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爲什麼很多中國父母該嚴厲時沒出手,不該管的又太羅嗦?

爲什麼很多中國父母該嚴厲時沒出手,不該管的又太羅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直升機父母是什麼意思?爲什麼很多中國父母該嚴厲時沒出手,不該管的又太羅嗦,這樣對孩子的成長真的好嗎?

直升機父母( Helicopter parents)是近年國際上流行的熱詞,指的是過分介入兒女生活,保護或是干預其生活的父母。

他們就像直升機一般,不時在兒女身邊盤旋,時時刻刻監控孩子的一舉一動。然而在中國,遇言姐發現,令人無奈的不僅僅是直升機式的父母,還有直升機式的老師,直升機式的學校

令人不解的是,這些“直升機”們一方面在管束孩子上無微不至,動輒變色。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塑造兒童一生取向與三觀的原則底線視而不見,模糊不清。

上週,一位從美國迴流上海的閨蜜同我抱怨,孩子回國讀小學後性格大變,原本開朗自信的小男生如今垂頭喪氣。

學校中的一整套“流程”讓這個習慣了“放養”的孩子極其不適應,時不時因爲丟這忘那遭到批評,比如上課時坐姿不夠挺拔,比如鉛筆盒和書本沒有擺放在特定位置,比如背不出從“愛黨愛國愛人民”開始的若干條《小學生守則》。

閨蜜直呼,我們的教育在無謂的瑣事上浪費了太多精力,真正“啓發學生,釋放潛能,平等公正”的教育精神又沒能真正開展。

昨天,她沮喪地跟我在微信上說,孩子又因爲字寫得不工整被叫家長了,老師甚至直接諷刺我的朋友:“沒時間管孩子還生什麼二胎!”談起這心塞的一幕,閨蜜說咬牙也要轉去國際學校,儘管20萬一年的學費對於中產家庭來說着實是筆心疼的開銷。

TED演講有提到大量的孩子過着一種清單式的童年。

大人們隨時隨地保駕護航, 關注孩子的每件小事, 掌控他們的每個細節,保證孩子的安全、健康、 吃好、喝好,引導他們進入名牌大學, 找到好工作。我們對孩子,我們寶貴的孩子, 花盡心思來督促、 哄騙、暗示、幫忙、嘮叨、甚至討價還價,確保他們不會把自己的人生搞砸。

然而,儘管成人在教育上花了很多精力,但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嗨。事實是,我們並沒有足夠參與到孩子的人生、 教育以及養育過程中。

自從甜豆在楓葉國上了小學後,遇言姐越來越感到中西教育在管教孩子上有很大的不同。一些中國家長談之色變的“問題”在西方人眼中根本不是事兒。而一些在咱們的文化中忽略不計的小事,卻會被加拿大的老師格外關注,嚴肅以對。

我無意比較兩種教育孰優孰劣,但毫無疑問的是,我們缺乏一些具有共識性的基礎理念。

很多人認爲西方的教育方式秉持自由放養,虎媽是中式家長的標籤,其實不然。西方的教育同樣嚴厲,只是跟咱們嚴厲的地方不一樣。

就來說說在甜豆的教育中,遇言姐所遇到的一些令我反思的“管教”事件。這些瑣事無一例外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可謂四兩撥千斤,讓我深感什麼叫做“管要管到刀刃上”。

▲中式教育中傳統的“虎媽”形象

三觀要從娃娃抓起

繼中關村二小淋尿事件後,前幾天遇言姐又看到雲南紅河建水青龍鎮小學兩名三年級學生遭遇校園暴力。

受害者被5名同學用枕頭捂住頭、按手、按腳後脫了褲子用開水燙。化名小航的少年整個陰囊、左右兩個大腿內側、腰部都被大面積的燙傷。創傷部位皮膚大面積脫落,大塊鮮紅的肉顯露在外面,鮮血從邊緣浸出,創傷周邊的皮膚被燙得發烏,傷痕慘不忍睹。由於孩子被霸凌後不敢言聲,以至於就醫時傷口已經嚴重感染,縣醫院都不敢收。

對於如此觸目驚心的校園暴力,學校校長說:“3年級的小娃娃能有多大仇恨,就是鬧着玩,沒什麼仇的。”

