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任性和哭鬧,總是有原因的!

孩子任性和哭鬧,總是有原因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在遇到困難後會出現更嚴重的不正常情況,由於出現這些不正常情況,他們要去看心理醫生。家長起初未引起重視,醫生也未引起重視。家長只是知道自己有困擾:他們的孩子變了。家長們想知道應該怎樣做。如果他們思考一下的話,可以自己找到答案。我所希望做的,正是幫助他們思考。

問:最好是防患於未然。另外,也不僅有悲劇,一個孩子的到來也是幸福與快樂的源泉。但是,要理解這些孩子!實際情況並非總是如此。

答:父母一般都懷着喜悅的心情迎接他們。懷孕了,是個男孩,或是個女孩。可能更喜歡生一個女孩,卻生了個男孩;或是本想要個男孩,卻偏偏是個女孩……而且,家庭裏還不僅只有父母,還有祖父母、外祖父母,還有以前生的孩子。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這樣一件大事對許多先出生的孩子來說無異於一出小小的悲劇。我甚至要說,如果孩子十八個月至四歲之間沒有嫉妒心的話,這是一個很壞的信號:先出生的孩子必定表現出嫉妒心,因爲他一次次看到所有的人都在欣賞一個比他年幼的人,這對他是一個難題:“難道要‘生個小孩’才能被人欣賞嗎?”在此之前,孩子一直以爲只有長大成人,長成一個大小夥子或一個大姑娘,他纔會被欣賞。

我認爲應在孩子誕生時幫助他的父母,因爲這之後的日子,一切都變得更加複雜。

孩子任性和哭鬧,總是有原因的!

問:您剛纔講到“通情達理”。

答:要知道孩子有不尋常反應時,肯定有其原因。人們說孩子任性,孩子之所以任性,是因爲人們把它叫做任性。事實上,當一個孩子突然產生有礙大家的不尋常反應時,我們的任務是理解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孩子在街上不願意向前走了,可能他不滿意腳上穿的鞋,可能他不願意從那邊走,可能人們走得太快了,也可能應該讓他坐在嬰兒車裏,但是人們以爲他已經夠大了,可以不坐嬰兒車了,心想:“他假期過得很好,走路已經相當利落了……”但是,情況根本不是這樣!假期結束後,他再次來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希望人們還像以前一樣用嬰兒車推他,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太久。我認爲孩子任性的原因是對自己不理解:因爲大人不理解孩子,他也不理解自己。這就是通情達理的問題。我見過許多這樣的孩子開始變得任性,靈敏、聰明的孩子想解釋自己的感受或希望,但不知應該怎樣做。於是,他就發脾氣,變得消極,大聲叫喊……大人也開始在他周圍叫喊。不應該這樣做,而是應努力理解他,對自己說:“肯定有一個原因,我還不瞭解,但我們一起思考吧!”尤其不要馬上對一切感到大驚小怪。

問:另一個涉及到有學齡兒童家庭的大事就是新學期開學。通常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離開家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結識過去不認識的人,這是一件大事情。先說說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吧。

答:去年夏天,我正在花園裏平靜地幹活,聽見一個小姑娘見到教父來了高興得鼓起掌來,教父的到來對她來說就是一個節日!這位先生走下汽車,看見小姑娘,說:“啊!你長得好高啊!啊!你該上學了!”於是,小姑娘非常高興,對他說:“是啊,是啊,我就要上學了,新學期開始後我就去。”也就是說兩個月之後。“你等着瞧吧,等着瞧吧,一點兒也沒意思。你得安靜地呆着,不能跑。瞧,你用手指摳鼻孔,在學校裏可不能這樣做。還有,你知道,要保護自己不受小夥伴的欺負。他們會揪你的辮子,怎麼?你要留辮子嗎?不,一定要把頭髮剪短!”這簡直是一幅可怕的畫面!小姑娘在教父到來之前非常高興,見到他時也像過節一樣高興……後來,我就再也聽不到她的聲音了。這個成年人本來可能想逗小姑娘玩,可孩子聽了他的一番話,情緒完全沮喪了。這只是一個例子,但多少次成年人在孩子面前把入校學習描述成幸福生活的末日啊!

問:那麼,以後看到有的孩子因爲不想去學校而哭泣,在便道上幾乎被拖着走的情形,就不應感到驚奇了。

答:也有的孩子急切盼望能夠上學,因爲自己會得到一個書包。而且,他們來到學校時,沒想到會成羣結隊受到接待。爲了上學必須早早起牀,可他們本人以前認爲上學就是和其他孩子一起去、一起玩。可實際上根本不是這樣。我認爲應該把即將發生的事情告訴孩子,既不讓孩子感到害怕,又讓他們知道大家和他們在一起。可以對他們說:“我會想你的。”孩子們需要這一點。也可以對他們說:“瞧,我給你帶了一幅圖畫和一張地鐵票。你在學校感到厭倦時,你口袋裏還有這個。這張地鐵票是爸爸給你的。這樣你的自信心會多一些。”諸如此類的事情。他們需要感受到父母的存在。這個地方不同尋常,父母應該交給孩子某件物品,藉此來代表父母,好讓孩子有自信。

還有一件事情要說,就是孩子不能講述學校發生的事情。孩子處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時,他只能講述在這個地點發生的事情以及他目前的想法。“孩子存在於現實中。”可是,人們問孩子:“學校裏發生了什麼事情?”孩子說不出來時就受到斥責。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