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一位媽媽的含淚講述:我是怎樣陪孩子走過川崎病的

一位媽媽的含淚講述:我是怎樣陪孩子走過川崎病的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年,我家當姐出生幾天,就因爲極其嚴重的病理性黃疸住進了ICU,醫生讓我簽字注射人血白蛋白。出院沒幾天,又因爲吸入性肺炎再進ICU 。在那一個月裏,我守在急救室門口,看盡了命裏炎涼。

當年,我家當姐出生幾天,就因爲極其嚴重的病理性黃疸住進了ICU,醫生讓我簽字注射人血白蛋白。出院沒幾天,又因爲吸入性肺炎再進ICU 。在那一個月裏,我守在急救室門口,看盡了命裏炎涼。

讀這篇文章之前,我並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種病叫“川崎”。

但我知道,當病魔降臨到孩子身上,不要讓孩子看到我們的眼淚。我們的堅毅,是孩子唯一的指望。

川崎病,雖然在春夏之交是高發期,卻也有可能發生在初冬。這是一個母親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她女兒在半歲多時候被診斷出川崎病,幾年的心路歷程讓人唏噓不已。

堅強,同時保持理性,這位母親經歷的風雨,令人動容。

同時也希望此文能爲大家提供一些關於川崎病最基本的科普知識。

又是一年十一月,女兒該進行第三年的複查了。

超聲心動圖、心電圖、肝功、腎功……牽着她的小手在人流如織的醫院裏奔走,掛號、預約、檢查、看結果,每一項都得折騰三四趟。

三年前的這時候,她還是不滿6個月的小嬰兒,卻遭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折磨,被一種我聞所未聞的病症。

而這種病,最近幾年發病率越來越高,多發於5歲以下兒童,男童比例大於女童。關鍵是,因爲對這種病知之甚少,有的家長因爲判斷失誤而耽擱治療,有的醫生因爲才疏學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給孩子的健康造成難以彌補的後果。

這種病就是——川崎病。

雖說春夏之交是川崎病發病率最高的時候,但我女兒卻是在冬季發病的。醫學界對此病出現的原因至今尚無定論,更無有效預防手段。

我只想把我的經歷寫下來,讓更多媽媽知道——如果孩子高燒不退,並且出現川崎病症狀,一定及時治療,越早越好,因爲,它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臟損傷!

第一次發燒就中槍

還沒滿6個月,女兒就發燒了。

很多人都說孩子第一次發燒,幼兒急疹的概率很大。那天上午,她的體溫一直是37℃+,作爲新手媽媽,遭遇孩子第一次發燒還是很不淡定,每量一次體溫,我都會跟羣裏相熟的媽媽交流,聽過來人是怎麼應對幼兒急疹的。

傍晚開始,溫度逐漸升高,只有當媽媽的知道自己孩子哪裏有變化,孩子白眼仁出現的輕微紅血絲,沒逃過我的眼睛。

再次向媽媽們請教,幼兒急疹是不是會引起眼睛不適?得到的答覆是沒覺得眼睛會有問題。

此時女兒還比較安靜,自我判定精神狀態還好。然而夜裏,女兒開始高燒,物理降溫收效甚微,只能用退燒藥了。之前學到的方法是美林和泰諾林交替使用,就這樣熬到了第二天。

川崎?抓緊住院!

第二天一早,發現女兒右小腿出現紅疹,嘴脣也有些發紅,哭鬧嚴重,精神狀態很不好。用退燒藥後,體溫仍然徘徊在39℃+。

都說高燒24小時驗血結果比較準確。上午,擔心三甲醫院人太多,我們選擇到婦幼保健醫院先驗個血。

見到大夫,告訴說孩子發燒,眼睛有紅血絲。問大夫孩子腿上的紅疹是怎麼回事,大夫看了看說,可能是溼疹吧。

驗血結果出來後,大夫震驚了:“白細胞怎麼這麼高,2萬多,快去中心醫院,去市裏最好的醫院。”

