不易受傷害。

揭開寶寶的氣質密碼 第2張

5. 堅持度

當寶寶正在做某一件事,受到干擾時自然會產生心理反應。有些寶寶即使遭遇挫折也不容易死心;有些寶寶一旦失敗很輕易就想放棄。堅持度低的寶寶,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鼓勵,父母可以從較簡單的事情開始,慢慢引導,幫助寶寶建立自信心。

6. 趨避性

指寶寶遇到新的人或事物,表現出的不同態度,欣然接受或是退縮、逃避。

7. 情緒本質

指寶寶在一天清醒時間中,所表現的正向情緒和負向情緒的比例,正向情緒比例較高的寶寶整天笑嘻嘻,自然人見人愛。

8. 注意力分散度

指寶寶受到外在事物影響時的反應,有些寶寶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轉移注意力,這類型寶寶小時候比較容易被哄騙,長大之後也較容易分心。

9. 適應度

適應度高的寶寶較隨性,很快就能融入新環境、接納新的人和事物。反之,適應度較低的寶寶,需要較長的時間適應新事物,爸媽必須給寶寶多一點時間,讓寶寶慢慢來。

父母的氣質會影響自己對寶寶氣質的解讀

性子比較急的父母如果遇上慢吞吞或敏感型寶寶(指反應閾向度偏低,來自外界的一點點刺激,就會讓寶寶產生極大的情緒反應),親子互動過程中會特別容易起衝突,有些父母甚至會認爲寶寶是個磨娘精,其實,寶寶只是與生俱來的感官知覺反應比較強烈,如果父母能夠理解並採取較溫和的做法,相信就能化解寶寶緊張不安的情緒,讓寶寶感到安心。

天生氣質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事實上,父母本身對外在環境的反應,也是在社會化過程中,不斷調整、修正的結果。天生氣質雖然是與生俱來,不會完全翻盤,但還是可以透過遊戲或活動,幫助寶寶將九大氣質向度調整到趨近中間值。

因爲大腦的運作法則是用進廢退,神經迴路會因爲行爲、想法、習慣而改變,因此,可塑性永遠都存在。如果父母能掌握寶寶的天生氣質,尊重寶寶的差異性並給予適當引導,就能幫助寶寶快樂成長,避免生命的本質被誤解、被扭曲。

避免給予寶寶錯誤的引導

此外,讓寶寶接受氣質評量的另一個目的,在於避免父母或照顧者用不適當的方式教養寶寶。譬如寶寶哭了,父母常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安撫寶寶。好飼育型的寶寶,比較容易“哄騙”,但如果寶寶的注意力天生就較短暫,應當瞭解寶寶的內在需求並響應。否則反而讓寶寶的注意力更容易分散,日後學習就容易分心。

如果父母已經知道寶寶的注意力是短暫型的,就可以給予寶寶適當的協助。例如每當寶寶對某項事物展現出好奇心,父母可以透過遊戲慢慢延長寶寶專注在這個事物的時間,並避免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寶寶分心。

此外,應該避免讓嬰幼兒處在大量聲光刺激的環境中,這也會影響他們的專注力。這是因爲,0~2歲是嬰幼兒學習的敏感期,這段時間,大腦仍在持續發展中,長時間處在聲光刺激影像中,寶寶的大腦會習慣影像快速轉換的學習模式,腦部結構會改變,使他們只能適應這樣的學習和思考模式,上學後就容易坐不住,而且會有多動的傾向。

另外,在寶寶滿6歲以前,應該讓他們處在真實世界裏,幫助大腦建構完整的概念並和語言結合,將來才能運用正確的概念和語言去學習。

至於磨娘精型的寶寶,生物鐘規律性差,父母和家人之間更需要彼此體諒,可以採取輪流、分班照護的模式,讓自己可以得到片刻放鬆,恢復元氣。

最重要的是,父母應全心接納寶寶的天生氣質,不要拿寶寶跟他人做比較。唯有了解和接納寶寶的獨特性,給予寶寶適當的指引,才能養出快樂、健康的寶寶。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