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爲什麼你的“多情”總是“自作多情”

爲什麼你的“多情”總是“自作多情”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班路上經過頤和園,看着時間尚早,就拐進一個衚衕。吻上臉的是暖暖的楊柳風,入眼簾的是柳梢頭的鵝黃和新綠,還有那一池的碧水。

一擡頭,牆頭白色、粉色的杏花已是花團錦簇,我拿出手機拍照:遺憾沒有藍天,遺憾亂入的電線。但是卻想到了一句“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並打趣解釋這首古詩詞現代的解釋就是一個屌絲在富貴人家的深宅大院牆外溜達,聽到裏面的白富美小姐盪鞦韆發出咯咯笑聲,很動心卻又深感無力。

這麼美的一首詞被如此作解也夠殘酷的!

可是換一個角度,生活中還真有挺多時候真的是“多情總被無情惱”,多情都變成了“自作多情”。

父母對孩子的“多情”包辦

爲什麼你的“多情”總是“自作多情”

比如有些父母對孩子事無鉅細,傾盡全力,爲孩子各個方面打點的條條是理,頭頭有道,結果呢?

孩子要麼不吃這一套,偏偏和你反着來,明裏暗處的和你鬥智鬥勇,我們常常叫做“權利之爭”;要麼孩子成爲一個言聽計從沒有主見的人。

家長抱怨說孩子爲什麼不自信不決斷,卻沒有想到正是父母的這種“多情”,過多的關注,過多的包辦,剝奪了孩子自信和自立的機會。

父母對壓力和煩惱的“多情”關注

比如我們現在的吃穿住用行比30年前不知好多少倍,可是我們卻並沒有快樂翻倍,相反各種壓力和煩惱倒是層出不窮,因此而罹患心理疾病的人羣也是逐年上升。這是怎麼回事呢?還是我們的“多情”用錯了地方,老是把注意力和關注點放在不好的地方。

空氣、食品、就業、教育等等好像哪一塊都不能讓我們安心和放鬆,所以我們感到壓力山大感到焦慮煩惱。可是壓力和煩惱其實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客觀存在,舊的剛去新的又來,你擁抱它、接納它,就不會被它搞得頭痛腦脹。我們不快樂的根源就是我們太把壓力當一回事了。中國傳統的文化都是希望事事順利,萬事如意的,這是美好的祝福和願景,但是也容易使得我們把煩惱和挫折視爲敵人,越是排斥越是反對反而越深陷其中,結果當然苦惱糾結痛苦不已。

人際交往中的“多情”討好

還有一個“多情”的表現就是人際關係中的“討好型”,爲了取悅別人博得別人的認可不惜委曲求全,其實內心也諸多委屈和煩惱。這是因爲自我價值感極低,唯有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讚揚才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

爲什麼你的“多情”總是“自作多情” 第2張

看來生活中不能太“多情”,都變成了自作多情。那該如何做呢?

作爲父母,不是孩子的保姆,也不是孩子命運的掌管者,我們的主要任務是愛和陪伴,是引導和激發。在具體的行爲上就是要賦權。孩子做的足夠多,纔會足夠好,甚至有些彎路孩子也得親自走一走纔會刻骨銘心。小到孩子穿哪一件衣服,什麼時候寫作業,再到上哪個興趣班,考什麼學校,找什麼朋友,都要給孩子足夠的自主權。

這種授權不是放縱,是基於足夠的信任並能恰當的鼓勵孩子做出最合理的選擇。比如有個媽媽和我說,他的孩子說回到家想先玩半小時遊戲再寫作業行不行?我反問爲什麼不行呢?如果孩子知道作業是要寫的,遊戲是要玩的,排哪一個在前都可以啊!只要你遵守玩遊戲的約定,保證作業高質量的完成,這個排序的權利就可以交給孩子。

當我們面對壓力和煩惱,可能就是我們對關注圈太“多情”了,而忽視了影響圈。影響圈是你直接或間接可以控制的事情,關注圈是你難以施力的範圍。比如半路上塞車了,我們的關注圈是什麼?車子多啊,走不動啊,沒有忙完的工作啊,在家裏等着你監督學習的孩子啊,等等。可是此刻我們能控制的能施加影響的影響圈又是什麼?我們可不可以先打個電話告訴孩子,希望他能在你到家之前做完什麼?可不可以在腦子裏把未完成的工作梳理梳理甚至打個草稿?可不可以聽聽一直想聽的歌曲或者其他音頻?可不可以活動活動上肢脖頸來個簡單的健身操?當我們做後者的時候,我們還會心塞嗎?人類的偉大性在於人有自由意志,可以自己爲自己做出選擇,當然可以爲自己選擇感覺更好更幸福的選項。

爲什麼你的“多情”總是“自作多情” 第3張

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討好型人格的人會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照顧別人的需求,儘管有時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很委屈,仍然樂此不疲竭盡全力。對別人實在沒有必要的“多情”!這與兒時的成長環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兒時成長環境中,有那麼一個或幾個重要的養育人需要你去小心取悅,以努力讓自己在相對安全和得到關注的空間中成長,那麼很可能你下意識的就會成爲一個討好者。但是過往雖然影響了我們,卻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如果現在我們覺察了,就可以改變。

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重新通過一些行爲來一點點加強自己的自信,可以試着對不願意的事情說不。別人的評判如果能用來反省自查固然不錯,如果覺得沒有必要,那種無情已經不是我們所關心的,就可以隨風而逝了。

再回到初春頤和園牆外的那個早上,其實有些事我們也不必強求。牆那面的世界我們也許無緣得見,但也未必如我們所想的那麼美好,看那牆頭的杏花,不還是探出頭來看看這邊的世界嗎?工作上,生活中,很多事不是光靠努力就能做成的,也許需要一些運氣,也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能力範圍。

挑戰來了,困難來了,不見得非要馬上直面迎接,可以停下來等一等。是的,等一下,慢一下,再一擡頭,一轉身,心頭柳暗花明了,行動也就水到渠成了。

春光正好,圓夢此時。願你我都能用好自己的“情”,而不是自作多情。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