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兒科醫師黃瑽寧:兩歲幼兒的身心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幼班?

兒科醫師黃瑽寧:兩歲幼兒的身心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幼班?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咳嗽、流鼻涕、發燒??不到一歲的寶寶,爲什麼生病一直好不了? 如果家中寶貝送到託嬰中心後出現這種狀況,可能是“託嬰中心症候羣”。

兩歲適合上幼幼班嗎?

有一位屬名想破頭的媽媽問我:政府育嬰假的美意只有兩年,兩年“大限”一到,就必須面臨重回職場與把幼兒送交保姆或幼幼班的抉擇。兩歲幼兒的身心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幼班?

這個問題有很多面向需要討論,簡單來說,我的建議是三歲以上再進入團體生活比較好。我一直認爲“鼓勵生育”的政策,應該包含“鼓勵自己帶小孩”;所謂的“自己”,可以包括爸爸、媽媽、祖父母,或是可信任的固定保母。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分享給也在十字路口想破頭的爸媽們。

***

我的一對夫妻朋友是雙薪家庭,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寶寶,但因爲工作忙碌、有房貸要背,年邁的雙親也無法照顧孫女,不得已之下,只好白天把女兒送託嬰中心。經過短短兩個月,他女兒的咳嗽、鼻涕從來沒停過,腹瀉了一個星期,最近連續發燒十天。

媽媽忍不住打電話給我,想評估這八個月大的寶寶是不是“免疫功能出了問題”,希望能抽血檢驗一下。

這在門診是很常見的情形,每次碰到這樣的描述,我就會在這些孩子的病歷上標記“託嬰”二字,代表一個非正式的診斷,暱稱爲“託嬰中心症候羣”。事實上,這些寶寶並非如家長所說的“連續感冒兩個月”,也不可能會“發了十天的燒”;他們只是不間斷的、密集的、連續好幾次的病毒感染,造成生病不停的假象。更糟糕的是,爸爸媽媽常爲了照顧生病的寶寶,睡眠不足加上心力交瘁,很快的全家人都中了鏢,一家子是愁雲慘霧,更加添了育兒的挫折感。

仔細想想,嬰兒的抵抗力那麼弱,“託嬰中心症候羣”其實是個很自然的結果,一點也不令人驚訝。怎麼說呢?

原始版抗體只能用到六個月大

回想到最起初懷孕時期,胎兒安然躺臥在媽媽肚子裏,此時子宮與胎盤會幫忙把壞東西都阻擋在外,因此大部分的細菌與病毒,是無法入侵到寶寶身上的。換句話說,胎兒的免疫系統,在母體裏是處於備戰的狀態,不需要真正面對敵人,也從來沒有實戰的經驗。

隨着嬰兒呱呱墜地,小生命的免疫系統終於開始啓動,過去是紙上談兵,如今是真槍實彈了。幸好,在嬰兒六個月大之前,媽媽還留有許多抗體在寶寶的血液中,可幫助寶寶殺敵,這些抗體叫做“IgG”,或稱爲“免疫球蛋白G”。寶寶因爲擁有母體的免疫球蛋白G,至少保留了一項自衛的武器,纔不至於兵荒馬亂,在戰場上提前陣亡。

除了免疫球蛋白G之外,媽媽還提供“升級”的服務,這項升級服務則是來自於母乳。這樣說吧,出生時給寶寶的免疫球蛋白G,就像是媽媽一生的免疫力精華:只要媽媽過去曾得過什麼病、暴露過什麼樣的病菌,都會在出生的時候藉由免疫球蛋白G版本,傳授給寶寶。但生完小孩之後,媽媽還是有可能會得到新的感冒、新的病毒,而這些新的疾病所產生的抗體,已經來不及送給寶寶當做禮物了。沒關係,上帝已經幫我們想好辦法了,只要寶寶“上網更新”,藉由媽媽哺餵母乳,母體新鮮製造的“升級版抗體”就會傳輸給寶寶,提供“更新的保護”。這些藉由母乳更新的抗體和“原始版”不太一樣,他們叫做“IgA”,或稱爲“免疫球蛋白A”。

現在我們知道了,原始版的免疫球蛋白G只能使用六到八個月;然而升級版的免疫球蛋白A,只要寶寶“上網更新”喝母奶,就可以不間斷的獲得母體提供的最新武器。然而必須要注意的是,這些免疫球蛋白A經過冷藏、冷凍之後,攻擊力就會變弱,所以親喂永遠比瓶喂好,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兒科醫師黃瑽寧:兩歲幼兒的身心到底適不適合上幼幼班?

