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母親教育孩子要注意哪些方面

母親教育孩子要注意哪些方面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合格的媽媽,應該是這樣的。母親的主要功能是哺乳、養育和依戀。前兩個功能很好理解,依戀是什麼?好的依戀是指媽媽能夠給孩子安全感。

母親教育孩子要注意哪些方面


很多人沒有安全感,原因主要是在和媽媽的依戀關係上出現了問題。經常聽到女生說:“我找男朋友,一定要找能給我帶來安全感的。”安全感的缺失不單單是父親的不陪伴,安全感的缺失也與媽媽有關。

情況一,媽媽忽略了孩子,有時這種忽略不是故意的。例如。孩子餓了,哇哇大哭,媽媽很焦慮,馬上去衝奶粉。但在衝奶粉的過程中,媽媽太認真了,甚至忽略了對孩子哭聲的迴應。面對同樣的情況,有些媽媽做得很好,邊衝奶粉邊迴應孩子的需要:“媽媽在旁邊給你衝奶粉,馬上就好了,寶寶吃了奶粉就不會餓了……”孩子聽到了媽媽的聲音,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情況二,媽媽有情緒了,並一直專注在自己的情緒裏,這時,孩子的第一感覺是缺乏安全感,因爲媽媽沒有很好地迴應他,沒有看到他的需要。

有些媽媽甚至不讓自己的孩子哭,因爲孩子的哭泣讓媽媽感到焦慮,爲了自己不焦慮,不準孩子哭,孩子只好不再用哭表達需求。

在這一過程中,孩子在最初的親子關係裏在扮演媽媽的角色。孩子成了“媽媽”,媽媽反而成了需要照顧的孩子,在一般情況下,焦慮的媽媽和自戀的媽媽經常呈現出這樣的狀態,甚至缺乏媽媽的功能。

是滋養還是壓力

如果父母經常起衝突,如吵架、打架,甚至某一方離家出走等,那麼孩子可能出於愛父母的天性,認爲自己有義務改善父母親的關係。一旦孩子發現自己無法改變局勢,就會單純地認爲:“父母吵架,肯定都是因爲我,我太糟糕了,也許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所以,如果父母關係好,那麼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滋養。相反的,如果父母關係惡劣帶給孩子的,更多的是愧疚。

我見過一個40歲的人想改變70歲的父母。不得不說,這種努力是非常有限的,畢竟父母的年齡都這麼大了,但是他總想改善父母親的關係,否則他心裏總有愧疚感。

合格的媽媽不該過度承擔

自戀的媽媽習慣於過度承擔,無法真正覺察自己:

一方面她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另一方面,她不想讓孩子離開自己:“我爲你做了那麼多,你離開我,我很痛苦。”

所以,自戀的媽媽留住孩子的常見方法就是削弱孩子自理、處理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能力。

說白了,過度承擔就是溺愛。

溺愛裏沒有愛的成分,目的是滿足媽媽的自戀和掌控感,孩子真正的需求卻被忽略了。

但是,一位合格的媽媽不應該是這樣的。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按常理已經學會吃飯了。可是,焦慮自戀的媽媽總認爲孩子年齡小,要餵飯給他吃。孩子:“不要媽媽喂,我自己吃。”媽媽:“不行,你吃飯吃得一塌糊塗,你根本就不會。媽媽餵你吃。”

這段對話裏傳遞出來的信息是媽媽越權了,過度地承擔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另外還有這幾種情況,也是越權的表現:

孩子扮演了照顧父母的角色,其實就是越權。

媽媽取代了爸爸的角色,拒絕給予孩子選擇、試錯、嘗試等權利,這也是越權的行爲。

孩子有一個帶鎖的抽屜,如果父母不經過允許去翻看了,這也是越權。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注重私人空間,需要爸媽的尊重。但有的父母會說:“我是爲孩子好,我擔心他學壞。”

實際上,這類家長是在美化自己的行爲。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班的物理成績超級好。有一次上物理課,物理老師早早講完了試卷,還剩下半堂課的時間。物理老師提了一個建議,用剩下的時間把下節課的化學試卷認真地分析一遍。

