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傳染性超強的膿皰瘡來了,孩子們快跑!

傳染性超強的膿皰瘡來了,孩子們快跑!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進入夏秋換季的時節,門診上出現了一些口周、鼻周破潰結黃痂的孩子。這種情況下,在卓正一線前臺接診時,醫護人員就會拉響警報:具有傳染性,迅速分流。緊接着,孩子會被護士引導進入隔離候診室,等待醫生看診。


爲什麼我們會這樣謹慎處理呢?因爲它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疾病——膿皰瘡。膿皰瘡多見於2-7歲的兒童,常常在夏末秋初的悶熱季節裏出現。它傳染性強,有時會迅速蔓延,因此造成幼兒園停課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由於皮損常有黃色分泌物及黃色厚痂殼,老百姓也將它形象地稱之爲“黃水瘡”,還有一種說法:“黃水瘡流到哪裏長到哪裏”。這種說法有道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膿皰瘡的元兇是什麼?它是由細菌感染所引起,全球範圍內皆以葡萄球菌感染最爲常見,也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時二者混合感染。它是怎麼傳染的?

主要是接觸傳染。患兒皮損裏面的黃色膿性分泌物裏有大量的致病菌,當其他孩子接觸到分泌物(黃水)時,就有可能被傳染上;所以,在門診上有時會有一個媽媽帶着兩個孩子或是暑假在一起玩的表兄妹一齊來看病,先看一個孩子,接着可能說:醫生,麻煩你幫我再看一下這個孩子。

膿皰瘡也會在一個孩子的身上四處傳播,先是口周、鼻周,接下來可能是四肢。所以,民間說"黃水瘡流到哪裏、就長到哪裏",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膿皰瘡的類型

膿皰瘡在臨牀上分爲兩型:

1非大皰性膿皰瘡

這一型膿皰瘡較爲常見,好發於口角周圍、鼻孔周圍及面部四肢。

常常是在紅斑基礎上發生水皰,迅速轉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後結蜜黃色痂(也具有特徵性)。孩子覺得癢就會不斷搔抓,把細菌不斷接種到身體其他部位或傳染給其他孩子,所以這一型也叫接觸傳染性膿皰瘡。

傳染性超強的膿皰瘡來了,孩子們快跑!

2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於面部、四肢等露出位置, 表現爲指頭或更大的水皰,令人感覺瘙癢。這型膿皰瘡目前比較少見。

最初皰液爲黃色清亮的液體,之後常在1天內迅速變得渾濁,濃稠的膿液沉積在皰底部,呈現特診性的半月型;雖然並不多見,但因爲它太具有特徵性,相信家長看上一眼就不會忘記。

這型膿皰瘡容易往皮膚深部走,爲什麼呢?是因爲這型膿皰瘡常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金葡)感染所致,金葡分泌一種剝脫毒素A,能溶解皮損周圍的組織,所以容易發生寬泛和深在的皮損。

膿皰瘡常常只是感染皮膚,但當合並一些系統疾病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感染可能往深部走,出現蜂窩組織炎;如果病原菌是溶血性鏈球菌,有可能會出現咽痛,有些孩子會發生急性腎小球腎炎,所以膿皰瘡應當積極處理。

膿皰瘡如何治療?1患兒應隔離至皮損完全消退;2對患兒的牀單、被套、衣物進行消毒;3如果皮損範圍小,可以在做好隔離消毒的情況下局部使用抗生素軟膏;如果皮損範圍廣泛,或經抗生素軟膏治療後效果不佳者應積極口服抗生素治療。

膿皰瘡的治療反應是比較好的,一般經抗生素治療5-7天(看情況決定療程)均能痊癒。但是,早發現及積極治療是關鍵

以前在公立醫院的時候,常常是候診的患者擠在一處,有時我偶然走出診室,一眼就看見有“膿皰瘡”的患兒也在其間,就一邊趕緊通知護士讓患兒提前就診,一邊環視周圍有沒有其他可能接觸過的寶寶,以便做好現場隔離。

隔離,是非常重要的預防傳染的手段。比如說在卓正診所,當發現疑似膿皰瘡、水痘、手足口病等具有傳染性的患者時,第一時間就會被帶入隔離候診室;醫生進入隔離診斷室看診,患者離開後再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此外,卓正的兒保(well baby care)就診區和普通兒科就診區也各有獨立的入口和醫護人員,避免我們的“well baby”被傳染,這樣醫生和家長都會安心許多。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