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兒童用藥9大錯誤,90%媽媽中招

兒童用藥9大錯誤,90%媽媽中招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兒童用藥需要注意什麼?錯濫用藥物預防疾病藥品是把雙刃劍,用對是藥,用不對是毒!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兒童用藥9大錯誤,90%媽媽中招
錯濫用藥物預防疾病藥品是把雙刃劍,用對是藥,用不對是毒!

曾經就有報道稱某幼兒園批量給健康的孩子服用「病毒靈」,說用藥目的是爲預防病毒感染。其實該藥只能用於治療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不能用於預防;即使用於治療感冒也不是常用的藥物。這事兒只是冰山一角,還有些幼兒園晨檢時集體給孩子們噴「病毒唑」(利巴韋林)、喝板藍根、噴口腔消毒液都是無用甚至有害的。另外,很多家庭常備板藍根,認爲在流感流行季節給寶寶喝能預防感冒,再次提醒家長,板藍根也是藥,目前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它有效,吃多有害無益。

除了疫苗,世上沒有神奇的預防流感病毒的藥物,對藥品要心存敬畏!別輕易自行給兒童服藥!而普通感冒,更是沒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藥物。

錯中藥無毒無副作用

西藥由於是經過臨牀試驗才批准上市的,對藥物各方面的研究和觀察比較透徹,對在試驗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中註明。

而中藥由於是傳統醫學的傳承,沒有特別嚴格的臨牀試驗,因此藥品說明書裏的不良反應通常註明「尚不明確」。「尚不明確」只表明沒有可參考的臨牀數據,很有可能是某些風險未被發現和證實,絕不代表是安全無風險的。說白了,就是風險未知,相比於清晰寫明的不良反應,哪個更可怕,思維健全的人一看便知啊。

另外,100% 植物來源的藥物並不代表 100% 安全。提醒家長們不要隨意給孩子吃所謂的「小中藥」來強身健體,要牢記「是藥三分毒」的古訓。

錯濫用抗生素或拒絕抗生素

濫用抗生素(**西林等、頭孢**、**黴素等)將增加抗生素耐藥的機率,導致孩子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時,抗生素不再起作用。有的家長經常自行給孩子服用抗生素或強烈要求醫生開抗生素,而有的家長一味地拒絕使用抗生素,這都是錯誤的。

實際上,應該理性看待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處方藥,不贊成家長自作主張給孩子使用抗生素,但如果在就診時,醫生明確診斷或經驗考慮是細菌感染並且開了抗生素,就應當遵醫囑足量足療程服用,而不應當盲目拒絕。

使用抗生素的時候,也有一些誤區需要避開:

其一,病好了立刻停用抗生素。其實沒用夠療程也容易導致細菌耐藥。

其二,抗生素效果不好就馬上換藥。細菌性感染是個逐漸起效的過程,大概需要 2~3 天才能看出效果,並不是吃了一個劑量就能立竿見影,因此不要隨意停用或頻繁更換抗生素。

其三,抗生素越新越貴越好。有些患者一進醫院就要求醫生開高級抗生素。事實上,抗生素沒有誰比誰更厲害一說,不同的感染部位的致病菌不同,因此不同的抗生素針對不同的致病菌。

錯給兒童服用成人藥

有的家長會給兒童服用自己服過覺得有效的藥物,並按成人劑量減半,他們認爲只要劑量減半就不會有問題。其實,兒童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按成人劑量減半給兒童用藥是不科學的,也是很危險的。

兒童的肝臟還沒發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能力不如成人;

兒童的腎臟仍處於生長髮育之中,對藥物的清除能力也不如成人;

兒童大腦的血腦屏障功能還沒發育完全,還不能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

因此,不能自己給寶寶隨意服用成人藥物,即使減少劑量也不行。

錯洋貨一定好過國貨

由於中國藥品安全問題頻出,導致家長們會更傾向於選擇海淘藥品,這裏面其實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其一,由於語言障礙,很多家長無法瞭解海淘藥品的真正用途和用法用量。例如小蜜蜂紫草膏,商家可能會誇大它的療效,說成是可以吃的萬用藥膏,但實際上,它在美國的適應症用於提神醒腦、緩解疲勞,使用人羣是 2 歲以上,每日最多 3~4 次,2 歲以下使用要諮詢醫生。它裏面的主要成分是紫草科植物,FDA 曾就它的口服補充劑發出過肝毒性的警告,不含外用劑型,因此外塗要避開潰破的皮膚纔不會有肝毒性。

其二,由於網上商家缺乏監管,很難保證藥品質量,也很難及時獲得藥品的不良反應信息。例如有人海淘了緩解出牙不適的藥膏,成分列表裏含苯佐卡因。事實上,因這個成分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癥,中美兩國的藥品監管部門都曾經向公衆發過警告,禁止將含此成分的藥膏用於 2 歲以下兒童。

錯保健品當糖果吃

保健品市場一直很紅火,不少家長怕孩子缺維生素或微量元素而選擇給兒童服保健品。爲了在口味上吸引兒童,保健品的廠家把產品的口味做得很好,以至於不少孩子把保健品當糖吃。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保健品吃多了也會中毒,沒有需要不要隨便吃,一定要提前告訴孩子這不是糖,並且要把保健品放在兒童夠不到的地方或者鎖進櫃子裏。

錯朋友推薦的藥物肯定錯不了

很多家長喜歡私下交流育兒經,對朋友推薦的用品、藥物非常信賴,不經過藥師或者醫生就私下給孩子用,隱患不小。

因爲每個寶寶的狀況不同,生病的原因也不一樣,應該由醫生判斷病人病情後確定需要用哪些藥以及如何使用,而不能輕信朋友或熟人的推薦、私下給寶寶服用某些藥物。

錯多吃藥好得快

張醫生在門診經常碰到這樣的“尷尬”,給孩子開了一種或兩種藥,家長經常會說“就開這麼點藥呀,再開點……吧”,覺得藥越多越“安心”。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錯誤想法,以爲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於是中藥加西藥,多種藥一起服。事實上,絕大多數藥物進入體內要經由肝臟代謝滅活,腎臟排泄清除。由於兒童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因此應儘量避免多種藥物同時服用,造成肝腎損傷。如果病情需要多藥同服,也應該請醫生來決定如何正確服用。

錯依賴藥物輕視護理

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患病後的護理非常重要,而不是單純的依賴藥物。

比如溼疹寶寶的皮膚往往比較乾燥和瘙癢,抓撓後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因此,應該勤塗多塗低敏保溼潤膚霜,洗澡後第一時間就塗上保溼潤膚霜,選用柔軟棉布衣服,剪短指甲,防止暴曬等。做好保溼是控制溼疹反覆發作的基礎,做好保溼事半功倍,而不是單純依賴藥膏。

總之,藥物治療的同時應該加強護理,而不能單純依賴藥物起作用。這是治療的基礎,也是副作用最少的治療方法。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