對比此前中關村二小在校園霸凌事件發生後的“聲明”,帝都名校尚且如此,十八線縣城的情況也就不出意料。

類似的事件如果發生在加拿大的小學會怎樣呢?事實上,遇言姐從沒有遇到過如此驚人惡劣事件,因爲一切歧視、欺侮、暴力的種子還沒萌芽就被拔除了。

甜豆讀學前班時,有兩次被time out(隔離處罰)的記錄。Time out有時是坐在牆角,有時是靠牆而立,有時是把胳膊和臉鋪在桌子上靜坐,這種國內已經拋棄的半體罰方式在北美的學校仍然是合法合理的。

一天,我去接甜豆放學時,老師請我進教室談談,我心知不妙。果不其然,老師對我說:“甜豆今天無端發脾氣,被time out了5分鐘。”我忙問:“怎麼算是發脾氣?她打人了嗎?跺腳了嗎?”老師說那倒沒有,但是甜豆在閱讀時間非常不合作,又說不出原因,老師問話時,她氣鼓鼓的把臉扭向一邊。”

老師的原話是:“You can be quiet,but you can't be mad”(你可以不響應,但絕不能撒氣)。

說實話,我當時心裏有點詫異,就這麼點小事也值得體罰?但是那位有19年低齡教學經驗的老師正色道:“小孩子一樣需要學習情緒管理。沒有緣由的發脾氣是不可以的,需要被教育。”

甜豆第二次被time out,是因爲不肯分享玩具。

教室裏公共的玩具小朋友們輪流玩,甜豆一隻小火車在手,10分鐘後還不肯交換,被同學告到了老師那裏。楓葉國的孩子在幼兒園中第一個學會的詞就是“share”(分享),甜豆5歲時參加童子軍低齡組,口號是“sharing, sharing, sharing”。我都知道分享很重要,但沒想到學校來真格,不分享是要受罰的啊。

此外,在學校中說人笨、醜、臭、失敗,統統要被處罰,家長也會被老師叫來教育。遇言姐還聽說,有孩子往同學領口中灌雪而被取消了一次課間活動權,三年級的孩子因爲一句“我討厭印度人”被停學半天,有學生開玩笑說“我要殺了你”被停學一天。

我所知道的最嚴厲的一次懲罰是朋友家讀六年級的女兒登陸了同學創建的“我恨XXX(班上的同學)”的網頁。校方得知後給予創建者停課兩天的處罰加嚴重警告。瀏覽網頁的學生也被停課半天以及記警告一次。校長說:“明知道網頁中有不好的字仍選擇去看,所以不可原諒。”

甜豆的老師告訴我,處罰只適用於行爲不當,而沒做作業,成績差,學得慢,則不在處罰的範圍。

樹立健康的三觀是低齡教育的重中之重。正是因爲西方社會從學校到家長都對孩子的社會認知謹慎以待,防微杜漸,才極少出現像當年美國小留們霸凌女同學的惡性事件,話說看到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們要在監獄中度過十來年,我感到十分的惋惜和難過。

這些孩子都出自條件優越,重視教育的家庭,在國內讀的也是重點中小學,爲什麼卻不具備基本的常識和認知?當全社會都在諷刺涉事者咎由自取時,看到這些一輩子就此毀了的孩子,家長和老師們難道不覺得自己負有重大責任嗎?連對鉛筆盒擺放位置都有要求的中國小學,卻對校園霸凌輕描淡寫,這難道不荒謬嗎?

我們總有種錯覺,認爲國外的教育很寬鬆,實際上遠非如此。西方的早教旨在通過對具體行爲的矯正,使得孩子對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得以落實。遇言姐同甜豆老師幾次會面,談及的都不是學習問題,而是三觀、社交、運動,甚至家庭關係,因爲這些纔是構成健全人格的基石。

爲什麼很多中國父母該嚴厲時沒出手,不該管的又太羅嗦?

