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必看,聰明的父母教會孩子思考!

家長必看,聰明的父母教會孩子思考!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聰明的家長都是怎麼教孩子的呢?教會孩子思考纔是最重要的,在教育界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揭示教育的三個層次:(聞而忘之,學而記之,行而知之)。“行而知之”,也就是讓孩子參與,作爲最高層次的一個常用途徑就是scaffold,也就是“搭腳手架”的方法。

什麼是“搭腳手架”啓發方式?

前蘇聯教育心理學家Vygotsky提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最近發展區),指的是兒童實際發展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實際發展水平指兒童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潛在發展水平指在成年人的指導或與能力發展稍快一些同齡人的合作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於這個概念,其他學者陸續凝練提出了“搭腳手架教學”理念,在最近發展區內通過有效的指導培養學生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提供指導隨着學生能力的增加而逐步減少,這個指導過程跟建築中搭建腳手架有兩點重要相似之處:1)在建築任務完成後拆除,2)拆除不影響已建成房屋的穩固性。

這不僅僅適用於兒童教育,也是各類層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甚至是日常交流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父母的角色就是幫助孩子“夠一夠摘到蘋果”,而不是替孩子摘

家長必看,聰明的父母教會孩子思考!

我的一次實踐使用

某天早上我兒子(一歲半)想從牀邊爬上牀,他自己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轉頭看我求助。我知道他向上爬的能力是具備了的,但需要一點輔助,他之前是抓着被子借力爬上去的,今天是因爲被子離得比較遠他就忘記了這個輔助工具。

我知道這個時候他需要我的幫助,於是我用語言搭了腳手架幫助他解決問題。

搭腳手架本身也可以分好幾個層次,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最粗暴的:直接抱上去

最簡單的:圖圖,你昨天抓住被子爬上去的,現在你試試看。

難度稍大的:圖圖,我們剛纔在操場爬梯子是怎麼爬的?爬不上去是不是抓住梯子欄杆來借力就上去了呢?那現在我們可以抓什麼東西來借力呢?(這個時候他很有可能就會想起被子,也可能是牀單,或者是旁邊的櫃子,如果還沒有想起來,那就需要繼續搭腳手架,比如我們試試看被子是不是可以借力啊?)

難度再大一些的:圖圖,我們想往上爬又爬不上去的時候是怎麼做的?比如我們在操場爬梯子,你是怎麼上去的?腳的力量不夠,手有沒有幫忙呢?手放哪裏了?是不是用手抓住了梯子邊上欄杆你就更有力了?那我們現在抓個什麼東西來借力呢?後面的同上了。

有人可能會問,一歲半小孩能聽懂這些話嗎?我從來不把他當小孩,他平時做這些的時候我經常用語言給他描述他的行爲,所以我寫下來這些內容他是可以聽得懂的。

但我當時並沒有走抓被子借力這條路線,因爲我覺得通過觀察他在操場爬梯子的行爲他這個能力其實已經具備了,只是當時他沒有想起來而已。我想讓他走腳部墊高後爬上去的這個路線,因爲他在前一刻自己把盆反扣過來站在上面,體會到了站高的感覺。我想強化他對高度的概念。也就是說我想將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向從身體機能力量轉向空間高度的概念。

於是真實的腳手架我是這樣搭的:

圖圖想上牀又爬不上去,怎麼辦呢?(語言描述現實,引導他自己進入思考狀態,我發現我問怎麼辦的時候他確實會作凝思狀,至於小腦袋想什麼我就不得而知了,但已經有研究發現,在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延遲說出某個單詞都有助於孩子語言的發展)。

爬不上去是不是因爲圖圖不夠高呢?(圖圖若有其事地嗯了一聲);那我們怎麼可以變得高一點呢?(圖圖一臉迷茫);剛纔圖圖站在盆上是嗎?(又嗯了一聲)站在盆上是不是圖圖變高了啊?(又嗯了一聲)

那你試試看把盆拿到牀邊站上去是不是可以變高?(歡快地去拿盆,放在了牀一米外站上去)圖圖站盆上是變高了,但我們還是爬不上牀啊!(又嗯了一聲)圖圖是不是要把盆放到牀邊試試看呢?(下來,拿盆,依然放在夠不着牀的地方)

