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總喜歡關臥室門?家長要當作沒發生嗎

孩子總喜歡關臥室門?家長要當作沒發生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兩張紙條,隔開一個世界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小孩子心裏慢慢有了祕密,孩子總喜歡關臥室門怎麼回事?最近,閨蜜正在被兩張紙條弄得苦惱不堪。上小學的女兒,前幾天在她自己臥室的門裏門外,分別貼了兩張紙條。門外紙條上寫着:“有事請敲門!”門裏紙條上寫着:“請隨手關門!”這時,家長要怎麼做?

兩張紙條都是用鉛筆寫的,然後用彩筆描了一遍。

結尾處的驚歎號還故意加重。

閨蜜抱怨說:當時我的心呀,哇涼哇涼的啊!這不明擺着是翅膀硬了,和我分心了嘛!

她都忘了小時候賴在我牀上說什麼也不回自己房間睡的事兒了!現在我去自己孩子的房間竟然還-得-敲-門!

有時我剛從裏面轉身出來,她就把門“砰”地一聲關上了!也不知究竟有什麼祕密瞞着我!問她吧,她還說沒什麼!

真是越大越不聽話了!打着關心孩子的旗號,其實是滿足控制慾

很多父母都是“好奇寶寶”,藉着給孩子拿水,叫孩子吃飯,或給孩子送牛奶送水果之名,偷偷觀察孩子在做什麼:是不是在玩遊戲?是不是在偷偷和同學聊天?是不是沒好好端正坐姿,又歪着脖子寫作業?

……

總之,各種不放心。

絕不允許孩子關上房門。

這樣,就能隨時監督孩子。

如果孩子稍微表示一點抗議,那還了得!

各種數落信口拈來:一個小屁孩,還敢和你媽頂嘴!我十月懷胎,生你養你辛辛苦苦,你才上幾天學,就來和我談什麼隱私權!再說了,我這還都是爲了你好!

……

凡此種種,說到底,滿足的是家長的控制慾。要知道,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思想,有尊嚴。

孩子總喜歡關臥室門?家長要當作沒發生嗎

並不是你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就成了你的私有財產,想怎麼控制就怎麼控制,不給孩子一點點自由的空間。

尤其很多父母,一邊在剝奪着孩子的隱私,一邊卻抱怨孩子不夠獨立。

可你事事都希望孩子聽你的,孩子連關個門的權利都不給,讓孩子怎麼獨立呢?

越是控制,越想逃離,孩子越關門,你就越好奇。你越是好奇孩子在裏面做什麼,孩子就越要關門。因爲防止你以“關心”的名義,時時刻刻進行監督和偷窺。

就像你越是想要控制孩子,孩子就越想逃離你的控制。甚至恨不得趕快長大,好離你遠遠的。

這就是物極必反,惡性循環。孩子需要一個“獨立空間”其實不是孩子不聽話,也不是孩子有意要和父母分心。而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需要他們自己的“獨立空間”,從而獲得一種安全感。

不受打擾地獨立思考,獨享那份安靜。或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

我們培養孩子,終究是要讓他們擁有獨立健全的人格。

所以,父母需要給予孩子的,是關注和尊重,而不是利用父母的威嚴,對孩子進行窺探和侵略。

否則,就算孩子360度無死角地在你眼皮底下,接受你全方位的監督,你和孩子的“心理距離”也只怕會越來越遠。

孩子總喜歡關臥室門?家長要當作沒發生嗎 第2張

尊重孩子隱私,給孩子“關門權”

實際上,很多孩子從3歲起開始,就具有隱私的意識。具有隱私意識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更能贏得其他小朋友的尊重。

如果孩子從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一個孩子如果沒有體驗過被尊重的感覺,他就不懂得尊重別人。

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的隱私意識。要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必須有自己的空間。

在家庭生活中,無論孩子進入父母臥室,還是父母進入孩子臥室,都要首先要徵求對方意見,得到同意之後才能進入。孩子再小,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只要孩子能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父母就無需面面俱到。更不要試圖去支配孩子的人生。愛孩子,就從尊重孩子隱私開始。尊重孩子的隱私權,

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而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懂得自尊的孩子。

溫馨提示:

如果擔心孩子自己在房間偷偷上網玩遊戲,家長可以不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放孩子房間。另外,尊重孩子前提要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孩子在房間裏太久,家長們依然要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