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獨處,在很多人的眼裏,也許就是不合羣的象徵。可是,家長你知道嗎?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閨蜜和老公鬧彆扭了,來我家小住幾天。

剛過了一天,她就開始對我的育兒方式有所質疑。她也是一個全職媽媽,她覺得我帶娃太隨意,不關注孩子。

比如,晚飯後,一般我和孩子們都是自由活動,我會打開電腦寫稿子,女兒寫作業或者是畫畫,兒子呢,就是玩玩具,或者自己去看一會電視,或者拿着點讀筆去看書。

據他觀察我兒子在玩汽車的時候,自言自語,很投入,她焦慮地問我:「我坐在他的旁邊,他全然不顧,自己玩汽車,自言自語,細思極恐啊。」

我搖搖頭說:「我覺得這樣很好啊,讓他自己獨處一會,沉浸在自己的遊戲當中。」

閨蜜家女兒三歲了,特別懂事和可愛,可是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刻不能離人。

這讓閨蜜很苦惱,幾乎沒有時間做別的事,而她老公覺得孩子這麼大了,做家務的時間應該還是有的,閨蜜說娃上衛生間都要她陪着……

孩子如此黏人,閨蜜應該反思。 很可能是因爲她在孩子的世界裏干預太多,導致孩子一旦離開她,就不會和自己相處。

偶爾的安靜獨處,並不是就如她說,是孤獨症。獨處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能力。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圖片來源:《白兔糖》

獨處是培養獨立的前奏,家長過度的教導,會剝奪孩子自我探索和判斷的機會。

心理學上有一種幫助人成長的課程叫「SOLO」。

就是將當事人放在一個「獨處」的情境中,沒有人跟他說話、交流,讓他獨自待着。

結果發現,「SOLO」後的當事人思維更清晰、更敏捷了,而且在SOLO的過程中常常有更意想不到的思考與體驗,給當事人啓發。

養娃的家長都知道,現在的玩具價格不便宜,當孩子得到一個玩具的時候,因爲擔心孩子弄壞玩具。

於是,站在旁邊開始指手畫腳,這個該怎麼打開,那個該如何安裝,在家長「指導」下,孩子可能很容易就駕馭了玩具,可是,買玩具的價值卻被忽略了。

拉布葉說:「我們承受所有的不幸皆因我們無法獨處。」

在獨處中,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體驗環境,用自己的方式玩耍,解決問題。沒有被家長干擾,孩子可以更好的展現自己的動手和動腦的機會。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第2張

圖片來源:《想飛的鋼琴少年》

獨處有利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的獨處機會,完全被家長破壞之後,他們開始無限制地依賴家長,不管做什麼,都必須有人陪伴。

生活上的不獨立,引發的就是精神上的不獨立。

朋友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是班級裏分離焦慮最嚴重的一個孩子,因爲沒有了媽媽陪,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後,老師稍微不關注她,就會讓她發脾氣。

獨處讓孩子更有創造性

孩子在獨處的時候,思維不被幹擾,可以天馬行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玩。

有一次,言寶拿了我專門用來晾曬羊毛衫的籃子,把它掛在脖子上,籃子裏面擺滿了小汽車,他說自己是賣小汽車的。

這幾天,我們這兒下了一場大雪。帶孩子們在樓下堆雪人,可是,言寶弄了一個很奇特的造型,他說自己堆的是一個傷心的雪人,他沒有了耳朵和手臂,看着那一個殘缺的雪堆。我很慶幸自己沒有告訴他雪人應該怎麼去堆。

不打擾,是家長給孩子獨處的自由,也是一種尊重。

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有了獨處的能力。

0-1個月的寶寶,躺在牀上咿咿呀呀學語,玩自己的腳丫。

1-3歲,會和玩具交流。3歲以後,設計遊戲,給喜歡的玩具設定角色。

7-12歲,會製造玩具,設計自己喜歡的道具。

青春期的孩子,也會主動或者被動遠離羣體選擇獨處,在這個時期,他們開始逐漸意識到獨處的價值,對於獨處的看法也會發生改變。與兒童時期相比,青春期早起的個體主動爭取獨處的意願更加強烈,而且,獨處逐漸開始伴隨着積極的情緒體驗。

