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寶寶發燒時,別忽視了泌尿系統感染這個原因

寶寶發燒時,別忽視了泌尿系統感染這個原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3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出現高燒時,很多家長會想到幼兒急疹、感冒等常見情況,但有一個引起孩子發熱的原因卻常常被忽略,如果這種情況被誤診,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嚴重損害孩子的健康,那就是——泌尿系統感染。

寶寶發燒時,別忽視了泌尿系統感染這個原因

寶寶出現高燒時,很多家長會想到幼兒急疹、感冒等常見情況,但有一個引起孩子發熱的原因卻常常被忽略,如果這種情況被誤診,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會嚴重損害孩子的健康,那就是——泌尿系統感染。

什麼是泌尿系統感染?

泌尿系統感染,又稱尿路感染,是指病原體在泌尿系統中生長繁殖、侵犯尿路粘膜或組織引起的炎症,一般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據統計,嬰幼兒時期約7%的發熱是由於泌尿系統感染引起,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尿道較短的女寶寶和和3月齡以下未進行包皮環切的的男寶寶,更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爲什麼泌尿系統感染易被誤診?

成人出現尿路感染時,往往會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但對於無法準確表達不適的嬰幼兒,往往只有發熱一個症狀,或者合併煩躁或嗜睡、嘔吐、哭鬧、奶量下降等沒有特異性的表現,所以經常會被忽略和誤診。

一些大醫院的兒科門診就診人數多,就診壓力大,很多由於發熱而就診的孩子還沒有見到醫生就統一安排了驗血檢查,當驗血結果出現細菌感染的提示時,醫生往往在沒有確認感染部位的情況下就給予了抗生素治療,發熱好轉後即停藥。這種不明原因發熱、對抗生素治療有效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未經明確診斷的泌尿系感染。雖然這一次的感染好轉了,但是不規範的用藥和隨訪,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病情反覆,甚至遺留一些後遺症,影響寶寶的健康,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嬰幼兒不明原因的發熱情況。

寶寶出現不明原因發熱時,該怎麼做?

如果是3個月以下的寶寶,出現發熱時應該立即就醫,考慮住院檢查治療。

如果是3個月到3歲的寶寶,體溫超過38℃、發熱持續的時間大於24小時,就建議及時就醫,目的是進行詳細的病史詢問和身體檢查,以確定感染部位。

在感染竈不明確的情況下,應該及時化驗尿常規,以排除尿路感染。如果沒有發現明確的感染部位,驗尿結果也是正常的,而寶寶使用退熱藥後精神狀態、飲食、呼吸等一般情況都好,可以在家按病毒性發熱進行護理和監護,如果發熱超過3-5天沒有消退的趨勢,或者孩子出現了新的讓您擔心的症狀,如不明原因哭鬧、嘔吐或腹瀉、尿量減少、精神煩躁或萎靡等,需要及時複診評估,尋找和治療發熱的病因。

如果孩子的年齡在3歲以上,但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謹慎起見,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時也建議完善尿常規檢查,排除泌尿系統感染,尤其是有憋尿習慣或便祕問題的兒童,這些情況可能會影響排尿本身對尿路的自然“沖洗“和保護作用,更要引起警惕。

需要驗尿時,如何留尿?

當懷疑泌尿系統感染時,最理想的情況是留取導尿或清潔中段尿的尿樣標本進行化驗,但導尿需要把尿管逆行插入膀胱,屬於有創性的檢查,而沒有經過如廁訓練的嬰幼兒往往又難以配合主動排尿,所以可以採用先清潔外陰、然後粘貼尿袋的方式幫助寶寶留尿。

如果尿常規提示尿袋標本的白細胞酯酶和/或亞硝酸鹽陽性,則需要進一步留取清潔的尿標本以進行尿培養和藥物敏感性試驗,以確定致病菌的種類,爲藥物治療提供指導。

如何護理和治療泌尿系統感染?

確診泌尿系統感染後,需要儘快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療,殺滅導致感染的細菌。絕大多數3月齡以上、退燒後精神狀態尚好、沒有頻繁嘔吐、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都可以首先選擇口服抗生素治療,最好選擇頭孢地尼、頭孢克肟等第三代頭孢菌素,根據孩子的體重計算,給予足量的藥物。用藥的初期,需要密切的監護和隨訪孩子的症狀變化。絕大多數孩子的臨牀症狀可以在用藥後1-2天內好轉,但在退燒、複查尿常規正常後,仍需要堅持用藥、完成抗感染治療的療程,以鞏固治療效果,避免病情反覆。

但是,如果孩子口服抗生素2-3天后仍然持續發熱不退,或無法配合口服藥物,就需要及時複診,根據藥敏試驗的結果調整用藥方案,必要時可能需要住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

診斷泌尿系感染時,需要及時就醫的情況:

口服抗生素48-72小時後仍有發熱;

孩子不能配合口服抗生素;

出現皮疹;

呼吸困難、面色蒼白或青紫;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或煩躁不安、難以安撫(即使體溫正常也是這樣);

拒絕喝水或頻繁嘔吐,尿量小於平時一半(或超過6小時沒有小便);

孩子出現其他任何讓您擔心的症狀。

護理上,應該注意按需使用退熱藥緩解孩子的不適,並鼓勵孩子多攝入水分,勤排尿。有些孩子可能會由於口服抗生素出現輕度腹瀉的症狀,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注意攝入足量的液體,並在排便後及時更換尿不溼,保證會陰區的乾燥和清潔。

還需要做其他檢查嗎?

一部分泌尿系感染的兒童可能合併存在後尿道瓣膜、膀胱輸尿管反流等尿路結構異常的基礎,而未經及時診治或反覆發作的泌尿系感染,也可能造成腎臟瘢痕形成。所以,如果常規抗感染治療效果不好,或者泌尿系統感染反覆發作,除了尿常規之外,還需要進行泌尿系統的影像學檢查,如泌尿系B超、膀胱尿道造影、腎臟核素顯像等,以評估泌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美國兒科學會則建議,對於2歲以下初發的泌尿系感染,都常規進行B超檢查。另外,爲了避免腎臟急性炎症造成假陽性結果,如果抗感染的治療效果好,建議在急性期過後再進行泌尿系B超檢查。

一旦出現腎臟瘢痕形成或輸尿管擴張,那麼定期監測血壓、腎功能和體格發育情況也是十分重要的,這種情況需要在兒童腎臟內科進行長期隨訪和治療。

如何預防泌尿系統感染?

絕大多數泌尿系統感染由細菌引起,而其中又以來自糞便的大腸桿菌最爲常見。細菌主要的入侵方式是從尿道口進入,逆着尿路 “逆流而上”,感染膀胱、輸尿管、腎臟等部位。這種感染途徑叫做“上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要注意在便溺後及時更換寶寶的尿不溼,並從前向後用流動的水擦拭清潔,避免糞便污染尿道口。建議不穿開襠褲,以避免來自外界環境的污染。

絕大多數尿路感染在及時診斷和治療後都可以得到痊癒,但如果不及時醫治,這種情況可能會反覆發生,甚至遺留輸尿管擴張、腎臟瘢痕等永久後遺症,這些情況可能導致成年後的腎性高血壓和腎功能衰竭。爲了寶寶的健康,請父母一定要提高對泌尿系統感染的認知,警惕寶寶不明原因發熱的情況,及時驗尿排查。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