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爲孩子做些什麼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爲孩子做些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有一個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的採訪視頻,表達的大概意思就是: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大學。但我沒有發表任何自己的看法,因爲對現在的農村地區不夠了解,我覺得自己也沒什麼發言權。但昨天認真看了大家上千條評論,也查了一些高考的數據和資料,今天跟大家隨便聊聊我的思考吧。

說真的,對熊軒昂的表現,除了那句“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家裏又好又厲害的”,我基本是認可的。因爲看近幾年各省的高考狀元家庭狀況,來自農村和普通家庭的並不少,所以,並非狀元都是家裏又好又厲害的,只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想要和家裏又好又厲害的孩子比拼,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已。但一個現場採訪,一個高中畢業的孩子說出一句不夠周全的話,也並沒有什麼問題,相對於滿嘴套話滴水不漏的五道槓們,他的真性情反倒顯得更可愛一些。

而且,這個孩子很可貴的兩點:

一是他能看到別人的不容易,知道農村的孩子現在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不是因爲那些孩子不如他,而是本身資源和生活條件上就有差距。

二是他能對環境和家庭心懷感激,知道自己能取得那麼好的成績,不是因爲自己多麼的牛逼,而是因爲身處一個好環境(起碼一個北京戶口),能夠得到更好的資源,因爲有個很好的家庭氛圍,父母本身作爲知識分子對教育的重視以及自己的勤奮努力,給了他很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一個高中生都能看到一個階層固化的趨勢,我們爲人父母的自然不能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不聽不看不成長。想想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社會現實中,我們可以爲孩子做些什麼纔是硬道理。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爲孩子做些什麼

01

什麼樣的家庭算是“寒門”?有個評論說得很好:

寒門不僅僅狹隘的指農村地區,因爲農村地區也不乏富豪,寒門的意思更是父母在經濟與情感方面的雙缺失。

深以爲然。

什麼樣的孩子算是“貴子”?

說真的,我從不把“貴子”等同於學霸。有一些人在高壓下被逼出好成績,卻在進入社會後缺乏主動學習能力,性格壓抑,爲人處世存在問題,完全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相反,有一些人學生時代成績雖不是很突出,但有着強烈的求知探索欲,人品正性格好,進入社會後順風順水,生活的很是幸福。在我看來,“貴子”應該是保持終身學習能力的、有熱情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人,因爲幸福感纔是最爲珍貴的。

我相信,能夠看到咱公號文章的朋友,應該都是和我一樣,用心關注孩子養育和教育的父母,經濟能力上應該也不會有食不果腹的困擾,所以我們的孩子可能都幸運的生在了算不上“寒門”的家庭。

當然,這些孩子的條件也會不同,有的孩子一出生依然註定需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有些則出生就花團錦簇前程無憂,但人生最終的結果,往往還是取決於孩子自己。

花團錦簇的孩子,自身修煉好了,父母的財富和資源能成爲有效的助力,但自己不努力,成爲寄生蟲趴在父母所謂資源和財富上爛掉的也不在少數。而背水一戰的孩子,就算本身家庭條件沒有那麼好,但堅持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差也差不到哪裏去。

在昨天的評論中,看到最多的是大家對一二三線城市教育資源差別的無奈,但人生的決勝並不只看考試的成績。我們可以放下一點對成績的焦慮,雖然看到條件的差距,但也認可努力的意義,努力的主體,不僅是孩子,也包括我們自己。

因爲孩子能否成爲“貴子”,相對於物質條件和教育資源,更重要的還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以及眼界格局。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爲孩子做些什麼 第2張

02

在我們家,爸媽是教育模式差異非常大的兩個人,所以,從小到大,我算有比較深的體會吧。現在爲人父母,特別在意教育方法以及自己的成長,是因爲知道同樣的物質條件下,父母的教育理念會對孩子有多大的影響。

