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對孩子的行爲進行管理

父母怎麼對孩子的行爲進行管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要讓孩子有更好的教養,家長應該多鼓勵,少批評!但是,如果是在公共場合,影響到了別人,侵犯了其他人的正常權益,那就不太好了。

父母怎麼對孩子的行爲進行管理

熊孩子的出廠方是熊家長,如果家長們都能正確的、積極地管理和引導孩子的日常行爲,規範孩子的行爲習慣,那麼,我們在公共場合的體驗就會更加舒適,我們出行的品質也會更高一級。

美國兒科學會(以下簡稱AAP)提供了10條關於如何有效管理孩子行爲的建議:

1、 孩子只會模仿,不會學習。用冷靜的言語和行爲引導你的孩子,一個通情達理的家長也會擁有一個可以好好講道理的孩子。

2、 給您的孩子制定一些明確並且前後一致的規則,並且用他們那個年紀能聽得懂的話,把這些規則講給他們,請他們務必遵守。

3、 講清楚後果。如果孩子堅持不端行爲,請冷靜並且堅定的跟孩子解釋這樣做的後果。比如,告訴他,如果不把丟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過一會,其他的小朋友就會撿走,那等他想要玩那個玩具的時候,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4、 傾聽孩子。在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之前,先傾聽孩子陳述事情的前因後果。當孩子屢次重複同一個不良的行爲模式時,不應僅僅止於談論後果,而是應該與孩子談論感受,幫孩子分析因果,幫他們挖掘“不乖”、“淘氣”的行爲背後的情緒和邏輯,很可能是“吃醋”、“嫉妒”,也有可能是單純的表達喜歡。

5、 多關注自己的孩子。注意力是管理孩子行爲最有效的工具,每個孩子都希望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希望成爲父母眼裏的焦點。小孩子就像小海綿一樣,需要不停地吸收父母的愛和關注,一旦感覺到被忽視,他們就會故意淘氣、做壞事來重新引起關注。

6、 表揚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孩子的認知有時候很難辨別什麼樣的行爲是好的,什麼樣的行爲是不好的。就像他抓你的頭髮,他抓一下,你扯一下,他再抓一下,你再扯一下,來來回回,他以爲你在跟他鬧着玩呢,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好的行爲,下次他還會這樣做。所以,當孩子表現出好的行爲時,一定要誇他,告訴他這樣做是對的,媽媽很開心。這樣,當孩子表現出不好的行爲時,不用批評,他看看你的臉色自然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7、 適當的忽視。聰明的媽媽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要給予孩子迴應,什麼時候要裝作沒看見,沒聽見,故意“冷落”孩子。比如,當小孩子屢次把小手伸向一碗熱湯時,在保證孩子手指安全的情況下,放任他去做。這樣,被燙過一次之後,他自然而然就不會再做了。只要他的行爲沒有危險,不會傷害到自己,就放任他去做,有時候,忽視孩子的不良行爲很可能是阻止它的最有效方法。

8、 爲即將到來的麻煩做好準備。在開展一項活動之前,家長可以提前預設孩子可能會遇到哪些麻煩,遇到麻煩之後孩子可能出現什麼樣的行爲,並且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比如今天安排了跟閨蜜家的寶寶一起玩耍,那就有可能出現兩個寶寶爭搶同一個玩具的慘烈局面,家長完全可以在事情發生前跟孩子表演一遍,以正確的行爲引導孩子。高超的預判力可以幫你避免很多麻煩,用到孩子身上也是一樣的。

9、 轉移不良行爲。有時候孩子做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或者搞破壞,很可能是因爲太無聊了,不知道該乾點兒啥,才以搞破壞爲樂。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爲時,及時爲他提供更好玩的遊戲、玩具,讓他打發時間,他自然會消停了。

10、 設定時間。設定調整時間,當這個時間到了,必須迴歸正常狀態。當孩子打破規則或者行爲不當時,提醒他們他們做錯了什麼,並且及時督促他們調整回良好的狀態。對於太小的孩子,可以適當放鬆界限,跟孩子溝通,“你覺得ok了嗎?調整好了嗎?準備解決麻煩了嗎?”幫助孩子及時迴歸常態。

AAP也提醒父母們,打屁股、苛責孩子以及其他形式的體罰都不能很好的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爲,對孩子大喊大叫或者羞辱孩子更是如此。除了行之無效以外,嚴厲的身體和言語懲罰也會損害孩子的長期身心健康。所以,想讓孩子有更好的教養,應該更多的關注孩子的良好行爲,而不是懲罰孩子的不良行爲。

自我管理是需要畢生去實踐和學習的一門課,在管理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在學着更好地管理自己。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擁有高度幸福感的社會,除了越來越完善的法律約束、道德約束外,更多的需要依賴我們每一個個體的自我約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