2萬多,不曉得是以什麼單位計量,但大夫的反應頓時讓全家人都慌了神。抱着紅血絲遍佈雙眼的女兒,心裏想了一萬種猜測,也一萬遍祈禱,我的孩子肯定不會有事。

在中心醫院急疹掛兒科,不顧一切地衝進診室,給大夫看了婦幼醫院的化驗單,大夫立刻問孩子眼睛紅不紅?四肢有沒有皮疹?發燒多久?一連串問題答完後,大夫在診斷冊上寫下“川崎病”,後面打了個問號——“疑似川崎,抓緊住院!!!”

一位媽媽的含淚講述:我是怎樣陪孩子走過川崎病的

然後,大夫特意給住院部打了電話,安排儘快住院。

抱着女兒衝出診室,我一路打聽住院部在哪兒,卻已分不清左右,聽完第一句前面左拐,就趕緊抱着孩子往前跑,到了左拐處再急着打聽接下來怎麼走。

因爲從未聽說,只顧着爭分奪秒。

最難熬的一夜

我以爲三年過後,我對這段經歷會有所淡忘,然而每想到細節處便抽泣不已,幾次中斷碼字。

直到現在,每當看見“川崎”這兩個字,都會心有芥蒂。誰能知道,這個跟火鍋調料一樣的名字,讓我們一家遭受了怎樣的折磨!

這段經歷,本不想再回憶,但還是想借公衆號平臺,讓更多父母知道這種病。

入院後,女兒一直高燒,每次量體溫都是39.5℃以上。下午,住院醫師問診時,除了查看眼部紅血絲和四肢皮疹外,還看了小屁屁是不是紅,接種過的卡介苗有沒有反應——這兩項女兒都有表現。

大夫還細細端量了手指末端還有沒有脫皮現象,女兒沒表現出來這種症狀。然後,大夫開了很多化驗單。

小月齡的寶寶驗血要從大腿動脈處採血,兩個大人按壓着一個本已精神欠佳,卻因恐懼而不得不大聲哭鬧孩子,一針沒扎準,換另一側。

整整6管血,從還不到6個月的孩子身上抽走。

每一針,都扎得我心在流血。沒有絲毫誇張,這就是我當時最真實的感受。

大夫讓我們拍X光看肺部是不是有炎症。排隊等待時,我終於有機會掏出手機,查查到底什麼是川崎病。

不知不覺,我在搜索欄輸入的是:孩子得川崎病會不會死?

尚未確診,大夫對病情及後果隻字不言。這個問題,是我當時最害怕卻又最想知道的,人總是這麼矛盾。

要確診是不是川崎病,得具體看看超聲心動圖的結果。當晚沒有彩超值班大夫,只能再等一晚。

肺部X光顯示,有一小塊陰影。大夫說,也有可能是肺部感染。

摸着孩子的小臉兒,我一直在念叨:我的寶貝兒纔不會得那種破病,不會的,不會的……

傍晚,又是高燒,不得已推了退燒針。狀態一直不好的孩子,一直哭一直哭,嗓子已經沙啞,而我能安慰她的,只有母乳。哭一陣,過來含一會兒,含一會兒,又繼續哭……

該多麼難受,該多麼懼怕,該多麼無助。不滿6個月的她,嘶啞着開口了:媽,媽媽,媽……

一個晚上,她邊哭邊喊着媽,直到累了,睡了。

第一次聽到孩子叫媽媽,竟是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也是這一聲聲“媽媽”,讓我知道,哪怕是像我這麼個連看肥皂劇都能哭得稀里嘩啦的人,這時候,在女兒面前, 不能哭。我只有堅強,纔是給她最大的安慰。

確診,究竟什麼是川崎病

第三天一早,總算等到可以做超聲心動圖了。

結果是,心臟冠狀動脈擴張。

一位媽媽的含淚講述:我是怎樣陪孩子走過川崎病的 第2張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被壓彎了。確定就是川崎病。