上化學課的時候,化學老師走進教室,同學們說:“物理老師已經把化學試卷講完了。”化學老師非常生氣。

化學老師爲什麼憤怒?講解化學試卷本來是化學老師的權利,結果被物理老師剝奪了,這讓化學老師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同樣的道理放到家庭教育中,孩子需要學習很多能力,包括穿衣、吃飯、控制情緒等。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小小的挫折,讓他慢慢地學會自我照顧,許多能力才能得到發展。

近代心理學家科伏特曾說:“一個足夠好的媽媽能夠給孩子恰恰好的挫折感。”

什麼是恰恰好?即挫折感不會大到孩子無法承受,也不是沒有挫折。

恰恰好的挫折感促使孩子成長。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摔倒了,哭得撕心裂肺。

第一種媽媽能理解孩子爲什麼哭,在旁邊給予孩子情緒上的安撫,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寶寶,看看你自己能不能站起來?”孩子站起來後,媽媽再稍微安撫一下孩子的情緒。

第二種媽媽馬上把孩子抱起來,抱起來後繼續抱怨:“你看你,怎麼這麼笨,褲子上都摔破了一個洞,老給我添亂,下次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你贊同哪一種媽媽的做法呢?

當然是第一種。第一種媽媽的做法不是冷漠,而是遵循了孩子成長的規律,並且做到了共情。

共情是一個很複雜的名詞,解釋起來很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我用一個例子來描述吧。一位求助者發現自己演講時特別緊張焦慮,渾身冒汗,臉發熱,覺得自己很沒用。我沒有直接安慰他,只是對他說:“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和你一樣,也會在演講的時候冒冷汗、緊張。”他愣愣地看了我好一會兒:“老胡,你是一個非常懂我的人。”我沒有誇張地安慰他,而是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一刻,他感覺到了被共情。

如果一位媽媽想跟孩子共情,當孩子摔倒了,摔得很疼時,媽媽應把孩子抱在懷裏:“寶貝,你一定摔得很疼吧?如果很疼的話,就哭出來。”媽媽這種言行舉止就是在跟孩子共情。

媽媽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媽媽不是聖人,媽媽也會有自己的情緒反應,要不要表達?應該如何表達呢?

1.真誠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的媽媽認爲,自己悲傷的情緒不能被孩子看到,孩子一旦看到肯定會有壓力。於是,媽媽們決定忍住、撐住,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情緒。

實際上,媽媽不用這麼辛苦,完全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表達情緒不代表你是一個無能爲力的人。

2.真實完整的媽媽纔是一位好媽媽

千萬不要做一位虛僞不真誠的媽媽。

有一些求助者曾對我說過:“幼年時,我經常需要猜測媽媽的情緒。她明明很生氣,但還是告訴我們她沒事。我問她是不是很難過,她說沒有。”實際上,他已經完全能體會到媽媽的難過了,但媽媽還是否認。這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難道我的判斷是錯的,有問題的?”

有的父母可能會以爲,察言觀色是情商高的表現。你們誤會了,察言觀色是對人有防備的狀態。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善於察言觀色,可能身爲父母的你們要省視一下:“我呈現給孩子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3.情緒表達與見諸行動

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對於憤怒的表達。有些人的憤怒和恐懼不用口頭來表達,直接用行動,例如直接離開對方、冷暴力對待對方或忽視對方。

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情緒不能見諸行動,同時把握好一定的尺度。

4.媽媽要看到自己情緒背後的感受

媽媽和孩子之間的聯繫是非常緊密的,孩子很多的行爲容易引發媽媽的情緒。

例如,孩子在學校受到同學欺負,回到家後,媽媽沒有共情孩子,反而選擇用憤怒的方式質問、批評孩子。這是爲什麼?因爲在孩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媽媽沒有能力保護孩子,內心充滿沮喪和愧疚。但是自己的這種感受是無法表達出來的,於是採用了憤怒的方式。

作爲孩子,他內心困惑:“媽媽爲什麼在我受委屈時如此憤怒,還對我打罵?”

所以,當媽媽遇到了類似的事情,情緒有特別大的起伏時,儘量不要做任何重大的決定。

俗話說,衝動是魔鬼。很多父母在衝動行爲後感到內疚,與其之後內疚,不如在行爲之前控制並覺察自己。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