管孩子要管在“刀刃上”

Julie在演講中說,過度幫助孩子即是給孩子傳遞了一個信號:

沒有我你什麼都幹不成。

隨着我們的過度保護,過度指導和過度關懷, 我們剝奪了孩子建立自我能效的機會。說到這,我想起來了一個甜豆建立自我能效的節點。

遇言姐家離小學不近不遠,每天早晨,我開車送孩子上學。有天天降大雪,道路擁擠,周邊又找不到停車位,不少人都遲到了,趕到學校時大門已經關閉,我們只好向前臺陳情。

我本來以爲有家長出面,一切無大礙。哪想祕書記錄下甜豆的到達時間後,給了她一個寫着“LATE”(遲到)的黃色牌子,並要求孩子手舉黃牌,自己穿過走廊走去教室。祕書小姐和藹的對遲到小朋友們說:“甜心,拿着這個黃牌並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而是你的爸爸媽媽遲到了兩分鐘。”一旁的家長們滿臉尷尬。

手持黃牌穿堂而過,接受所有人的注視,連5歲的甜豆也意識到這是件丟臉的事。遲到就是遲到,天氣和人爲因素可以令你獲得原諒,但懲罰不能免除,你必須自己面對這個後果。

從此,“遲到”成爲了孩子心理的一條底線。一提到“領黃牌”,小丫頭便會立刻停止磨蹭,吃飯穿衣一條龍。學會認表之後,她會自己調好鬧鐘,甚至還提醒老媽:可以出門了嗎?我們要遲到了嗎?

比起家長們天天催,天天念,這個帶點羞辱感的舉黃牌真是一招見效,經久不忘,連帶家長都長記性了。

遇言姐的侄子讀三年級時被叫過一次家長。

原因是老師對於中國家長的“勤奮”並不讚賞。加拿大孩子學乘法的方式是畫線數節點。比如3X2,就橫着畫3跟線,豎着畫兩根線,數一數有6個交點,答案就是6。我一看這麼個蝸牛上樹的學法還了得,算個12X12要畫多少道線啊。趕緊按着侄子背過了乘法口訣。上課,寫作業無往不利。

老師正色對我道:“我知道中國有一套很好的口訣,但學習乘法的目的並不只在於運算。排列是乘法本質,讓孩子們劃線數節點是爲微積分的概念打基礎,切不可貪圖一時痛快,不計長遠。”一番話說得我十分慚愧,再也沒有瞎費力氣,亂入過孩子的數學課。

相對於遇言姐上海閨蜜家的男娃因爲字寫得不勻稱、齊整而遭到老師批評,甜豆鬼畫符一樣的書寫和隨心所欲的拼寫倒是非但不被指摘,還總能得到誇獎,因此做作業時十分起勁。

加拿大的教育極其注重讀、寫、說,簡直高舉重要性第一位。從低年級開始,孩子們就是練習寫作,至於寫得對不對,好不好都不重要,關鍵是觀察的角度、敘事的邏輯和寫作的興趣。因此,拼寫錯誤,語法錯誤,老師都不會去糾正,只要孩子養成習慣,保持興趣,總有一天可以自我提升。

遇言姐曾經爲甜豆的三語(英文、中文、法語)問題有點頭疼,不知怎樣平衡。她的老師特地告訴我:“你一定要讓甜豆先學好中文,這不只是多掌握一門語言的問題,而是思維方式的鍛鍊。有研究表明,學不好母語的人也學不好外語,不要因爲着急見效而本末倒置。”我聽完後十分受教。

學習的目的在於實現自我學習,那些自作聰明實則缺乏遠見的虎爸虎媽,以及老師們,往往將力氣使錯了地方,按着孩子做奧數,默英文,樹規矩,陪孩子做功課做到乳腺增生,心臟搭橋,折騰孩子也折騰自己,卻沒能在真正值得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做到細水長流。

在演講的結尾,Julie說:

管教孩子的目的不是父母代表他們做出的行動, 是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動能產生的結果。

在設定不可碰觸的底線後,大可令孩子自由對人生可能性做出思考、規劃、決定、 行動、期望、應對、試驗、犯錯, 夢想以及體驗。

要命的是,在中國教育系統中,一切恰恰相反。

我們的底線模糊不清,毫無原則,而需要給予孩子的自由空間又太過狹隘,太過功利,太過短視。請記住, 我們的工作不是把孩子變成我想要的樣子, 而是支持他們做輝煌的自己。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