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孩子,一個很讓父母糾結的問題就是當孩子總想買這買那,父母應不應該答應呢?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在這個疑問背後,大家最大的擔憂是:

如果孩子想要什麼,我們就給他買什麼,是不是對孩子的溺愛?會不會導致他成爲一個過度追求物質的人?

物質的滿足與愛的表達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物慾橫流是當今社會的一大問題,我們確實應該避免孩子長大後過度追求物質。

但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並不是就要躲避物質甚至否定物質。我們就需要進一步瞭解的一個重要問題是——

一個人爲什麼會過度追求物質呢?

這是個複雜的話題,咱們今天只從2個角度簡單討論一下。

角度1

先簡化爲一個具體問題

如果一個人特別愛吃巧克力,已經到了過度吃巧克力的程度,那麼憑經驗和直覺來判斷:這個人以前的經歷中,是比較容易吃到巧克力,還是比較不容易吃到?

相信大家的判斷基本是一致的:他以前應該是比較不容易吃到,現在終於能吃到了,纔會過度地吃。

這個判斷,不僅來自我們的經驗和直覺,它還有科學依據。

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我們的大腦當中有一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叫多巴胺,大家對這個名詞應該並不陌生。

多巴胺與我們的興趣和追求直接相關,比如有人喜歡數學,有人喜歡網購,有人喜歡咖啡因,有人喜歡海洛因,無論從文化和道德層面我們評價這些喜好和追求,但是它們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大腦工作機制,就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讓我們感到愉快的一種物質,它的作用是驅動我們喜歡並不斷去追求某些事物,這一點是早就確定的共識。

但是在另一個相關的問題上,人們過去存在誤解,就是:大腦在什麼時候分泌多巴胺?

比如:一個人特別喜歡吃巧克力,那麼多巴胺是什麼時候分泌的呢?是在他想吃但沒吃到的時候分泌的,還是在他吃到巧克力的時候纔開始分泌的?

這個問題爲什麼重要呢?因爲要是想改變愛吃巧克力這件事,就必須搞清楚多巴胺的工作原理。

過去人們認爲,多巴胺是在這個人吃到巧克力這個時刻開始分泌的,因爲在咬到巧克力、細細品嚐滋味的那個時刻,人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幸福感

基於這個認識,如果要想讓這個人戒掉巧克力,那麼方法就是不給他吃,讓他吃不到,因爲吃不到就不會再產生多巴胺了,慢慢也就不再喜歡巧克力了。

但是在大量的實踐中,人們卻發現,“讓他吃不到”這類 方法,成功率非常低。

爲什麼無法成功呢?因爲新的研究發現,多巴胺不是在吃到巧克力的時刻纔開始分泌的,而是在之前,在他想吃巧克力但還沒有吃到的時候就開始分泌了,也就是在期待巧克力的時候就開始分泌了。

專業研究進一步發現,當這個人真的吃到巧克力的時候,也就是願望實現的時刻,多巴胺的分泌反而停止了。

就是說

要想讓一個喜歡吃糖的孩子達到“過度喜歡吃糖”的程度,最佳方式就是經常“讓他吃不到”。

因爲在他想吃但又吃不到的這段時間,也就是“形成期待”這段時間,多巴胺會持續分泌,爲將來的喜好甚至成癮,奠定強大的生理基礎。

這與我們前面提到的經驗和直覺是相符合的,一個想吃糖就能比較容易吃到的孩子,很難對糖形成過度的喜好。同樣,過度追求物質的人,往往是“以前想要但經常得不到,現在總算能得到”的人。

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第2張

說到這裏,大家會提出另一個質疑——

角度2

爲什麼物質條件好的孩子,還會過度追求物質?

現在有很多孩子家境不錯,從小絕對不缺物質,但是到了十幾歲就開始在物質上進行攀比。這又是因爲什麼呢?

客觀地說,每個人都會某種程度地追求物質,物質是我們的生存必需。

我們在物質追求的時候其實有兩個層面的需求:

● 第一個層面是物質本身的實用性,比如方便性、舒適度、壽命等等。

● 另一個層面就是一種心理需求,準確說是對身份認同的需求。

一件東西的品牌、樣式等元素的重要性,往往不在於這件東西的實用性,而在於擁有者從這件東西上獲得的身份認同,或者說這件東西讓擁有者獲得了自我價值感。

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第3張

因此——

過度追求物質的本質,

就是

過度地需要從物質上獲得自我價值感。

爲什麼會這樣呢?

最大的原因,

就是

從其他途徑得不到足夠的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這個話題,一方面很複雜,很多著名學者一輩子就在研究這個問題,但是另一方面,它又跟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跟每個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對於成人,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和工作等方式,自己主動去獲得自我價值,而對於孩子,獲得自我價值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與養育者有關。

簡單地說,愛,是自我價值的最大源泉。

我知道愛這個詞被用得太多了,那麼咱們更具體一點,我們參考蓋瑞·查普曼博士的“愛的5種語言”的說法,來看看生活中具體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愛,進而獲得更多的自我價值。

1、肯定、認可性的話語。

比如:你怎麼這麼可愛呀,我太喜歡你了。

2、肢體接觸。

比如:經常擁抱孩子,晚上時常撫摸着孩子入睡。

3、高品質共同時光,就是在一起的時間。

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因爲在一起而很開心。

4、服務性的行爲,就是爲你做事。

比如:幫你盛飯,幫你倒水,幫你疊被子。

這裏大家可能會疑惑:

不是不應該事事代勞嗎,應該鍛鍊孩子自己做事呀?

這裏談的是另一個層面,是愛的服務,就像吃晚飯的時候,你最親密的人對你說:你坐着歇歇,我來幫你盛飯。這時候你感受到的是什麼呢?

5、禮物,也就是物品。

這樣物品可能是鑽石,也可能是自己親手做的一樣小東西,金錢價值完全不重要,關鍵是一份心意。

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假如一個孩子:

● 很少聽到父母肯定認可的話語;

● 很少得到擁抱(因爲父母認爲大孩子不該總黏着要大人抱);

● 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雖然很多,但很少有“做什麼不重要、一起開心最重要”的高品質共同時光;

● 也很少得到來自父母的服務性行爲(因爲他必須鍛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答應孩子“買買買”,到底是真愛,還是溺愛? 第4張

假如——

他唯一經常得到的是玩具(因爲花錢買一樣玩具,對父母來說是最容易做到的)。

假如是這種情況,那麼這個孩子總是吵着要買玩具、長大一點後過度追求物質的表現,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呢——

因爲這是他得到愛、得到關注、從而確認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

過度追求物質,確實是當今的社會問題,但是我們也不必走向另一個極端,就是把物質妖魔化。

如果我們不是在養孩子,而是在看韓劇,看到女生想要一個包包,於是男生千方百計把包包買來送給女生,這時候我們多半會認爲這個行爲是真愛,而不是溺愛。

我們應該承認——

玩具、禮物這些物質,是愛的不可或缺的方式。

我們只需要注意,不要讓買玩具變成愛的唯一方式。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