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他們爲孩子借債買寶馬,瘋狂買學區房,到底值不值?

他們爲孩子借債買寶馬,瘋狂買學區房,到底值不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聞中的夫妻兩人月收入大概都是5000左右,丈夫是縣裏的機關幹部,妻子是中學英語老師,孩子現在上幼兒園。本來一家人的生活,是很幸福美滿的。

因爲想到“兒子至少會從一個縣城人開始起步,所以讓他上最貴的私立幼兒園,因爲接觸到的圈子不一樣”,夫妻倆把孩子送到了當地每學期近萬元的高檔幼兒園。

有段時間孩子不怎麼想去上學,然後又提出想要一雙“毛毛蟲”鞋子。夫妻倆一查,才知道這種鞋子售價在400左右,本來覺得孩子腳長得快,不打算給孩子買。

但是在接送孩子放學時,妻子發現“兒子班上有10來個小朋友都穿着這種鞋,其中幾個小朋友出幼兒園後,伸出腳圍成一個圈互相說再見,但沒有小朋友給兒子打招呼”。

看到這些,媽媽馬上帶兒子去買了那雙鞋子。在父母看來,“和花錢相比,讓兒子有更多圈子,這是幾百元錢不能買到的。”

隨後夫妻倆又發現在幼兒園組織的戶外活動中,自己開的不到10萬的國產車是孩子家長中最差的,而孩子也總是想坐其他小朋友的車。

爲了讓孩子不落後,他們決定用掉自己10幾萬的積蓄,再借債20幾萬,購置一臺寶馬轎車。

可是爲了還債,生活中只好處處節省,不敢請客、不敢旅遊、不敢聚餐,甚至不敢慶祝妻子30歲的生日,還時常開始爭吵。

丈夫開始困惑:這輛車把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全部打亂了,我也不曉得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他們爲孩子借債買寶馬,瘋狂買學區房,到底值不值?

這條新聞一出,引起了熱烈討論。

很多網友都覺得是大人心態出了問題,認爲孩子本來不懂攀比,不如把錢用在培養孩子興趣和眼界上。

朋友小靜卻說,她父親認爲新聞裏夫妻這樣做沒什麼可被指責的,“誰能忍受自己家孩子受排擠受委屈呢”。

小靜是標準的90後,大學畢業沒兩年,工作也一般。但她確實是父母“一切爲了孩子”這種想法的受益者。

小靜說因爲父母覺得小學教育很重要,就找了所有的關係,把剛滿7歲的她送到省裏很好的小學讀書。

但是又因爲父母都必須工作,沒辦好在身邊照顧她,只好把她寄養在舅舅舅媽家裏。

她至今說起那段寄人籬下的生活,語氣裏都滿是委屈。雖然家裏給了很多伙食費和辛苦費,但舅媽依舊隔三差五的冷嘲熱諷。

她不敢提任何要求,處處都小心翼翼,生怕舅媽和舅媽家跟她同歲的哥哥不高興。

再後來她的父母感受到了她的反差,媽媽勸她再忍受幾年,爸爸卻看不得女兒受委屈,堅決不讓女兒再住在舅媽家裏。

爸爸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拿出家裏所有的積蓄,再四處借一些錢,在她小學門口買一處房產,讓小靜一個人住,請可靠的保姆,父母平時也是擠出所有時間,儘可能多的回家陪伴照顧她。

結果雖然父母比較辛苦,但小靜不僅很獨立,而且當初咬着牙,節衣縮食了好多年購置的那處房產,升值了十幾倍。光是現在的租金,就已經比父母的月薪還要高很多了。

這處房產如果按照目前的價格出售,小靜“少奮鬥30年”還是可以的。

小靜說自己父母當時沒多考慮房子會升值的事情,只是單純的想讓她有更好的生活。如果換成是因爲沒有“毛毛蟲”鞋子被孤立和沒有豪車而被排擠,父母可能也會像新聞裏的父母那樣做吧。

他們爲孩子借債買寶馬,瘋狂買學區房,到底值不值? 第2張

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被一條魔咒所征服,那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絕大多數的父母,也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

當我們看到雙語幼兒園裏,美國外教熱情的拉着孩子的手,唱着英語歌,鼓勵孩子們自由的談論自己的想法,可能就真的不想讓孩子再跟着老家的老人輩念“小小子,坐門墩”了。

當我們看到素質一流的名校名師曬出的有創意有思想的學生作品,就再也不能忍受孩子跟着普通話都不太好的老師做粗淺的練習冊了。

當我們看着大城市的孩子們,不僅學習好,還能歌善舞,會樂器會美術,而且性格也更好時,就不太能笑着看我們自己的孩子守着《喜洋洋與灰太狼》看,還一直說要用平底鍋拍人了。

