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犯錯正確引導纔是最佳教育方式嗎

孩子犯錯正確引導纔是最佳教育方式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犯錯時,該怎麼正確引導?”:教育也要給孩子留尊嚴。最近,一男孩穿內褲在路邊蹲馬步的視頻引熱議,引來不少圍觀者。

孩子犯錯正確引導纔是最佳教育方式嗎


瞭解得知,男孩上二年級,在學校摸了女同學的屁股,母親爲了糾正兒子錯誤決定給孩子一個教訓,就讓孩子脫光衣服在路邊蹲馬步,想讓孩子感受一下別人的眼光。

對此,網友褒貶不一。

有人認爲,媽媽做法沒毛病,以後孩子一定長記性,不再犯同類錯誤。

也有網友認爲,這恐怕比打孩子一頓還傷人。

這位媽媽及時教育孩子的想法是好的,但方法有點偏激,會傷了孩子自尊,對孩子的心理髮展不利。

孩子犯錯,少懲罰多教育

作爲家長,一定要分清懲罰和教育的區別。

懲罰是一種父母的干預行爲,對孩子的錯誤給予懲戒,讓孩子承受難受的後果,比如打罵、扣零花錢等。這通常來自於父母沮喪絕望的感受,會給孩子傳遞“我很糟糕,我很差!”的信息,孩子難以從懲罰中學到正確的行爲。

而教育不同,它是將重點放在引導、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上。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混淆了懲罰與教育,常用懲罰來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從中吸取教訓。可多數事與願違,懲罰並沒有教會孩子對錯,還帶來負面影響。

5月7日,信陽一段“虐打兒童”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顯示,一女子抓住一四五歲男童的雙腿,將其身體倒置用手拍打孩子屁股約一分鐘,其間男童不斷哭喊媽媽。原來,該女子是男童母親,因爲孩子淘氣,對其進行教育。

當然,適當懲罰教育是可以的,但要把握度。畢竟我們懲罰的目的不是懲罰本,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若孩子認識不到錯誤,那懲罰是無效的,無意義的。

即使打孩子一頓認了錯,也只是暴力下的屈服,內心還是抗拒的,還讓親子關係疏離。而且心不甘、情不願的懲罰,只會增強孩子的逆反心理。

教育也要給孩子留尊嚴

去年,一條視頻在網上瘋傳。

孩子在8天內跟朋友們一起偷偷花掉家裏7000元,父母又氣又急,爸爸操起棍子,把孩子堵在牀上,奮力地打了起來,據奶奶說打了“有幾百下”。

媽媽則在一旁,把孩子被打的視頻錄下來,說是給花這7000塊錢的孩子們看。整個過程,孩子不停地哀求:“求求你們,不要啊……”。

視頻最後,奶奶心疼孩子,奪下爸爸的棒子,坐在牀沿上哭泣。而孩子爸,剛剛咬牙切齒打孩子的漢子,像個孩子似的,伏在牆上嚎啕大哭……

家長的本意是把視頻拍給一起花錢的孩子看,讓他們的父母良心不安。

可這樣把打孩子的視頻放網上真的很傷孩子,這種做法比起打罵,更讓孩子難受、絕望!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變強。大庭廣衆之下千萬不要懲罰孩子,特別在孩子交際圈內,要給孩子留尊嚴,最好回家後再對孩子批評教育。

否則會給孩子內心帶來極大的傷害,讓孩子感到自卑、羞愧、失去信心,甚至還會做出一些極端舉動。

心理學裏有個“權威期待”的概念,很多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權威,當父母對孩子持有某種期待時,孩子未來的發展很可能就會往該期待前進。

這個“權威期待”不僅僅是正面期待,還包括負面期待。

錯誤的懲罰,會給孩子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甚至會使親子關係出現裂痕。

懲罰的目的在於“育兒”,因此必須考慮“不傷及孩子的自尊”和“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犯錯時,該怎麼正確引導?

1、溫柔而堅定的教育孩子

《爸爸去哪兒3》有一個情節:

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和夏克立的女兒夏天,被村長要求看守糖果和冰淇淋,兩小孩經不住誘惑,違反了規定,偷吃了糖果。

面對同樣事情,兩位爸爸的語氣和態度卻截然不同。

林永健怒氣衝衝地訓斥大竣:“吃什麼吃?你爲什麼要吃?站一邊自己好好想想去”,然後轉身走開了。

而夏克立則把女兒拉到一邊,心平氣和的告訴她:“錯在哪裏?爲什麼不能這樣做?錯了就要接受懲罰的道理,然後讓女兒去罰站。”

受到批評後的兩個孩子後來的表現也大不相同。

被爸爸大聲訓斥的大俊,從“冰淇淋事件”開始心中就有了疙瘩,在之後各種活動中都和父親賭氣,一直不配合。

而被爸爸溫和教育的夏天,真心認錯,認爲自己做的不夠好,心甘情願地接受了罰站,在接下來的節目中也完全沒受剛纔事情的影響,繼續開心地玩樂。

爸爸憤怒的訓斥或平和的引導,效果天壤之別。

一個讓孩子認識到了自己錯誤,主動承認錯誤,並情願接受懲罰;一個讓孩子不明所以,鬱悶賭氣一整天。

美國說話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

研究者將媽媽們的吼叫聲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放給10名7至10歲的兒童聽。之後讓他們寫出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

研究者稱,大聲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音量越大,孩子注意力越不集中。

因此,教育孩子態度一定要溫和友好,至少不能發脾氣,等自己和孩子雙方都比較冷靜了之後,再瞭解孩子爲什麼這麼做,告訴她爲什麼不能這麼做,讓孩子去承擔相應的後果。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心甘情願的接受你的意見,改正錯誤。

2、批評前,先聽聽孩子的理由

泰國有個公益片,一位演員喬裝打扮成學校裏修剪花草的園丁,他推着小推車載着幾盆花草路過泥濘的小路。

當孩子放學時,他故意將車子推翻,尋求幫助。每個孩子都去幫忙,甚至不惜弄髒自己衣服。

當家長看到孩子滿身泥濘出現在校門口時,反應各不相同。

有的暴跳如雷,立馬開始責備孩子;有的大吃一驚,目瞪口呆;有的心平氣和,耐心地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校門口的顯示屏播放了剛纔孩子幫助園丁的一幕。你看,本應該爲孩子的行爲感到驕傲,有的父母卻因爲孩子弄髒了自己而責罵孩子,這不僅讓孩子傷心,還可能破壞孩子的熱情。

不論何時、何事,一定要先聽聽孩子自己的理由,讓孩子把事情的經過說清楚,然後再下結論。

3、教育切忌喋喋不休

知乎上有人提問:最反感父母是什麼時候?

高贊是父母嘮叨的時候。

一名男生說:“很多話講一遍就足夠了,雖然知道父母是爲了自己好,但父母說的次數多了,心裏不知不覺就煩……”

一名女生也說:“父母說多了,自己會產生逆反情緒。天天懷疑我早戀,後來我故意早戀,就是爲了氣他們……”

社會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黑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很快在腦海中出現一隻黑熊形象。

爲了讓孩子心悅誠服而採用不斷重複的方法,不但不會起到正面效果,反而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

批評的質量與其數量之間並不存在正相關,有效的批評應是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和實質。

高爾基曾說:“愛孩子,母雞也會。”教育孩子,則需要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