川崎病,是日本一個名叫川崎富作的人首先發現的,以他的名字命名,學名叫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炎,最直接影響的是心臟。

但是,要確診是不是川崎病,至少要滿足5個條件。

1.高燒超過5天以上

因爲是新手媽媽,孩子發燒一天且觀察到結膜有紅血絲,我們就立即帶着去驗血了。

也就是說,還沒燒到5天時,我們已經開始實施治療。這一點,至今我都不知道是對是錯。

而我們臨牀的孩子,在村裏、縣裏整整治療了10天卻還在發燒,而且心臟已經出現冠狀動脈瘤,這隻能說是不知者誤人。

2.雙側結膜充血

我女兒發燒一天就表現出來了,應該是正處於急性期,第二天充血的結膜真的很紅,我只記得當時自己有查找資料,看這病會不會給眼睛帶來危害。理論和事實都證明,川崎病不會對眼睛產生影響。

3.嘴脣紅、楊梅舌

嘴脣紅我一直以爲是高燒引起的,第二天下午入院時,有發現孩子嘴脣上類似豎條的痕跡。後來才知道這也是確診川崎病的一項症狀表現。

4.四肢皮疹

右腿出現的紅疹被婦幼醫院的大夫誤認爲是溼疹,當時心裏是持懷疑態度的。女兒小腿肚上一大片紅疹,當過媽媽的都知道,那怎麼可能是溼疹?!

5.頸部淋巴結腫大

在做超聲心動圖時,這一項也是列入檢查範圍的,女兒也確有表現。

6.心臟併發症

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幼兒會因川崎病引起心臟併發症,比例還是很高的。冠狀動脈擴張較爲普遍,還有可能導致心肌炎、心內膜炎,嚴重者可能會產生冠狀動脈瘤。如果動脈瘤伴隨血栓或破裂,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些症狀也算是輔助判斷吧,每個孩子的表現不同,就像女兒會出現肛周紅腫、卡介苗接種處紅腫,有病例也顯示會出現關節痛等症狀。

病危?那只是一根綠塑料繩而已

確診後,就聽主治大夫介紹治療方案。大夫說,除了沒有滿足高燒5天以上這個條件外,無論是伴隨症狀,還是心臟彩超結果,都可以確診女兒是川崎病。

這個條件,跟主治醫師溝通後,都覺得沒有等的必要,既然確診,就可以治療了。有一種熬不住的感覺,只希望女兒能儘快好轉。

但是,這個決定至今都是我心有疑慮的地方,因爲後面發生的事情,不知該做何解。

川崎病的主要治療方案就是根據體重,靜脈注射丙球蛋白和服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配合,用於減少炎症對心臟冠脈的損傷。

治療前,需要在各種知情書上簽字。看着白紙黑字那麼多的風險,明明不敢下筆,卻又想盡快得到治療,每一個監護人簽字,我都顫抖着筆端,寫得異常沉重。

隨後,女兒病牀扶手上套了個綠色的環狀塑料繩,而相鄰的兩個牀都沒有。我問護士,這是什麼意思?

