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爲什麼愛黏人

孩子爲什麼愛黏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什麼那麼粘人?孩子粘人的原因是什麼?孩子黏人,可能是在釋放這些信號,家長們趕緊自查一下吧。

前兩天帶文文去商場的兒童樂園玩,閨女玩得不亦樂乎、滿頭大汗,旁邊有個小女孩卻緊緊依偎着媽媽,不肯離開,不管母親怎樣鼓勵她自己玩,她都一個勁搖頭,非要媽媽陪自己一起進去。後來這位母親似乎被磨得沒什麼耐心了,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黏人啊,一點都不獨立,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可以自己玩!”話音一落,小女孩就噘嘴賭起氣來,這下肯定是不肯進去玩了。

小孩子因爲性格不同,有些哪怕長到6歲以後還是非常黏人,在人多的時候尤其明顯,有些小朋友可以很快融入到陌生環境裏,但有些會依靠在家人身邊,不然就會手足無措,家長們觀察到這種情形後不免擔心,孩子未來會不會獨立性不夠、在羣體生活中吃不開?有時甚至會用強行離開的方式教導他們,但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孩子不但沒有變獨立,反而更加缺乏安全感了。

人是一種很複雜的動物,比如文文,和小朋友們在一起時就像只活潑的小麻雀,有時玩到幾乎忘記我的存在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卻沒表現出多少獨立特質,可見黏人和獨立未必能畫等號,想正確處理孩子黏人這件事,我們還是得先了解其背後的原因。

孩子黏人的原因你真的知道嗎?

孩子黏你是因爲愛你啊

只有當孩子很喜歡你時,他才格外黏你,這有什麼不好呢?要知道孩子並不會永遠喜歡我們,有一天他不會再把自己的心事分享給爸媽,也不希望爸媽三天兩頭打電話給他,如果這一天遲早到來,那現在的依賴都是甜蜜的負擔啊。

他只是有點害羞

而有些孩子只是太害羞,所以不太願意主動和人交朋友,在集體中就不知所措。害羞很多時候是因爲害怕得到負面評價,如果此時家長還要用黏人、不獨立之類的詞來形容孩子,只會令他更加沮喪。

家長包辦太多事啦

如果家長平時習慣包辦孩子的各項日常事務,自然會讓他們越來越依賴爸媽。文文班上的一個男同學就是這樣,吃飯穿衣都要家裏人幫忙,導致現在一碰到什麼事就哭着找媽媽,讓老師也很頭疼。

出門機會少不能怪娃

需知面對陌生環境時的從容不迫是要鍛煉出來的,小朋友初出茅廬,不知道如何應對陌生環境只知依賴家長是很常見的事情,誰也不是生來就會的嘛。如果覺得自己的娃格外青澀,也許可以考慮多多帶他出門,既能增長見識又可以增強他適應環境的能力。

孩子爲什麼愛黏人

與家長的對抗

還有一種比較任性的情況,當家長格外強調需要個人空間不想被打擾時,小朋友反而變得更加黏人了,連平時心愛的玩具都不想玩了,就是要纏着爸媽。這其實是孩子對父母權威的對抗,通過反抗家長來確立自我。

黏人並非一無是處

文文兩歲多時一度達到了黏我的高峯,那時我走到哪裏她就要跟到哪裏,我上廁所或洗澡時她就要在外面使勁拍門,如果不放她進來就要大哭大鬧,道理也講不通。我每天都過得疲憊不堪,盼望孩子能趕緊長大懂事,但內心也清楚,這是她這個年紀必然存在的依戀心理。

心理學家瑪麗·安斯沃思曾做過一個實驗,她找到一批母親,她們在對待嬰兒訴求時會採用不同的迴應方式,等到那些寶寶長到1歲時,心理學家再把他們請來進行“陌生情境實驗”,結果發現孩子的依戀心理對他們影響很大。

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主動、積極、熱情地迴應孩子時,較能讓他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擁有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和媽媽在一起時並不總是黏着她,但看到母親離開也會有點不快樂,等到母親回來後會積極迴應並很快平靜下來。而擁有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可能會用各種奇怪方式來回應家人,比如故意表現得滿不在乎,或者情感和行動不一致,比如明明想抱抱媽媽,非要把她推開等。

文文媽就是在不安全型的依戀關係中長大的,雖然大部分時候都能保持理性平和,但在最親近的人面前還是會表現出敏感、迴避的情感特點,所以我真的不希望女兒因爲我的冷漠變得缺乏安全感,這會影響到她未來的人生,哪怕現在辛苦一些,但想到孩子未來獨立的時間很長,現在短暫的黏人又算什麼呢?

跟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說起來,孩子黏人最讓家長痛苦的莫過於擠壓你的個人時間和空間,有時想要悠閒看完整部電影不被打擾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所以等到文文年紀稍大一些有了相對穩定的表達能力後,我有跟她做一些約定,比如媽媽上廁所的時候你不能隨便進來或無故拍門,否則就會扣掉一顆“小星星”,因爲我曾經答應過她攢夠多少小星星可以換一件禮物。同時我也會告訴她,不打擾別人上廁所是人跟人之間的基本禮貌。

最開始,這樣的“小懲罰”機制並沒有帶來明顯改變,有一次我上廁所時文文又使勁拍門,告訴我有很重要的事情,但等我出來後發現她只是用玩具堆了一個“塔”。隨着時間推移,因爲我和文文爸都會嚴格恪守“小星星”的獎勵制度規則,潛移默化中讓她懂得了個人喜好有時要讓步規則的道理,她開始接受家人洗澡、休息、上廁所時不應該被無故干擾。

平時,只要有時間我仍會積極陪伴文文,讓她知道媽媽仍然愛她,願意陪伴她,只是在某些時刻需要一點個人空間。如果缺少日常陪伴只剩規則,也無法幫助他們理解家長。

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有些可能只在外人面前黏人,在家裏更喜歡獨處,說明他比較怕生,那再用制定規則的辦法就不適用了,媽媽們還是需要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找出解決途徑。

孩子黏人家長最好不要這麼做

一般來說,黏人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隨着年紀增長他們會越發需要自己的空間,所以大可不必因爲孩子黏人就聯想到對未來的影響。除此以外,還有幾點最好也能避免哦。

不要過度考驗孩子

樂嘉因爲把4歲女兒帶去徒步沙漠和送少林寺修行這兩件事被網友罵慘了,主要原因就是因爲很多網友覺得這個年紀沒必要經受太嚴苛的考驗。同樣的,如果爲了讓孩子不黏人就故意把他拋在一個陌生環境裏讓他自己適應,未免嚴酷一些了,也會給孩子造成這樣一種印象:爸媽是有可能“拋棄”我的,爲了不被“拋棄”,我需要更加小心翼翼。

不要誇大其詞

說起來,很多人都不太能做到實事求是說話,比如碰到孩子不聽話,就怒斥:你怎麼老是不聽話!但其實他也有聽話的時候。或是“你這麼黏媽媽,以後肯定吃不開”,這種獨斷結論也沒什麼根據。孩子們聽了之後除了覺得委屈外,也會形成一個心理暗示,第一,我很黏人。第二,黏人並不討人喜歡。

本來黏人可能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爸媽給出了錯誤的應對方式,反而可能會增加孩子們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