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爲什麼每個媽媽都害怕寶寶發燒?什麼是“發燒恐懼症”?

爲什麼每個媽媽都害怕寶寶發燒?什麼是“發燒恐懼症”?

來源:寶貝周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發燒的文化史——父母的發燒恐懼症歷史悠久而且也有用縱觀人類歷史,異乎尋常的超高體溫被視爲超自然的信號。發燒看起來不詳而常見,詭異卻真實。因爲缺乏理論支撐,所以長久以來,它在人們眼中神祕而致命。

發燒的文化史——父母的發燒恐懼症歷史悠久而且也有用縱觀人類歷史,異乎尋常的超高體溫被視爲超自然的信號。發燒看起來不詳而常見,詭異卻真實。因爲缺乏理論支撐,所以長久以來,它在人們眼中神祕而致命。

古羅馬至少有三家廟宇用來祭拜“發燒之神”。根據1918年《每週經典》的記錄,羅馬人會把護身符或辟邪物放進神體裏,希望以此來安撫使他們生病的神靈。

在中世紀,發燒的治療術包括咒語、靈丹妙藥、魔法咒文、驅邪術等。頗具影響力的波斯學者阿維森納伊這樣描述發燒:“體外的熱量在心臟裏燃燒,通過動和脈靜脈在全身擴散”。這樣過了幾個世紀,發燒還是一直籠罩着神祕主義的色彩。

“16世紀的作家們對於發燒的描述和前人相比也大致如此。他們普遍認爲發燒的本質就隱藏在‘反自然的高熱’, 即病人身上異乎尋常的高熱之中。”1981年,伊恩·朗尼在爲威康信託基金委(英國的一個慈善機構)的撰文中這樣寫道。“幾乎所有人都認爲發燒所產生的熱量和其他所有種類的熱量截然不同。”

在當時,發燒被認爲並不是人類身體熱量的提高,而是完全來自於外界的另一種東西。發燒之所以那樣神祕,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人們不理解,發燒實際上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另一個原因是,發燒本身具有顯而易見的自相矛盾性。發燒的人摸起來滾燙,但自己卻一陣陣地打冷顫。高燒病人可能無需治療就自愈了,而燒得不那麼厲害的人卻突然病情惡化。17世紀60年代,英國內科醫師托馬斯·西德納姆認爲:發燒是大自然帶給世界用來征服敵人的強大能量。

爲什麼每個媽媽都害怕寶寶發燒?什麼是“發燒恐懼症”?

如今,發燒雖然依然常見,但與之掛鉤的基本是不太嚴重的疾病。在世界各地,接種疫苗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些會引起發燒的致命性疾病。而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發燒在持續幾天後就會好。我們也研發出了一些可以廣泛用於緩解發燒帶來的不舒適感的退燒藥,比如泰勒諾。但儘管如此,發燒在人們心中仍然具有神祕的力量。

“人們並不喜歡發燒。”醫學史中心主任、密歇根大學兒科學及傳染病學教授霍華德·馬克爾說:“他們就是沒來由地不喜歡。”

歸根結底,一個人一旦發燒,就會感覺非常難受,就會實實在在地認爲自己真的生病了。不過根據馬克爾的說法:人們對發燒的厭惡情緒是代代誤傳和實際的痛苦所交織而成的社會文化的產物。“我們必須要小心翼翼地應對發燒的局面是基於以往老舊的信息所造成的。這些信息一部分到今天依然有效,還有一部分則已過時。”馬克爾說:“我不想把它們都歸納於都市傳奇或神話,但是發燒的文化習俗和它背後的傳染疾病一樣被廣泛傳播。”

這種被誇大的“發燒恐懼症”幾乎在所有社會經濟學階層都能看到。有一研究表明:大多數父母會對輕度發燒產生過度擔憂。另一個研究指出:大多數護理者對於發燒會不會在後期對他們的孩子產生潛在的傷害表示非常焦慮。

這種恐懼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月齡內的新生兒體溫上升至100.4華氏度(38攝氏度)甚至更高,就需要立即進行緊急治療。小月齡的嬰兒總被抱着衝進急診室做脊椎穿刺和尿培養以排除致命的細菌感染。家人等不及醫生確認病情是否嚴重就選擇住院治療和靜脈注射抗生素。新生兒因這種情況而住院很常見,不過最終都被發現並不是什麼嚴重的疾病。由於體溫過高,嬰兒也會出現熱性驚厥、痙攣甚至喪失意識知覺。根據美國國家神經紊亂研究所的研究,這樣的發作比例是4%。雖然大多數孩子能從熱性驚厥中恢復過來且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但對護理者來說卻會被嚇得不輕。