家長對孩子進行獨處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來說,孩子6個月之前,是不需要任何的獨立訓練,在這個階段裏,家長對於寶寶是有求必應的,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6個月以後,孩子會產生自我的意識,發現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這個時候,他們會出現短暫的專注期,比如,盯着一個圖案很認真地看上十幾秒,有時,看見什麼東西,會自己笑起來,這就是寶寶的獨處能力在萌芽。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第3張

圖片來源:《想飛的鋼琴少年》

一旦發現了孩子的獨處能力萌芽了,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寶寶建立獨處的能力,這裏提供「3步驟」:

創造獨處的時間

在家裏開闢出一個孩子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區域,可以供孩子爬行,在周邊放置一些玩具,前提是這些玩具,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拿到。

家長把孩子放進這個區域後,就可以離開,讓孩子獨自玩一會。讓他習慣在這個時間裏,自己玩。

在孩子大一點後,也可以弄一個玩具角落,或者是讀書角之類的,這些地方,他們可以安靜自己獨處,不被打擾。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第4張

伊能靜對女兒小米粒特別上心,輔食從來都是自己親手製作。而這個過程中,小米粒就被放置在自己的小牀裏,安靜地待着。

保姆會在旁邊配合伊能靜,不會去抱小米粒,對於孩子來說,什麼時候抱和不抱,也是一個習慣問題,當他們習慣了某一個階段的獨處,就不會哭着鬧着要陪伴了。

設置獨處的時間

發現寶寶感興趣的一件事,把這件事設置成爲她獨處的時間,有助於寶寶專注力的養成,不被外界打擾。

言寶是一個對吃特別有興趣的孩子,於是,在他八個月以後,我在輔食上下了一番功夫。

顏色和形狀都很特別,每一次吃輔食的時候,把他放在餐椅上,讓他自己吃,他的用餐時間大概有十幾分鍾。而這十幾分鍾裏,我就做我自己的事。

從吃輔食,到玩玩具,看書,每一個時間他都有一個獨處的機會,以至於他現在可以獨立用點讀筆聽故事,玩玩具,自言自語的時候,就是在給每一個玩具設定角色。

元旦回老家,幾個小孩在後院玩,由媽媽照看。過了一會媽媽告訴我,言寶不見了。

我讓她彆着急,他不會亂跑的,不一會他從前院出來了,說自己去拉臭臭了。媽媽和弟妹對言寶豎起了大拇指,說我教育的好。

其實,因爲我一個人帶兩個孩子,不培養一點他們獨處的能力,實在是覺得分身無術。

提供獨處的輔助工具

在安排好空間和時間後,就需要提供一些輔助的工具。促進寶寶自己動手、動眼和動腦的能力。

可以給孩子玩一些動手多的玩具,比如拼圖、積木、穿繩之類的玩具,一次提供一種。

當玩具到手後,孩子會自己開始研究一下,而家長只需要在旁邊陪着就好了,等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再適時地出現,讓孩子做玩具的主人。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第5張

圖片來源:《小鞋子》

讓孩子養成尊重彼此獨處權利的習慣

對於一些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們約定好,在某個時間不應該被打擾。

比如,在家長做飯、接電話、上洗手間或者是講電話的時候,讓孩子漸漸學習在約定的時間,控制自己想要打擾父母的慾望,約定的時間可以由短到長。

朋友家的孩子,在外面一旦發現媽媽和別人說話,他必定是要找話和媽媽說,她很苦惱,孩子太喜歡“吃醋”,覺得她和別人說話,就不喜歡在意他了。

我教了她一個舉手的方法,就是在她和別人講電話,或者是聊天的時候,孩子需要和她說話,就舉手,而且必須得到她點頭同意,纔可以打斷她。

優秀的孩子,都是善於獨處的! 第6張

一個會獨處的人,纔是生活真正的主人。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獨處是人的一生中,不可缺少或階段性的生存方式。

一個人獨處的能力不僅決定人生的幸福感,甚至也是決定人生的成敗重要因素。所以家長們,要給孩子獨處的機會,培養他們獨處的能力。

當然,在培養孩子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確保孩子在安全的情況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