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上大班的孩子被幼兒園“退貨”,媽媽知道原因後後悔莫及

上大班的孩子被幼兒園“退貨”,媽媽知道原因後後悔莫及

來源:寶貝周    閱讀: 6.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天,閨蜜向我吐槽:養了6年孩子,真不知道自己是養對了還是養錯了。原來,前幾天,她兒子幼兒園組織到郊區秋遊,在外住宿一夜。可當天晚上,老師就要她把兒子領回家。

上大班的孩子被幼兒園“退貨”,媽媽知道原因後後悔莫及


作者:金豆媽媽

本文由:育兒進化論(yuerjinhualun)

授權育兒團發佈

1

昨天,閨蜜向我吐槽:養了6年孩子,真不知道自己是養對了還是養錯了。

原來,前幾天,她兒子幼兒園組織到郊區秋遊,在外住宿一夜。可當天晚上,老師就要她把兒子領回家。

理由竟是:兒子一直哭鬧着要媽媽抱着睡覺。


看到兒子被“退貨”,閨蜜滿心委屈。

後來和老師詳談才知道,孩子在集體出遊時問題多多:嫌書包太重不肯背,吃葡萄不會剝皮,不和小朋友一起收拾餐點垃圾,自己的水壺衣服丟三落四……

閨蜜無法理解,在自己眼裏,能歌善舞,讀寫算樣樣行的兒子,怎麼就成了老師嘴裏“能力奇差”的孩子了。

的確,閨蜜的兒子英語、鋼琴、舞蹈、奧數,各種才藝傍身,成績不俗。

而她奉行的理念就是:能幫孩子解決的事情一律不留給孩子做,決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受到干擾。

每次看到我兒子幫忙打掃衛生,自己收拾屋子,她都要替我心疼。

在她看來,孩子的時間、精力都耗在這些小事兒上了,學習怎麼辦?

不得不說,和閨蜜一樣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數。

我的幾個同事就常告誡我,別再讓你兒子自己做飯了,沒有哪個大人物是靠做飯成功的。


當然,每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

但成功並不一定意味着要讓孩子上名校,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成爲富豪、高官、名人,或者有一份體面的工作。

爲人父母,我們更應該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獨立的人,擁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能力,獲得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這纔是教育的本質。

2

自立是孩子的第一能力

教育專家說,教育成敗從來都沒有一個唯一標準,但有一個簡單的標準,就是看孩子是否自立。

前段時間有條新聞刷新了我的三觀:

在上海,48歲的大衛,從小就是學霸,大學讀的是同濟,後來又在加拿大名校滑鐵盧大學拿到了工程碩士學位。

6年前回國後,卻一直不肯工作,天天窩在家裏睡覺、玩遊戲。

而82歲的媽媽,每月3500元的退休金,尚且不夠用來給自己治病,根本無力負擔自己和兒子的生活。

但無論她如何苦勸兒子出去工作,哪怕以起訴相逼,兒子也死活不肯。

這個曾讓父母驕傲、無數人豔羨的學霸,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令人唏噓不已。

事到如今,媽媽無奈懊悔:“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讓他從小依賴慣了,我有罪……”


這讓我想起一部網絡短片《巨嬰》。

片中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直到長大成人,依然習慣於坐享其成。

當父母沒有能力給予時,被迫賣腎滿足孩子,孩子也因父母離去而活活餓死。

有人說,你替孩子走過的路,最後都成了坑。

父母以愛的名義給予孩子的太多,導致孩子無需自己付出努力,輕而易舉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兩天上熱搜的青島大媽,爲兒子全款買房,平時給兒子補貼,原因就是不想讓兒子過得太累。