只要能對孩子好,能讓孩子不至於在以後的競爭中落敗,很多父母都會想,辛苦得再多一些,也是值得。

就像那位舉債買寶馬的父親說的:

“他如果只知道兩種生活,他就只能在這兩種生活裏面選擇,但他如果知道十種生活,他就有十種選擇,他只有見多識廣,經歷得足夠多,起點纔會更高,他追求的境界也纔會更高……我們不想讓他攀比,不想讓他當第一,但也不想讓他落最後,中上水平就行。“

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時候就是最單純的想法:我想給你我能力範圍內,最好的一切。

只不過有人把關鍵詞定位在“能力範圍內”,而有人把關鍵詞定位在“最好的一切”。

但父母可能忽略了,處處想給孩子最好的,超越了家裏的能力範圍,卻可能讓孩子因爲更大的慾望難以滿足,而變得更爲自卑。

他們爲孩子借債買寶馬,瘋狂買學區房,到底值不值? 第3張

學區房,能承擔得起當然是買了更好。不僅孩子可以去相對好一點的學校,房產如果升值,甚至可以小賺一筆。

興趣班,如果有時間有條件,當然去了更好。不僅孩子可以更好的滿足愛好,也可以提升綜合素質。

但是沒有足夠的財力人力和條件,我們的孩子也未必會“輸在起跑線”上。小學中學上名校的孩子,未必清華北大。多才多藝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就會前途無憂。

在孩子童年中,比這些最爲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孩子足夠多的愛和足夠高質量的陪伴。

?心平氣和的對待孩子,傳遞給他正能量

見過一個很叛逆的小姑娘,愛逃課愛打架,愛跟老師爭執,幾乎要被勸退。

後來聽女孩的老師說,女孩子其實挺可憐的。父母離異,跟着父親過。父親算是小有成績的商人,可是管教孩子方面太粗暴。

平實都在忙生意,很少管孩子,有什麼事兒老師一找家長,回去他就打罵孩子,就覺得自己辛苦賺錢了,孩子不學好就是不對。

可是,孩子和父母,是應該相互扶持相互依偎的親人。親人,就是好好說話,彼此關心。凡事先想到自己的辛苦,再對孩子橫加指責的家庭,即使買了學區房,進入了名校,對孩子也是不負責任的。

?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幫助孩子增長見識

曾經看過俞敏洪先生的一次演講,他說自己母親不識字,但是母親覺得做莊稼人太苦了,想讓他做一個教書先生。所以從來不給他買任何玩具,就是買書。

四五歲時,給買連環畫,之後給買小兒書,再到六年級左右,給買《水滸傳》之類的名著。父母鼓勵他看書,讀書的時候,甚至可以逃避做家事。

俞敏洪說最初有逃避家務的想法,裝着看書,看着看着,卻真的看進去了。母親給他提供了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境。

現在說讀書的重要性有點老生常談了。但是真正能做到每天給孩子讀半小時繪本,或者跟孩子做1小時共讀的家庭,還是少之又少。

可是無論家庭是貧窮還是富有,給孩子讀書,讀好書,絕對是孩子通往高貴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教會孩子必要的規矩,讓孩子懂得如何做人處事

我愛人有位表哥,我們叫“秋哥”。小時候家境不好,很早就輟學了。之後從小買賣做起,如今有了自己的小車隊。在老家的縣城裏,算是有口皆碑。

每一個開車的人,問問認不認識秋哥,多數人第一句話都會說“認識”,第二句話就會說“秋哥這人真好”。評價都是“爽快”、“仗義”、“熱情”、“實在”。

每個人的階層和境遇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想做一個成功的人,一個受歡迎的人,做人做事的態度和原則卻還是大同小異的。

有規矩,知感恩,樂觀積極的人,走到哪裏都不至於沒有朋友,處處碰壁。沒規矩,凡事耍心機利用他人的人,也最終會被疏遠。

教會孩子如何以禮待人,如何面對困境,甚至比教會孩子誦讀多少詩詞,掌握多少才藝更重要。

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讓他走最順遂的人生,希望他“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作爲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我們又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父母。

我們除了給孩子提供能力範圍內,相對好的學習環境和物質條件,最重要的事情,還是要從生活的點滴中滋養孩子。被愛和高質量的陪伴澆灌的孩子,人生差不到哪裏去。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