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保健 > 早期教育:智力不等於能力

早期教育:智力不等於能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期教育方面的誤區。首先,很多家長過多地注意到0—6歲是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但是行爲習慣的培養其實也非常重要,交往能力、表達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會造成孩子能力低下。長此下去,看似小事的“不會自己吃飯”、“不參與小朋友的各種活動”等,都會使孩子產生心理負擔,覺得自己處處比別人差,不能融入同齡人中,漸漸失去自信心,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來。學前兒童教育中,能力培養比智力培養更應該得到重視,早期教育對孩子能力和習慣養成的培養開始得越早越好。而眼下不少家長過早、過多地要求孩子學習各種知識,這樣並不利於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早期教育:智力不等於能力

其次,在孩子智力培養方面,家長們普遍認爲開發智力要多背誦古詩、識字、學習英語、數數,這是典型的“授之以魚”的做法,過分地強調知識灌輸。有些家長把教育片面地理解爲傳授書本知識,他們不顧嬰幼兒心理髮展的特點,硬性地給孩子規定學習任務,讓嬰幼兒像學生那樣坐下來學習,剝奪了他們玩耍的時間,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

父母希望孩子聽話服從,老師希望學生回答正確,孩子的思維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受到越來越多限制———

有這樣一個流傳已久的笑話:在一所國際學校裏,老師給各國學生出了一道題:“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學生們都說“不知道”。 非洲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糧食”,歐洲學生不知道什麼叫“緊缺”,美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其它國家”,中國學生不知道什麼叫“思考”。

看完這個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我禁不住在想: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孩子的思考能力?

  越俎代庖使孩子失去了思考的機會

一位國際幼兒園的老師曾對我講過這樣一個事例:親子活動時,孩子們在一起玩沙土。一個外國孩子用小鏟子把沙子往漏斗裏裝,漏斗會漏,沙子總也裝不滿,他就用指頭堵住漏口,等沙子裝滿就把漏斗挪到瓶子口邊,再放開手,讓沙子流進瓶子。由於沙子漏下的速度很快,從孩子拿開手指到漏斗對準瓶口,沙子剩不了多少。可這孩子絲毫不泄氣,仍一點一點兒地裝着。終於,他在一次次的反覆中“開竅”了———他等到漏斗口對準了瓶子再倒沙子,很快瓶子裝滿了。孩子笑了,高興地看着身後的媽媽。而他的媽媽正鼓掌爲他慶賀。

另一位中國孩子的媽媽卻是另一種做法———當孩子拿起漏斗,沙子從底部漏掉時,媽媽立刻蹲下來說:“來,媽媽教你,把漏斗對準瓶口,再把沙子從這裏灌下去。”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一句古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我們的爲人父母者大都知道這個道理,但真正做到卻不容易。

  過度關心使孩子喪失了思考的能力

在南京一所小學,一個美國女孩和一箇中國男孩同時患了重感冒。於是班主任老師通知了學生的家長。中國孩子的爸爸半個小時內從離校很遠的單位打的趕來並很快帶孩子去了醫院。那個美國女孩的家長則在電話中問老師:“孩子的腿有問題嗎?”當從老師口中得知腿沒有問題時,他只說了句,腿沒有問題就讓她自己回來。

無獨有偶,在另外一所學校,一箇中國男生和一個韓國男生因一件小事發生口角,並發展爲打架事件,那個韓國男生因個子小而吃了虧。事情鬧到了校長室,校方對此非常重視,要求班主任把家長請到學校認真處理此事。中國學生的家長到校瞭解事情以後一個勁地向老師道歉,並把孩子帶回家去寫檢查。而那個韓國家長只瞭解了一下事情的經過,便自己一個人離開了。第二天,打架的中國男孩交了一份非常“深刻”的檢查,而韓國男孩早上六點半便跪在學校的大門口向全校師生謝罪。事後得知那個韓國男孩是自己做的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處理他自己的事情。

我們的父母很少去思考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我們的孩子將失去什麼。

  標準答案限制了孩子的思維

審視我們的教育,在家庭方面,我們不但沒有爲孩子學會思考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甚至連日常生活中一點思考的機會也會被剝奪。許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服從”,卻不鼓勵孩子獨自做決定。在學校方面,學生爲了應付升學考試,經常埋頭“題海”,終始在尋找標準答案這把“金鑰匙”。老師則希望學生“按正確答案”回答問題,不鼓勵學生“別出心裁”。

久而久之,你問月亮像什麼,答案總是小船或者圓盤;你問樹上十隻鳥,開槍打死一隻,樹上還有幾隻,答案永遠是一隻也沒有了;你提起“龜兔賽跑”,結論恆等於驕傲使人落後……我們的父母老師是不是也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誰偷走了孩子的思考能力?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