護士說,病危標識。

病危。病危。我只當這是醫院規避風險的手段,堅信我的女兒會很快好起來。

小寶寶注射時,只能從頭上找血管較粗的地方,而且還總是跳針,再加上之後一些治療腹瀉等病症的各種液體,孩子的腦袋真是被扎得千瘡百孔。

好在,配合着阿司匹林,在第一次丙球蛋白輸入體內後,女兒的體溫慢慢下降,只是低燒了。

我懸着的一顆心,是跟着女兒的體溫一起降下來的。第二次丙球蛋白注射完後,女兒的體溫總算恢復正常。

還沒嘗過除母乳外任何食物的女兒,第一口嚐到的竟是藥。每天把阿司匹林和另一種抗血凝藥物潘生丁碾碎,真的是灌到孩子嘴裏的。更何況接下來幾個月裏,天天如此。

好在,退燒了,一家人受盡折磨的心,總算可以緩緩了。

害怕至極時,人是不會哭的

好像就是不肯讓我們鬆口氣,又一波恐懼很快就降臨了。

退燒半天后的女兒晚上再度高燒。大夫說,有可能孩子對丙球蛋白不敏感,再觀察吧。

這意味着,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對我女兒可能沒有效果。

頓時覺得耳朵像被什麼東西堵住了一樣,“嗡”的一聲。心像極速降落時失重一般沒了着落,我癱坐在牀邊。姥姥也臉色刷白,扶着牀邊,胳膊顫抖。

害怕至極的時候,人原來是不會哭的。

我清清楚楚記得姥姥那時候的眼神,看到一絲希望,又被無情地宣告失敗,同時擔心會給我造成更大的精神壓力,她一直忍着不哭。後來聽姥姥描述,當時,她已經尿失禁……褲子全溼了。

忍着不在我面前流露更多,她該有多痛苦。

隔天清晨,女兒退燒了,開始流鼻涕,咳嗽。看來,並不是對丙球蛋白不敏感。原本冬天醫院裏生病的小孩就多,不排除交叉感染的可能。

心情像坐過山車,感覺這一輩子的喜怒哀樂、兜兜轉轉都讓我在這幾天裏嚐盡了。

住院半個月,也不知是川崎病的其他併發症,還是真的交叉感染了,女兒腹瀉嚴重,咳嗽,流鼻涕。

萬幸,燒退了,精神好了,孩子偶爾會笑了。

川崎病的零零總總

一週、一個月、三個月、一年……之後5年內,我們每年都要做一系列複查隨訪,看孩子的恢復情況

一位媽媽的含淚講述:我是怎樣陪孩子走過川崎病的 第3張

一個月後複查心臟時,只是右邊冠狀動脈起始端有點寬。三個月複查時,都恢復正常。

一位媽媽的含淚講述:我是怎樣陪孩子走過川崎病的 第4張

三個月複查之後,女兒的血小板數一直居高不下,雖然停了阿司匹林,但潘生丁還繼續服用,而且,每半個月都要去醫院扎一次指血,進行動態觀察。

不知道是沒燒夠5天就採取治療,還是孩子本身喝水少愛出汗,總之血小板數一直很高。這也是前面我說到對當時急着治療心存疑慮的地方。

不過,等孩子血小板恢復到400的時候,我還是給停藥了。剩下的,我只是相信她。

一年後複查時,結果一切正常。

川崎病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發燒2周左右有可能退燒,也有可能會自愈,最可怕的不是這種病本身,而是它所引發的併發症。

及早對症治療,才能減少孩子心臟冠脈的損傷。絕大部分病例治療後是可以康復的。即使是冠狀動脈瘤,配合好醫生的治療,一年後也會有明顯改善或完全恢復。

但是,川崎病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這也是當時我們臨牀那位小病友在村裏、縣裏打了十來天抗生素都沒能退燒的原因。

川崎病也不會傳染,但病癒後,疫苗接種要至少推遲半年以上。反正也是推遲,活性疫苗的注射,我們到半年時又往後推遲了一段時間。

如果媽媽們都能知道我寫下的這些事,那面對孩子的突發急症,就不會像我當時那樣驚慌無助了吧?

所以,我慶幸,在婦幼醫院幾乎沒排隊就化驗到白細胞增高;我慶幸,在市醫院遇到一個對病情迅速作出判斷的醫師;我慶幸,孩子及時住院,及時治療。

寫完這篇文章時,我旁邊有大大一堆擦過鼻涕眼淚的紙巾。看着熟睡的女兒,拉着她的小手,沒有比這更幸福的時刻了。

因爲,女兒啊,即使生活有再多風風雨雨,我們還可以這樣手牽手走過幾十年的生命重合,足矣。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