“所有的努力都是有價值的,即使不在當下,也會在別處”,是媽媽給予我的第一個珍貴饋贈。

印象中打我四五歲開始,和媽媽呆在一起的好多時光,都是她趴桌子前寫稿子,我在一旁看小人書,陪着她在辦公室加班。當我覺得她很辛苦的時候,她會跟我說,她喜歡寫東西,一點也不辛苦,而且她努力工作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而且能讓我的生活越來越好,她覺得很幸福。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媽媽努力工作的回報是什麼,但她讓我感受到,努力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所有的努力都會有價值,不要計較一朝一夕的得失。

“過程永遠比結果更加重要,要客觀接受結果的不完美”,是媽媽給予我的第二個珍貴饋贈。

記得從小學開始,我的成績如果從100變成了99,都會在爸爸那裏受到各種冷嘲熱諷,各種“怎麼這麼笨啊,這種題都能做錯”之類的點評啪啪打臉。而在我成績不盡人意的時候,媽媽卻往往表現得很淡定。她告訴我,盡力了就好,沒有人能一直考滿分,藉此認識自己的不足,找到方向去努力進步也是收穫。

有次我被選進市裏參加數學比賽,考得一塌糊塗鎩羽而歸,媽媽依然會跟我說能一輪輪考去比賽就不錯了,經歷的過程就是收穫。她教會我,不必太過在意結果,努力和成長的過程更加重要。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要平等得對待所有職業所有人”,是親愛的媽媽給予我的第三個珍貴饋贈。

記得初中畢業那年,我想社會實踐,就自己找了一個音像店去打工。我爸知道了之後,說他稅務局的人去店裏收稅時會碰到我,我在那就是給他丟人現眼。這些話使我很沮喪,可媽媽就很支持我,她說我能自己勇敢的出去找工作挺好,工作並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機會體驗更多的生活,是一種很棒的狀態。

於是,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利用各種假期時間體驗了許多種職業,做體育記者採訪足球,在展銷會上做促銷……這讓我很早就對社會有了更加客觀多元的認識,在磨練中養成了能享福但更能吃苦的性格,也讓我在這幾年從公務員到淘寶店主到公號狗的職業轉化中,不會有自負也不會有自卑。

“不強迫孩子追求成功,更希望我們做一個有價值的人”,是媽媽給予我的第四個珍貴饋贈。

曾經我的理想是做戰地記者,中招的時候,我想讀高中,之後大學報考新聞系。但是我爸對這個理想表現出極大的嘲諷,他要我去報讀稅校,那樣不到二十歲就能畢業進稅務局賺錢了。升官、賺錢,這是他觀念裏對於成功的全部定義。

而我媽媽卻對這個或許有些不切實際的理想站隊支持,雖然會說盡量不要上戰場,但依然表態,我想讀到哪裏,她就供到哪裏。之後她也一直在告訴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爲一個有價值的人,是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

“有價值”就是爲周圍的人解決問題,或者說爲社會解決問題,就算一輩子都默默無聞幹不出什麼驚天地的大事情,但凡有價值的生活,就是值得的。這點看起來很雞湯,但當我爲了讓自己有價值創業三年,沒有因爲錢急功近利走錯路彎路之後,才意識到父母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多重要。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爲孩子做些什麼 第3張

03

家庭物質條件重要麼?說不重要肯定不誠懇,但基本達到衣食無憂後,在培養教育孩子這方面,就真的沒有那麼重要了。

如果我們家是爸爸主導方向,即使依然生活從來不缺錢,我的人生也許就過成另一種境況了,恐怕是一副自己都很討厭的嘴臉,毫無幸福感的狀態。

而現在,雖然除了考國稅的那年國考考了個筆試全省第一的成績,我一直也不是什麼學霸和天之驕子,但總算是通過努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的,滿滿幸福感的日子。

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我是把媽媽當榜樣,並努力做得比她更好,只希望自己的格局更大一些,給孩子更好的一些引導。社會的教育資源,能爭取到最好的自然好,爭取不到,自己能提供什麼就提供什麼,盡力就好。

對成績少些焦慮,人生是場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對孩子的一生更重要。如果我們的孩子終將平凡,讓他們擁有在平凡生活中能夠找尋幸福的能力,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