發燒並不總是病毒傳染或其他無關緊要的小疾病的信號。對醫生來說無來由的持續發燒更棘手。令人驚訝的是,儘管發燒是最普遍的健康問題之一,現今許多內科醫師仍然不能清晰地給出治療發燒的方案。2001年有研究發現,大量的醫生對兒童發燒的性質、危害以及治療手段表現出了“嚴重的知識匱乏”。

應該指出的是,阿維森納對發燒的理解也不對。從生理學上來說,發燒不是在“心臟燃燒”,而是由位於腦幹上方的重量和一美分硬幣差不多的下丘腦內部的反應誘發的。“追溯到希波克拉底(現代醫學之父)時期,人們、醫生和病人都認爲發燒本身就是一種疾病,而不是由沙門氏菌、流感病毒或者其他細菌微生物引發的。”馬克爾告訴我,“沒人知道細菌微生物是怎麼回事,因此發燒就被視爲疾病。”

馬克爾說:“在當時,大多數人只關心發燒的後果而不過問原由,人們會更傾向於發燒讓自己得了致命的傳染性疾病。這是發燒令人害怕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在還未研發出抗生素的年代發高燒,你會受盡地獄般的疾病折磨。如果得了及其常見的肺炎,你的體溫可高達104、105華氏度這樣的高溫(約40攝氏度)。有人因此而死,那是非常可怕的。你的身體有可能戰勝疾病也有可能送命。如果是細菌性肺炎,你會不停流汗,高燒不退,你可能渡過難關但也可能一命嗚呼,這是極具戲劇性的生死一線。

從文化層面上說,這種跡象比比皆是。在十八九世紀的報紙上混亂地充斥着各種號稱“能治好發燒”的滋補品廣告。因爲“發燒”就是各種重疾的代名詞。訃告版面上全是發燒致死的故事。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的高級科學顧問大衛﹒莫朗說道:“回溯到那時,人們常會說‘今年城裏流行的發燒會引起許多紅疹。’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那其實是麻疹。或者說‘去年城裏流行發燒的時候,許多人得了水皰。’現在我們知道那其實是天花。人們並不知道不同類型的疾病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發燒症狀。”

爲什麼每個媽媽都害怕寶寶發燒?什麼是“發燒恐懼症”? 第2張

因此,歷代醫生都只是嘗試着治療發燒本身而不過問背後潛在的原因,從而產生了可怕的治療後果。有一種頗具代表性的觀點認爲,熱病是體液不平衡引起的。“他們認爲是壞的體液導致了疾病,至少是導致了發燒,病人必須要把毒物排出來。所以在18世紀,熱病病人要通過放血療法來清除毒液,弄不好可能就死了。此外,醫生還會讓病人吃能促使嘔吐、排汗、腹瀉的藥物。

“這種觀點就是如果你體內的壞東西通過毛孔排出了,那麼你的發燒就好了。”莫朗說,“同時,人們仍然堅信,發燒是由心跳產生的熱量引起的。這種熱量是實實在在的物質而非特性。他們觀察到當病人生病時,心率就會上升。但他們搞錯了因果邏輯。”

爲什麼每個媽媽都害怕寶寶發燒?什麼是“發燒恐懼症”? 第3張

(1712年,意大利內科醫生弗朗西斯科﹒托爾迪畫了一顆發燒樹,試圖把不同類型的熱病聯繫在一起)

即使到了20世紀,當人們已經認識到發燒只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時,他們還是會明確地用“熱”來描述相關疾病,比如:黃熱病、傷寒症、猩紅熱等。

發燒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正如那些可怕的疾病所叫的名稱那樣,發燒是引發死亡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科技依然習慣於用體溫計來判定發燒的嚴重程度,這一習慣進一步強化了關於發燒的錯誤觀點。體溫計會在精確度上存在一定的誤差,其實101.2華氏度(約38.4攝氏度)和101.7華氏度(38.7攝氏度)並不能區別一個人到底病得有多嚴重。而與此同時,體溫計作爲現代醫學的標誌,它是最常見的家庭常備醫療器具。這往往有着誤導性。

