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最想對父母說的4句話,句句都是他的心聲!

孩子最想對父母說的4句話,句句都是他的心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的內心世界,與父母完全不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一直在家庭中扮演“教育者”的角色,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困難。

然而教育是雙向的,孩子們所需要的並不是等同的,父母在施教之前必須先傾聽孩子的心聲,考慮什麼纔是他們真正需求。

我的手很小,

請別要求我十全十美。

孩子的成長本就免不了有些瑕疵和錯誤,這些都是他們的一部分。但是,現實中有些家長把嚴格要求等同於期望過高,一旦孩子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就一味指責。

有的完美主義者,生活上要求孩子循規蹈矩,如被子要疊的整齊、坐姿要端正、寫字要工整.......對孩子的行爲過分挑剔,事事都要求做到最好。

在這樣“嚴格”要求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做事認真,成績遠超同齡人。但是,進入青春期後,因無法承受父母高標準帶來的壓力,而導致強迫症與拖延症。

如孩子寫作業只要一個字寫錯,就會撕掉或從頭再來,做題速度慢,往往考試時會來不及。

正如丘吉爾的名言:完美主義等於癱瘓,苛求完美只能造成殘缺。一味的要求完美,就不能真正瞭解孩子,認知孩子,只會讓他們變得自卑。

所以,人無完人,如果家長們多關心孩子表現優秀的一面,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寬容,並不斷地給予鼓勵,那麼孩子犯錯的次數一定會越來越少。

當孩子做得好時及時表揚,這樣不僅會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樣,他也會更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

我的事情請讓自己決定,

並允許我犯錯或不成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擁有自己價值觀和尊嚴、平等。

我們一直提倡“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一到實踐階段,就會演變成“孩子的事情父母包辦代替。”

溺愛者打着愛的旗號控制和包辦,認爲自己經驗豐富,某些做法對孩子好,可以避免孩子犯錯而少走彎路,所以就替孩子做了決定與選擇,剝奪了他們探索的機會。

我並不是指責家長的包辦哪裏不好,只是想說:在沒有溺愛的環境中,自立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能學會自強自立,不依靠父母。

孩子最想對父母說的4句話,句句都是他的心聲!

父母要的成功不一定是孩子要的,如果你事事替孩子代勞,他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你都看不上眼,會覺得自己很沒用。

既然這是孩子的路,就應該由他掌握選擇權,自己對自己負責。允許孩子做錯事或不成功,以便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而獲取成長必須的生活經驗。

任何問題都不只有一種標準答案,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請不要再做支配型父母,不要對他加以過分限制和比較。而是給他信息與建議,但不要代爲決定。

請您放下手裏的工作,

多跟我講講這個美好的世界。

不久之前,有這樣一個選題:事業or孩子,你選誰?

有人下定決心辭去工作,在家當起了全職媽媽,最後奔赴了麻將桌;

有的人想爲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選擇事業在先,於是縮減了陪伴孩子的時間;

也有人說,“工作孩子兩不誤。”這僅僅是想象,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以上無論父母做出哪種選擇,都透露出孩子渴望家人陪伴的心聲:“爸媽家務活和工作總是沒完沒了,而我的童年卻十分短暫。請您儘可能放下手裏的工作,花一些時間給我講一點有關世界上的奇聞趣事。”

孩子最想對父母說的4句話,句句都是他的心聲! 第2張

對於工作中的父母而言,陪伴孩子需要抓準時機。下班後,儘可能早點回家,回家前,可以給孩子打電話聊聊,他想吃什麼;做飯時,允許孩子呆在你身旁,不要嫌他礙事,就讓他默默看着你,也是一種無言陪伴。

如果孩子有能力,可以讓他們打下手,互動是最有效增進親子感情的方式。吃飯時,也可以聊聊孩子學校的趣事(學習除外);週末或晚上一起看部電影等等,但要記住:莫要只顧着玩手機。

別擔心,你們週末

也可以偶爾享受二人世界。

父母可以給孩子放假,孩子也可以給父母放假。

每當父母雙休、生日、結婚紀念日時,你會發現孩子異常積極,嚷嚷着讓你們去外面好好吃一頓,去度假。

其實,對於7歲以後的孩子,他們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自己擁有安靜的小天地,沒有壓力、沒有約束、沒有管教,負面能量得到釋放,營造出輕鬆舒適的氛圍。

孩子最想對父母說的4句話,句句都是他的心聲! 第3張

另一方面,看到父母平時既要工作又要顧家,難得週末就應該多休息。父母偶爾去享受二人世界,可以讓孩子看到你們的婚姻很幸福。同時擁有好心情,你們才能從焦慮中抽離,去發現並擁有更多自己的價值。

所以,小孩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愉快,正像父母從小孩那裏得到歡樂一樣。

其實一直以來,孩子都在你的羽翼下默默成長,因爲愛會矇蔽父母的雙眼,以至於讓你認爲他們還小,不懂事。然而,他們已經成爲了“小大人”。

“不要以爲我還小,其實我在看着你。”有時,他們的“懂事”和能量遠遠超乎你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