自身抗體尖兵到七歲纔夠完備

回到寶寶自己的免疫系統,在媽媽的兩種“傭兵”保護之下,也開始慢慢的茁壯。其中有一種比較衝動、卻不用大腦的軍隊,很快的會被建立,這種抗體叫做“IgM”,或稱爲“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M大軍碰到入侵的病毒、細菌,只會大喊“衝啊!”並殺紅了眼,卻沒什麼戰略,也沒有免疫記憶。因此如果下次又碰到同樣的入侵者,免疫球蛋白M根本不記得,還是當做新的敵人,但至少殺得很賣力。這樣的笨笨軍團大概在一歲左右就建立完全,和大人的程度相當。

當然寶寶也會慢慢建立另一種更老謀深算的軍團,也就是剛纔有提到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G是很聰明的抗體,雖然面對細菌、病毒的時候反應比較緩慢,但他們會仔細尋找敵人最致命的攻擊部位,讓細菌、病毒一刀斃命。不只如此,免疫球蛋白G一旦建立起機能之後,會有免疫記憶,下次碰到同樣的敵人,就不用再重新摸索,可以很快的發動攻勢,這就是他們的特色所在。因爲免疫球蛋白G的建立是慢工出細活,要到孩子七、八歲的時候,抗體濃度纔會和成人相當。

細菌、病毒不打你,打誰呢?

經過以上的免疫學大綱,各位應該不難理解“託嬰中心症候羣”發生的原因吧。就我的觀察,託嬰中心症候羣的寶寶大概都是從七、八個月大的嬰兒開始;在這個年齡層,媽媽送給寶寶的免疫球蛋白G已經過了有效期限,功成身退,所以少了一個武器。此外,送託嬰中心的寶寶當然不可能親餵母乳,所以“升級版的抗體”要不就是減弱,再不就是根本沒有(喝配方奶),因此又少了一個武器。再加上七、八個月大的嬰兒,連笨笨軍團(IgM)都未成熟,更遑論聰明軍團(IgG)的建立,慘上加慘,此時可謂四大皆空,細菌、病毒不打你,要打誰呢?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嬰兒進入托嬰中心的前三個月,會增加兩到三倍的肺炎鏈球菌感染,造成反覆的中耳炎、細菌性肺炎等。愈早進入托嬰中心的嬰兒,得到中耳炎的機率就愈高。一歲以下就送到託嬰中心的孩子,因爲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機率高達三四%,一歲到兩歲才進託嬰中心的孩子仍高達二八%。住院率最高的孩子通常有下列三個特色:三歲以下、最近一年剛進託嬰中心、家裏沒有其他兄弟姊妹的獨生子女。

所以說,這些反覆似乎永無止境感染的孩子,事實上都沒有基因的問題,也沒有什麼先天性免疫不全的毛病。他們只是在免疫還不成熟的時候,羊入虎口的被送進託嬰中心,在那邊努力的對抗排山倒海而來的病毒與細菌,如此而已。

牢記“洗手,洗手,再洗手!”

有時候我會這樣安慰無法改變現狀的家長:“反正這些病毒都是要面對的,早面對晚面對而已。現在提早生病,將來就比較不會生病。而且,根據衛生理論,小時候髒髒,長大過敏的機率比較低喔!”

大部分家長聽我這樣說,只能苦笑而接受事實。但老實說,我只是想讓他們心裏好過些,這邏輯不見得完全正確。

雖然“衛生理論”告訴我們“小時候髒髒,長大比較不會氣喘。”但小時候髒髒的環境,是指接觸到農場裏大自然所存在的細菌、分枝桿菌等,而不是呼吸道病毒。所以除非您選擇的託嬰中心是在清境農場,不然可能沒有辦法得到任何“小時候髒髒”的好處。更壞的消息是,這些在託嬰中心與幼兒園流行的病毒,有些還會“誘發”過敏體質,將來氣喘的機率搞不好更高。這些錯綜複雜的免疫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論,因此千萬不要有不實的期待。

另外根據研究,有少部分託嬰中心發生的羣聚感染,都還是醫生護士污染的手所傳播的。因此,萬一您的孩子“已經”在託嬰中心或幼幼班,暫時無法自拔,只能提醒護理人員和老師“洗手,洗手,再洗手!”做好個人衛生。當然也拜託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即便是多輕微的感冒,都一定要誠實請假在家休息。

自我保護的部分,就是在託嬰以外的時間,儘量親餵母乳(祈禱寶寶沒有乳頭混淆);該接種的疫苗趕快按時接種,包括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水痘疫苗等。因爲當寶寶反覆感染生病,除非症狀有點嚴重,不然儘量少吃感冒藥,以免寶寶吃太多的藥物,產生不可預期的副作用。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準備懷孕生小孩的家長一個提醒。我一直認爲“鼓勵生育”的政策,應該包含“鼓勵自己帶小孩”;所謂的“自己”,可以包括爸爸、媽媽、祖父母,或是可信任的固定保母。這樣不只對孩子的健康有益,心理的依附感也可以被建立。好好思考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