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不瞭解父母迴應孩子的四種類型,何談培養孩子的情商!

不瞭解父母迴應孩子的四種類型,何談培養孩子的情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爸爸媽媽都想提高孩子的情商,情商是什麼呢?它是自我意識,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的總和。簡單講你得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且有能力處理它們,再此基礎上,才能談到自我激勵和處理關係等等。

想象你是一個嬰兒,當你餓了,並不哭泣,此時你就很危險了,誰也不知道你餓了。只有你哭了,媽媽纔會來回應你。如果媽媽給你吃的,你可能會表現出滿足,安靜,微笑。如果沒有給你吃的,只是檢查了你的尿不溼,關了燈光,你只有繼續哭以尋求食物。

這就是:孩子發出信號→父母接收信號(包括喜歡或者不滿),迴應→孩子存活

父母迴應孩子的方式,對孩子認識情緒,有着示範和催化的深遠影響。

不瞭解父母迴應孩子的四種類型,何談培養孩子的情商!

父母迴應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爲以下四種:

1、錯誤的迴應

孩子的需求完全被誤解爲折騰父母或者是無理要求。如上面提到的例子,父母只是認爲你想喝水而已,那麼這個孩子就要費更多的精力,用於幫助父母理解自己。

才能吃上別人家孩子很輕鬆就能得到的。比如食物,關注,或者肯定與認可等等。

孩子看到仙人掌,很想了解上面的刺是真的硬嗎?輕輕摸了一下並沒有受傷,媽媽看到後嚇壞了,一個健步衝上去,嗓門高八度地說,這可不能摸,會把你手扎流血的。走去那邊吧,再別過來,太危險了。孩子本來探索之後,很欣喜,最後都轉爲了恐懼。

媽媽把自己的恐懼擔心,宣泄給孩子,孩子必須承擔起媽媽都無法處理的這些情緒,失去了發展自己情緒的機會,無法區分自己體驗到的,是自己的情緒還是媽媽的。久而久之,孩子很熟悉父母的那些情緒,卻唯獨不能理解自己的。

錯誤迴應的父母只是竭力逃避自己的情緒罷了。父母很自卑的,會覺得沒有信心面對複雜的生活,他們常常會擔心孩子不夠堅強,整天想着如何訓練孩子堅強。父母價值感低的,總想着別人是不是看不起自己,所以他們非常看重分數,他們會要求孩子給自己爭光,掙面子。

父母把自己都無法承擔的脆弱/焦慮/恐懼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本來就沒有充分發展的情緒調節能力更加無力面對。所以我們常常看到,那些暴躁的父母,養出暴躁的孩子。

2、不迴應

那些對生存充滿焦慮,忙於在外面的世界找自己價值感的父母,通常都忙於滿足自己,會“不迴應”孩子。不論什麼都沒有,忽略孩子的需求,尤其是心理需求,孩子活在情感沙漠裏。

一個孩子成長不僅需要吃飯睡覺,心理也需要很多營養,比如肯定,認可,價值感,歸屬感。當孩子總是得不到,會非常痛苦,所以只能隔離自己的情緒,假裝我沒有要處理的情緒。他們從未真正體驗過,什麼叫做發自內心的情感。何談情商?他們根本就沒有情緒可處理。所以總是會說,磨磨唧唧什麼呢,哪來的酸酸的文字,哪來的多愁善感。讓他們寫作文,讓他們談戀愛,他們只是按“標準配置”來。婚姻生活?誰有這樣的配偶誰知道。有句話叫“因爲懂得,所以慈悲”,他都從未體會過的感覺,你期待他能理解體諒你,他只會說,我沒什麼感覺。

3、不完全迴應

這類迴應的父母,只能叫做“衣食父母”,而非“心理父母”。他們會特別關心孩子的身體或者學習,對孩子的精神需求,毫無迴應。

當孩子說,我在學校被欺負了,父母會充耳不聞,或者把孩子罵一頓。當孩子說,學習很辛苦,有困難,父母會說你嬌氣,不上進,不體諒父母。這樣迴應,會讓孩子體會不到愛,彷彿和機器生活,沒人管你的情緒體驗。

這類孩子長大以後,因爲想要的從未得到過確認,所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有一次我在商場聽到一個小女孩說,這個娃娃好可愛。她的媽媽馬上特別嚴厲得瞪着她說,還能好好逛街不,我給你說不能要哦,逛不成就回去,下次再也不帶你了。實際上這個孩子並沒有要啊。(就算要了,媽媽也可以拒絕,只是媽媽害怕“拒絕”罷了)。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知道,我的喜好是不能表達的,久而久之養成一種習慣:只能表達被允許的,而不能表達不被允許的。這是一個孩子僵化的認識,實際上隨着成長,可以表達的,已經發生了變化,還按原來的認爲去表達,會帶來很大問題。比如在與人交往中,你選擇表達什麼,會直接影響與人交往的程度與結果。有的人就是會“哪壺不開提哪壺”或者自己想要什麼都說不清楚。

4、適當迴應

這種迴應可以說是迴應界的清流了,它意味着“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堅決”。溫和地說不,發自內心地說好。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看到並接納孩子的情緒,試着去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意圖,補給孩子心理的需要。

如何做到?常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①發生了什麼,哪些是因爲焦慮擔心我想象出來的,事實是什麼?

②我感受如何?孩子感受如何?

③我期望自己怎樣?

④我想得到什麼心理需求,孩子呢?

你是怎麼迴應孩子的呢?你有沒有逼着孩子隔離情感,假裝沒有可處理的情緒。表面哄一鬨,賄賂一下買個糖,其實很煩孩子哭,那只是你小時候不被允許哭罷了,你內在的世界沒有勇氣面對哭泣的自己,所以投射出來,很煩孩子哭。你的孩子有衝突情感嗎?明明內心非常不願意的時候,還對外總是說:“可以,還好”。

提高孩子情商的路上,父母是最好的示範者。請不要做製造阻礙的人,親手摺斷了孩子的翅膀,還怨孩子飛不起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