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大學同窗小金,來自雲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境特別貧寒。好在他讀高中的時候,學習極度刻苦,他憑藉那股用功勁,把高考要求的知識點,翻來覆去琢磨透了,終於能考上重點大學,成爲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

我的大學同窗小金,來自雲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家境特別貧寒。

好在他讀高中的時候,學習極度刻苦,他憑藉那股用功勁,把高考要求的知識點,翻來覆去琢磨透了,終於能考上重點大學,成爲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

鄉里鄉親都把他看成天才一樣的人物,爲慶祝他考上大學,還特意爲他放了好幾串鞭炮。

小金也自覺才智過人,於是懷着滿滿自信心,走出小山村,向着更美好的前程奔去。

然而,上了大學後,認識了一堆來自大城市且家庭出身不錯的同學,頓時自信心就被破滅了。

這些同學大多見多識廣、多才多藝。

同學們討論起時事問題,聊起各處旅遊的見聞,爭相表達自己獨到見解的時候,小金啥也不知道,完全插不上話;

迎新晚會前,人家會點鋼琴、吉他、唱歌的,都踊躍報名,想要在晚會上秀一下自己的才藝,輔導員來問小金有啥才藝,小金卻只有尷尬搖頭的份;

家境好的同學說話總是聲音洪亮,充滿自信,小金卻不敢和人聊天,說話聲音細如蚊蠅,總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模樣。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論見識,小金懂得如何給母豬配種,如何正確掰苞米,放牛時如何讓牛吃到更好的草,但沒人來和他討論這些問題;論才藝,雲南山歌他半句都不會唱,他唯一覺得還算有點信心的才藝,就是做數學題,不過總不能去迎新晚會上表演做題吧;論形象氣質,自己穿得如此寒酸,穿着上哪裏還講點審美搭配,自己都開始有點看不起自己……

小金和來自大城市、家境好的同學,在智力上,肯定沒啥差距。可是,在見識、才藝、氣質上的差距,那可不是半點的事。

不同社會階層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他們的身上,無論大家再怎麼無視,這些差異都客觀存在着的。

但他能來到大學,感受到這種差異,比窩在小山村裏,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恐怕要幸運得多了。可喜的是,小金得益於大學這個平臺,有了更多發展的機會,畢業後在大城市定居下來,成爲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師。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第2張



小金能夠改變命運,還得多虧有了高考這個制度。

不過,圍繞着考試運行的教育模式,也即“應試教育”,在中國的輿論場中,已經被批爛批臭了,彷彿中國社會的一切問題,就是應試教育這棵毒草導致。

批評者希望看到的,是要用素質教育去取代應試教育。


但學者鄭也夫說:“應試教育是什麼誰都明白,而素質教育是模糊的,其本身的模糊導致其目標和手段都不夠清晰。筆者看到多數素質教育的說法中都包括兩個‘全’,其一是面向全體學生,其二是全面促進學生髮展。因未見其細則,仍覺恍惚。”

“素質教育”這個大旗打得好,也要落到實處。你說要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才,總得有衡量的方法吧。何況優質教育資源,總是稀缺的,什麼樣的學生有機會獲得這些優質資源,總得把這個標準定清楚了吧。

彆着急,標準的事,肯定有人迫不及待地說出來。

韓桐彥在《素質教育》中說:“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

教育學者熊丙奇也呼籲,高考不應該回到分數評價,要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否則不利於鼓勵學生個性和特長髮展。

然而,不知這些教育專家們有沒有想過,一旦把這樣的素質教育標準落實下去,一旦讓高考的評價體系多樣化,最不利的恰恰就是小金這種寒門學子。

這一套東西提出來,擺明針對的就是小金這種除了考試,其他啥也不大懂,啥也不大會的學生。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第3張


提起素質教育,許多人要大力推崇英美澳等西方國家,以其爲實現素質教育的典範。

在很多人眼裏,國外教育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在國外,學生成天自由自在,不被灌輸那麼多知識,沒有寫不完的作業,每天都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其實這只是一般的公立學校情況。而在收費極高的精英私立學校,則是另外一種風景。

如在英國著名的精英學校伊頓公學,從星期一到星期日,學生們有學不完的知識,聽不完的講座,參加不完的活動,同樣累得要死。

在國外,精英和平民接受的是完全不同的所謂“素質教育”,前者是什麼都得學,後者是自個兒自生自滅。前者培養的是中流砥柱的精英,後者培養的就是混吃等死的庸才。

在讀書階段,所謂的“素質教育”就幫忙偷偷完成了社會分層的功能。

更要命的是,他們的“高考”也不同於中國的高考制度,更符合素質教育“多元評價”的標準。

以美國爲例,雖然他們也有SAT考試,但只把分數達到及格線作爲申請大學的必要條件。美國大學要錄取學生,要看學生的多元能力,他們參加了啥課外活動,有沒有做啥科研項目,有沒有大公司實習經歷,有何特長,有什麼人的推薦信,等等。

像美國的一流大學,常常拒絕錄取SAT高分的學生,如普林斯頓大學在2009年就拒絕了一半以上的SAT成績接近滿分的申請者。

但這些多元能力,都得靠花錢堆出來。對於貧寒家庭的學生來說,沒錢,沒權,沒人脈,結果就是,出頭的機會越來越少,地位上升的路被堵得死死的。

研究顯示,美國包括常春藤盟校在內的38所名牌大學,來自收入1%頂層富家子弟的總數竟然超過全美底層60%窮人家的孩子。越來越多的低收入階層的學子,沒法接受到優質的高等教育,從而這一生與薪酬更高的職位無緣,喪失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第4張



但在中國,教育始終承載着這樣一個功能:即要幫助底層,通過奮鬥實現社會地位提高,給他們一個能出人頭地的機會。

“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多少古代學子寒窗苦讀,不斷追尋的夢想。而這種夢想要實現,恰恰是憑藉科舉這種考覈手段相對死板的考試製度。

在科舉制度出現之前,世家大族壟斷了主要社會資源,讓貧寒子弟少有出頭的機會。

一旦專家們提倡的看似美好的所謂“素質教育”實施起來,多樣化的評價標準建立起來,無疑讓千年來留給社會底層那點不寬的上升渠道,被完全堵死。

我們遲早會變成,英美那種階層壁壘分明的社會,精英和平民完全生活在不同的兩個世界。

誠然,素質教育也有很多好處。但在本來教育資源就嚴重不均衡的當今中國,高呼所謂的素質教育,不考慮到階層流動的必要性,那基本上就是別有用心。

而這些高呼“素質教育”,高呼“高考評價體系多元化”的人,很多都是當年高考制度和應試教育的受益者。他們也正是通過高考,從鄉下走出,走到大城市中,過上了體面的生活,混成了人模狗樣。但他們現在卻爲自己的後代打算得精細,希望變更制度,爲自己的孩子清除一大批來自底層的潛在競爭對手。

而其他無權無勢的屌絲們,屁股和腦袋是分離的,也在爲有利於別人的教育改革搖旗吶喊。曾經,他們高呼義務教育階段老師傳授的知識太多,學生的負擔太重,結果減負減下來,原本便宜的教育服務,你得在公立學校之外的輔導機構去花更多的價錢購買,把自己給坑慘了。

而一旦高考評價體系發生根本性的改革,一旦不拼分,改成要拼爹,試問作爲學生,你們有一個好爸爸嗎?作爲家長,你們是子女們需要的好爸爸嗎?

要是不是,你們瞎嚷嚷個啥呢?


沒有高考,寒門學子會永遠被人踩在腳下 第5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