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行了嗎?

孩子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行了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不久的一個下午,接小諾放學後我帶着她去買菜。菜場門口有一家雜貨店,裏頭大部分是幾塊錢的小東西。小諾挺享受一個人在裏面逛來逛去,有時選個指甲剪,有時買塊橡皮,有時挑個刷鍋的鋼絲球。

那天她剛進店不久,有個小哥哥跟着媽媽也來了,媽媽在店門口給他挑選遮陽帽,小哥哥在店裏跑來跑去。

我站在店門外等小諾。突然店裏傳來東西倒地的聲音,我嚇了一跳,一邊叫着小諾,一邊走進去看個究竟。

原來是小哥哥跑動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一個比他略矮些的小架子,架子上各式各樣的扇子全部撒在地上,小哥哥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他媽媽走過去牽着孩子的手跟老闆說:“對不起!對不起!”又轉身跟孩子說:“寶寶快跟阿姨說‘對不起’。”

孩子乖巧地向老闆道了歉,女老闆沒說什麼,蹲下來撿扇子。

小哥哥和媽媽一起走到店門口,媽媽把選好的帽子給他試戴,然後告訴老闆:錢放在門口的櫃檯上了,便牽着孩子走了。

小諾在兩支鉛筆之間猶豫,不知道到底要哪一支,我在一旁等她抉擇。

老闆一邊整理扇子,一邊跟我抱怨:“這孩子也真皮,他媽媽也是,扇子都不幫忙撿一撿!”我想,老闆要不是看在他們是顧客的份上,這些話是不會忍到他們走了才說的。

這個媽媽不但沒讓孩子幫忙撿扇子,自己也完全無動於衷,真讓我開了眼界。

孩子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行了嗎?

有一回,頑皮的小諾從自己的衣櫃裏拆出了掛衣杆,說那是她的金箍棒,拿着到處揮舞。被我阻止後她仍不願把杆放回去,要求再玩一小會兒,保證不揮舞。

她把掛衣杆用腿夾着扮尾巴,走來走去,沒想到她的“尾巴”不小心掃到姐姐的腿。晾衣杆的截面比較粗糙,把姐姐裸露的小腿颳了手指長的一道,雖然沒有出血,可是很快便又紅又腫。

姐姐疼得眼淚都掉了出來。

小諾嚇壞了,小聲跟姐姐說:“對不起!”說完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很無措地看着我。

我看了看姐姐的“傷”,痛是肯定的,但不需要怎麼處理。主要是她心理很不忿,惡狠狠地瞪着妹妹。

我問小諾:“我們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是不能光道歉,想想還能做什麼呢?”

小諾聽了我的話後,如釋重負般地開始思考。她先是過去給姐姐的小腿吹吹,接着問我有沒有創可貼,要給姐姐貼一個。

此時,姐姐的臉色已經好看多了,告訴妹妹不需要創可貼。

妹妹再說了聲對不起之後,又想了想說:“姐姐,我畫一張畫送給你吧。”

姐姐被她逗笑了:“好吧,謝謝你。”轉過身跟我擠眉弄眼:“就她那畫,哎!我就笑納吧!”

這件“意外傷害事故”至此圓滿解決。

試想,如果小諾只是給你姐姐說了“對不起”之後,就一幅“我已經道歉了,你還想怎樣”的樣子,姐姐能善罷甘休嗎?

幸好,小諾在道歉之後,給吹吹以減輕“傷情”,給找創可貼阻止“惡化”,還知道送“名畫”賠償精神損失,才使戰爭消弭於無形。

孩子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行了嗎? 第2張

昨天晚上,我在書房處理公號的雜事,小諾在客廳的茶几上用油畫棒畫畫,過了一會兒她跑進來小聲跟我說:“媽媽,對不起,我把茶几弄得亂七八糟!”

我跟她到客廳一看,天啦!我們家的茶几真正地面目全非了:原本白色的几面上,被畫滿了密密麻麻的線條,紅橙黃綠青藍紫,色色齊全。仔細看還發現上面有許多斷成一節一節的油畫棒。

我深呼吸了好幾次,才忍住沒罵人,平靜地問小諾:“現在怎麼辦?”

她慚愧地低下頭,再一次小聲說:“對不起。”我沒有說話,她想了想便自言自語地說:“搞破壞後,要恢復原狀。”

於是我去搓了兩塊抹布,給上面塗滿了肥皂,倆人一起努力擦茶几。一共搓洗了五六次抹布,才把厚厚一層蠟給擦掉,讓茶几“恢復原狀”。

鑑於小諾是一個實力搞破壞的高手,是一個善於利用一切資源自娛自樂的天才,因此我們家物品常常面目全非,損壞東西也是家常便飯。

比如酸奶倒在地上踩,米桶裏的大米撒滿廚房的地板,沙發或茶几畫滿抽象畫......對於這些,我反覆強調一點:做錯事和搞破壞後,要努力恢復原狀。

孩子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行了嗎? 第3張

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做了錯事,就應該向人道歉。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廣大家長的一致認可,因此,孩子一旦犯錯,家長都會教育:“快跟人說對不起。”

然後,大多數人就沒有然後了。

在我看來,比說“對不起”更重要的,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對自己的行爲負責,用行動來挽救和彌補對方的損失。

在雜貨店裏把架子碰倒的小哥哥,媽媽只是讓他跟老闆說對不起,沒有任何其他行動,而老闆也沒有責怪他。這便給了他一個錯誤的認知:做了錯事,只要說“對不起”就可以了。

在生活中,你刮花了別人的車,說句對不起就能走?你打翻了別人的水果攤,說句對不起就沒事了?

稍有生活經驗的父母都知道這肯定行不通,我們得賠償別人的損失。既然我們都知道這是現實世界的通用規則,那爲何卻只教孩子說“對不起”呢?

說“對不起”的作用只是心理上的,是告訴對方:我不是故意針對你,不是對你有意見,不是想欺負你,只是不小心而已......做了錯事而不說對不起,是一種挑釁。

說“對不起”無法彌補對方實質上的損失,無法減輕對方生理上的傷痛。

因此,我們在用“對不起”平復了對方心理上的傷害之後,還要對錯事造成的後果負責。

如果孩子弄壞了小朋友的玩具,我們就應該讓孩子補償對方,比如把自己的玩具送給他,或者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對方再買一個。

如果孩子弄傷了同伴,我們應該讓孩子誠心道歉之後,帶對方去接受治療,並承擔相應費用,賠償相應的損失。這個過程儘量讓孩子一起參與,讓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

這些就是在向孩子示範,如何爲自己犯的錯承擔責任。如此,孩子纔會有承擔責任的習慣和勇氣。

一個有擔當的人,可不是天生的!

孩子犯了錯,說句“對不起”就行了嗎? 第4張

當然,我們還應當告訴孩子:說了“對不起”,有時也不一定就能得到原諒!

如果犯的錯太嚴重,對方不原諒我們,也在情理之中,承受對方的怨恨,也是我們應當承擔的一種責任。

孩子,如果你犯了錯,不要回避,不要退縮,也不必過分恐懼,只要你不是故意的,我們就會陪着你面對錯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