我們把盆往牀邊放來試試看好不好?(我動手去幫忙移盆了,因爲在對話過程中我發現他對邊還沒有概念,他對上下有概念了,但搭腳手架過程中我發現他對邊沒有概念)好了,圖圖現在站上盆,看看能不能爬上牀了?(站上去,一下子就爬到牀上了,特別開心)

他上去以後,我用語言重複了一遍他的行爲,從開始爬不上牀,到後來我跟他一起努力想辦法成功上去,包括他開心的狀態都描述出來了,希望這樣培養他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同時也是很好的語言輸入。

家長必看,聰明的父母教會孩子思考! 第2張

一個好的啓發過程核心

通過這個實例可以看出,啓發過程,或者我們說的“搭腳手架”並沒有一個正確唯一的答案,只要是在孩子能力範圍內向外拓展都可以。對孩子能力的評估越準確,腳手架搭的效率越高。

但在實踐中,一個好的啓發過程還是有章可循的,取決於三大核心元素:

起點:對孩子已有的能力水平的判斷;

目標:對期待孩子達到能力的定位;

途徑:使用引導語言或動作演示的清晰易懂度。

“搭腳手架”實踐其實並不難,我們大部分家長只是沒有這個意識。下面是幾個我自己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主要核心點。

1、換位思考

我經常說但凡講東西通俗易懂的人一定是一個爲他人着想的人,因爲他們善於放下自我,去思考聽衆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然後根據聽衆的實際情況去將自己的內容按照聽衆能接受的方式展示出來(這其實就是搭腳手架)。

很多人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就產生了大量艱澀無比的信息。這種現象在權力不平等的溝通中尤爲明顯,比如上司對下屬,老師對學生,父母對孩子。

我們往往無意中會刻意選擇忘記曾經的無知或無能(這裏沒有貶義意思,就是知識和能力發展沒到某一個層次)來突顯自己所達到的高度。對於孩子很多人也是往往會忘記曾經的我們是怎麼過來的,於是就有了不少父母會說,這個這麼簡單怎麼都不懂。

在對孩子“搭腳手架”之前要徹底放下自我,回到他們的那個高度去看,去體驗,去思考,然後從那裏出發。

2、解剖問題

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教育情景我們都可以搭腳手架,但搭之前需要先解剖問題,你希望實現什麼目的,你希望發展的能力是一種什麼能力,這種能力的發展牽涉到的因素有哪些等等。這些問題思考清楚了,腳手架搭起來就更有的放矢。

這就需要我們平時養成思考並解剖問題的習慣。這個對不少中國家長來說也有點挑戰,因爲我們的教育經驗大多是是籠統整體式的,而不是西方教育所推崇的分析式。很多對成年人來說很簡單很普通的行爲其實都隱含了大量知識背景在裏面。

3、詳細具體

腳手架搭得有沒有成效很多時候在於引導夠不夠詳細和具體。我們往往習慣大而籠統,但孩子能力的發展,如果我們用心觀察的話其實是可以分解爲特別細微的過程。與細微處着眼的那些細節,常常決定了腳手架是否搭得成功。

細分問題度取決於我們的知識儲備量,我們對一個事情瞭解得越多,越能把問題細分。因此作爲媽媽的我們需要閱讀大量兒童生理和心理髮展以及社會文化等相關書籍進行知識儲備。唯有懂得才能詳細。

4、以少勝多

在搭腳手架的時候,往往目標越小任務越少越容易操作,特別是對於幼兒來說。儘量每個任務只完成一個小能力的發展,而不是統攬。當你習慣了搭腳手架的思維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培養孩子能力的機會。當然,也需要跳出細節,在孩子發育的不同階段有一個稍微宏觀一點的目標,對目標進行搭腳手架式的解剖,逐步實現。

5、注意情景

在孩子情緒好的時候腳手架搭得頻繁一些、難度大一些,情緒不好的時候可以簡單些甚至不搭腳手架。比如上面我家圖圖爬上牀的例子,如果他當時困了要上牀睡覺,我肯定是簡單粗暴型的抱上去。不用擔心沒有機會訓練,人生無處不“搭腳手架”,哈哈。

搭腳手架是一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每一次作品都是一次思維花開,對媽媽來說,花的絢麗和芬芳就是孩子在每一個細微的成長節點所展現的成就感。

我們用“搭腳手架”方法給孩子傳遞的不僅僅是某個知識點和某一項單獨的技能,而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各種認識和這些認識之間的邏輯關係,其實就是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