父母竭盡所能地保護孩子,讓孩子不經歷挫折,不承受痛苦,希望以此換來孩子的一生幸福。

殊不知,長期依賴大人,接受大人的服務,讓孩子誤以爲這就是愛,當有一天父母沒有能力照顧他時,孩子會認爲父母不愛他了。

更可悲的是,孩子的鍛鍊機會被剝奪,會產生我不夠好的信念,哪怕考再多第一,也無法彌補內心深處的自卑。

父母的一手包辦,最後換來的都是一生遺憾。

蒙特梭利在她的“獨立成長理論”中曾談到:誰若不能獨立,就談不上擁有自由。

只有讓孩子從生活自理做起,逐步過渡到心理獨立,才能讓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釋放出自身的潛能。


3

儘早鍛鍊孩子做家務

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

國慶期間,西安一家砂鍋店裏,4歲男孩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主動幫忙收拾碗筷,還拿抹布把桌子擦乾淨。

雖然動作還不熟練,但他認真的樣子讓不少網友直呼“太懂事了”。

的確,4歲的年紀可能很多孩子還被父母追着餵飯,但這個小男孩已經在耳濡目染中瞭解了參與勞動的價值。

哈佛格蘭特研究結果表明:

我們所希望的孩子成功,並不是來自於多早學了多少單詞、參加多少輔導班,反而是來自於“讓他們從小做那些看似瑣碎甚至沒用的事情,而且越早開始越好”。

這樣的瑣事,最簡單的就是做家務。


一份關於各國中小學生日均做家務的時間數據顯示:

美國72分鐘,韓國42分鐘,法國36分鐘,英國30分鐘,而中國只有12分鐘。

也許有的父母會說:孩子學習已經夠緊張了,哪裏有時間去勞動?!

這其實是父母在潛意識裏認爲知識學習比做家務更重要。

甚至有的父母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和才能,任何家務都不讓孩子做。

而在其他國家,孩子做家務是一門必修課。

在丹麥,每所小學都配備專門的教室,讓孩子學習烹飪、房間整理等。

在德國,孩子從6歲開始就必須學會幫父母洗餐具、收拾房間、到商店買東西。

在日本,學校開設了家政課程,凡是孩子可以勝任的,都交給孩子去做。

正是從捲起袖子做家務開始,孩子有了幫助父母分擔、做事的機會,才能培養出孩子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成就感、自我價值感和責任感。

生活和教育,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4

大自然是最好的學校

馬雲說:知識可以學,但智慧不能學,只能體驗。

而最好的體驗學校就是大自然。

常看到身邊一些父母在孩子踏入草叢,伸手抓小蟲時,大聲恐嚇。

越來越少的孩子有機會去?小溪,捏泥巴,捉蟈蟈,爬樹,打滾……

孩子失去了親近自然的機會,無法看到自然的美麗,無法體驗大自然的神奇,思維模式越來越標準化。

反觀王菲捧着大開本的《百草綱目》與女兒遊山玩水,參照書本對比各種植物,這樣的自然教育法值得稱讚。

最強大腦裏的“水哥”王昱珩,每年有一半時間帶女兒出去旅行,隨便撿起一塊瓷片就能講述歷史。

還把家打造成爲“大自然”,有雨林、水池,樹林中還有鳥巢,甚至爲女兒打造了一個海底世界,有各種海洋生物。

女兒在體驗中增長了不少見識,對各種天文、自然、歷史知識信手拈來。


認知心理學認爲,很多知覺的模型早就蘊含在生命體系中,孩子在大自然的信息引導下,從生命內部喚起這些模型。

父母要相信,自然蘊含的智慧遠勝於人類科學表達的智慧。

讓孩子接受自然的滋養是提升孩子心智能力的最佳途徑,也是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來源。

5

記得兒子第一次自己買東西時,拿着買好的雞蛋興沖沖地朝我奔來,結果跑得太快,一下沒剎住,撲倒在地,手裏的雞蛋也摔碎了。

於是,我又讓他再試一次。

這一次,他小心翼翼地雙手捧着雞蛋,慢慢走,成功地把雞蛋帶回了家。


教育,就存在於這些小細節和行動中。

孩子只有在生活中一點點累積,才能學會直面挑戰,承受壓力,與人合作,收拾殘局。

教育家陳鶴琴說過:

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這就叫成長。這纔是父母真正負責任的教育。

編輯:王亞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