“從本質上說,體溫計是一種非常粗糙的測量手段。它的測量結果會受外界的環境所影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體溫也會不同。不同的人羣在不同時期的體溫也會波動。這是一種不精確的測量手段。我想任何一個醫務人員或者科學家都不會認爲體溫計能精確測量體溫。”

但這並沒有阻止母嬰產業利用發燒恐懼症來攫取資本利益。像體溫監測儀這類的設備就聲稱這是一種可佩帶的不間斷的體溫監測器,它能通過無線信號將孩子的體溫傳輸到父母的智能手機中。正如馬克爾所說,這和退燒藥製藥業一樣能大發橫財。

今天,醫生們將更多的精力用於治療發燒背後潛在的疾病,而不是發燒本身。“因爲我們知道如果你消除了對發燒的顧慮,你的發燒自然就好了。我們承認發燒是某種疾病的信號,但是治療發燒本身沒有多大意義。我們知道,至少在某些環境下,可能導致發燒的傳染病有成千上萬種。”

但是,關於發燒的理念仍在演變。醫生們仍對治療新生兒發燒的理想措施存有爭議。如果出生三天的新生兒發燒,那麼醫生會採取腰椎穿刺、靜脈抗生素注射等治療手段。但是如果是3個月內的嬰兒發燒的話,是否也要採取同樣的激進療法呢?最後的結論和醫學的許多問題一樣:視情況而定。

直到20世紀70年代,醫生們仍然對自主提高體溫是否對擊退感染有幫助持有疑問。很少有科學證據支持“發燒能趕走病毒”的論點。但是這種觀念一直被不斷提起,就像俗話“捱餓治發燒,感冒勿飲食”一樣,但它同樣缺乏科學證據。

當莫朗還在醫藥學校學習的時候,他記得有個10歲的小男孩患了一種罕見的嚴重的神經系統疾病。孩子的醫生知道他不能倖存。“當孩子快死的時候,他被送進了病房,無法再出院回家。”莫朗說,“傳染病研究小組的領導獲得了許可,讓這個孩子通過感染瘧疾來把體溫升高到107華氏度,試圖讓高溫殺死病毒。”

但這試驗並沒有奏效。發燒的文化含義有時候很神奇,近幾十年來醫生甚至嘗試用發燒來作爲治療手段,這引起了人們的格外關注。“他其實確信這沒有什麼用,但是他還是想嘗試一下,即使是在1972年。”莫朗說,“我認爲沒有任何疾病可以通過發燒來治癒。儘管有種說法是:發燒有可能殺死微生物。我覺得通常來說這不太可能。

那麼,發燒在人類進化上面的意義是什麼呢?

它可能是人們分辨病人的一種方式,不光是對發燒的病人本身有益,也對他所在的團體有益。舉個例子想一下:1875年斐濟那場災難性的麻疹流行期間都發生了什麼。那裏的族羣在島上生活了1000多年,那兒此前從未發生過這樣的流行性熱病。不過他們立即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

一開始,他們都很害怕。他們發現所有人的身體突然莫名其妙地一會冷一會熱。他們不知道這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這到底是爲什麼。他們覺得自己可能是被幽靈施了詛咒。但是他們很快明白“傳染”的概念,然後自發地進行隔離。他們從前從來沒有碰到過發燒但是他們很快意識到那是有傳染性的。人們成羣結隊地跑到高地上去躲起來,直到流行病過去。有時候,當人們生病時,就會被關在村莊裏,被燒死或者被殺掉。

“類似的例子有很多。”莫朗告訴我,“我們認爲傳染病是複雜的概念。但事實上,原始人類在他們一遇到的時候就即刻理解了。縱觀歷史,這樣的案例屢見不鮮。”

隨着時間的推移,西方醫學對發燒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現在醫生們知道,對只要發燒沒有超過105華氏度(40.5攝氏度),那麼體溫的高低和疾病的嚴重與否並沒有什麼直接聯繫。大多數文化已拋棄了對發燒的神學解讀——人們不再認爲發燒是能把人擊倒的神靈,儘管古埃及人曾對此深信不疑。雖然我們對人的身體和自身弱點的瞭解不斷加深,但是對於發燒的恐懼依然根深蒂固,世代相傳。

“發燒是件很嚴重的事情,這樣的觀點已流傳了數千年”。莫朗說,“對人們覺得發燒就是一種疾病,而要改變這種觀念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