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面對哭鬧不安的小祖宗,家長們可以做些什麼?

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前段時間家人發來諮詢問:“小妮子(我4個月的侄女)最近晚上總哭鬧,哭鬧的時候臉通紅,撅着屁股,怎麼哄也不行,有時候放個屁就好點,我也天天睡不好覺。”

我問了問大便情況、飲食狀況,還有精神狀態,說都沒有問題,考慮應該是嬰兒腸絞痛。

據統計全球約5%~20%的嬰兒有腸絞痛——寶寶固定於夜間的某一段時間哭鬧,發作時肚子鼓鼓的,好賴都哄不下,搞得年輕父母手足無措、焦頭爛額。

下面我們跟隨河南省兒童醫院李小芹主任一起了解嬰兒腸絞痛的那些事。

嬰兒腸絞痛屬於功能性腸絞痛。

一項納入2879例0~6個月嬰兒的流行病學研究,調查了各型功能性胃腸病發生率,顯示54.9%的嬰兒被確診過一項及以上的功能性胃腸病。

一、功能性胃腸病是什麼?

功能性胃腸病,是一組消化道症狀或症狀羣,患者常無生化學及結構性異常,普通人羣中患病率高(因此消耗了大量醫療資源)。其常見症狀包括總體消化不適、溢奶或吐奶、腹絞痛、便祕、腹瀉等。

功能性胃腸病的嬰兒有哪些特點?

一般生長髮育正常;

不能用結構或生化異常來解釋;

出生後1~2個月即開始出現,6個月以後發生頻率和程度有所降低,1歲後逐漸消失;

有時是對內部/外部刺激適應不良的行爲反應。

二、嬰兒腸絞痛,又是什麼?

嬰兒腸絞痛,是指嬰兒早期出現的長時間哭鬧和難以安撫的一種行爲綜合徵。

它主要發病表現爲:

難以安撫、過分哭鬧、痛苦狀皺眉、臉紅、膝蓋蜷曲至胸部、聲音尖銳、握緊拳頭、過分排氣;

下午/晚上加重(但可發生於任何時間);

男女發病率相等;

與餵養方式(母乳餵養與奶瓶餵養)、胎齡或社會經濟狀況無關。

嬰兒腸絞痛除了寶寶痛苦,父母也焦頭爛額,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危害?

一項前瞻性研究發現,嬰兒期腸絞痛患兒在10年後發展成經常性腹痛的風險較無腸絞痛者增加11倍,發生過敏性疾病和心理障礙的風險也增高。

此外,嬰兒腸絞痛也增加照料者心理困擾和抑鬱症的發生風險,阻礙母嬰關係的良好發展,並能導致嬰兒受意外傷害。

三、一到半夜就哭鬧不安,原因究竟是啥?

腸絞痛的發病機制複雜:

不僅是消化問題,也與多種心理因素有關;

胃腸動力異常和內臟高敏感性是主要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黏膜免疫、炎症功能及腸道菌羣改變和腸神經系統調節改變、心理和社會文化因素、遺傳因素均參與了其病理過程。

但沒有一個強大到足以完全描述目前情況的機制。無論從病因還是治療上,小兒腸絞痛都是臨牀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四、如何判斷孩子的哭鬧是嬰兒腸絞痛?

▎遇到哭鬧不安的患兒應該從哪些方面評估?

評估哭鬧的嬰兒時,醫生應進行徹底的病史和身體檢查,以評估潛在醫學疾病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根據臨牀症狀選擇必要的檢查,如血常規、便常規、B超,必要時完善腹部X線、內分泌或內鏡檢查。

▎臨牀上根據哪些症狀判斷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的特點是基於嬰兒哭鬧行爲的特點:突發的、無法安慰的哭鬧;

常伴有肢體語言,即膝蓋彎曲、握緊拳頭及面部扭曲(常常通紅),表現出痛苦的體態;

診斷嬰兒腸絞痛時,如果表現有警示症狀或體徵應先排除器質性疾病。

羅馬Ⅳ嬰兒腸絞痛的診斷標準中,以臨牀爲目的,判斷腸絞痛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症狀開始和停止時小於5月齡;

無明顯誘因反覆出現的長時間哭鬧、煩躁或易激惹,看護人無法預防或安撫嬰兒;

無生長髮育受限、發熱或其他疾病的依據。

▎需要警惕的危險信號

頻繁溢奶、嘔吐/吐血

發熱

便血

發作性咳嗽

表情痛苦/異常姿勢

生長不良

五、警惕:那些被誤診爲腸絞痛的哭鬧!

但注意了,也不是所有的小寶寶哭鬧都是“嬰兒腸絞痛”,臨牀中需要注意鑑別診斷。

女孩,2月,反覆哭鬧一週,大便泡沫狀,3~4次/天,小便正常。外院按“腸絞痛”治療,無好轉。

精神反應一般,神志清,呼吸平,心肺無異常,腹平軟,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未觸及異常包塊,神經系統查體無明顯異常。

▎輔助檢查:血常規:WBC4.27*109/L,L40.3%,N52.5%,CRP<0.5mg/L,ESR、尿便常規正常。肝腎功能、心肌酶未見明顯異常。

心電圖:竇性心律不齊。腹部彩超未見典型腸套疊及腸扭轉聲像圖,闌尾正常;頭顱CT未見異常;腦電圖未見異常。

尿培養2次:腸球菌生長。

▎診斷:泌尿系感染。

六、面對哭鬧不安的小祖宗,家長們可以做些什麼?

腸絞痛患兒的家長常常身心疲憊,對家長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是目前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的表現,並非由於某些疾病或父母忽視引起。同時,由於嬰兒腸絞痛機制不明,目前處理主要是改進護理和餵養,藥物、益生菌及其他治療的效果有待觀察研究。

▎護理:

嬰兒按摩可明顯改善母嬰間的互動,並能減少嬰兒哭鬧;

腸絞痛抱(即在嬰兒腹部施加一定的壓力);

給予嬰兒更適當的護理,包括減少過度刺激,增加更有效的撫慰。

▎餵養:

繼續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兒可建議母親規避變應原飲食後繼續觀察;

人工餵養兒可更換特殊水解配方奶;

乳糖不耐受的患兒使用去乳糖配方奶,但乳糖的影響值得質疑;

不建議通過改用大豆配方奶來緩解嬰兒腸絞痛。

▎藥物治療:

抗膽鹼能藥物:雙環胺因具有解痙作用而曾經被嘗試用於治療嬰兒腸絞痛,但由於其有嗜睡、便祕以及影響運動和呼吸功能等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二甲硅油:二甲硅油的作用與安慰劑無差別;

質子泵抑制劑:對治療腸絞痛無幫助。

益生菌:沒有明確證據表明,益生菌在預防嬰兒腸絞痛方面比安慰劑有效;但每天哭泣時間較安慰劑減少;不良反應沒有明顯區別。

中醫治療:嬰兒腸絞痛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按摩、鍼灸療法等效果尚未獲得肯定。

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生後6周爲發作高峯期,12周後發作減少,大多數嬰兒可在5月齡完全恢復。

但嬰兒期患兒腸絞痛的寶寶在學齡前和學齡期更易表現出情緒和行爲問題、注意力缺陷與多動衝動、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精細運動和大運動發育落後。

總之,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的功能性胃腸病。我們能做的就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