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嗎?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7.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看到寶寶可愛的模樣,家長們別提有多開心了,然而寶寶們卻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吃手手,這可咋整呢?

有些家長聽到這個就鬧心,寶寶吃手會不會將細菌吃到肚子裏,影響健康?會不會影響長牙,牙齒排列不整齊?這樣吃下去什麼時候是個頭?要不要干預?

先別焦慮,寶寶愛吃手可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呢,凡事都有一個度,可謂物極必反,寶寶吃手也是同樣的道理。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嗎?

寶寶喜歡吃手的原因

如果寶寶反覆或不自主地吮吸手指,醫學上稱爲吮手指,也就是我們說的吃手。

1.生理反射

寶寶天生就具有“覓食反射”,如果將手撥弄寶寶的臉頰或嘴脣,寶寶會將頭轉向手的位置。這種反射有助於寶寶找到乳頭,是0~4個月寶寶正常的生理反射。

2.自我安慰

隨着寶寶的成長,覓食、吮吸、吃手等行爲的反射性減弱,自我成分增加,寶寶開始用這些行爲來安慰自己。

3.長牙期間

4個月左右寶寶開始長牙,可能導致寶寶過度流口水以及喜歡咀嚼硬的東西,這時寶寶可能會啃手指,摩擦牙牀,來減輕牙癢和疼痛。

爲什麼說吃手是好事?

1.智力發展信號

1~2個月的寶寶還沒有自主打開手的能力,所以只能把整個手的小拳頭放在嘴邊吮吸。

當寶寶長到3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吮吸手指,剛開始可能是大拇指,然後是食指或幾根手指一起。這套看起來很平常的動作,對寶寶來說卻是非常的複雜。

寶寶順利吃到手指的過程,需要感覺系統和運動系統的協調配合。這一動作的完成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標誌寶寶進入手指功能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

2.寶寶情緒釋放

4月齡後,寶寶吃手更多的是自主行爲。吃手吃腳吃安撫奶嘴,吃一切感興趣的東西,以此獲得滿足感,讓寶寶更快樂。吃手時,口腔獲得的刺激能夠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使寶寶更聰明。

Tips:

通常情況,3~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峯期,2歲後逐漸減退、消失。

所以,當發現寶寶吃手時,家長不要過於擔憂。要做的就是順其自然,不要強行干預,給寶寶帶來心理負擔。其次,要注意清潔寶寶的雙手,減少細菌的傳播。

如果寶寶是頑固性過度吮吸手指,或4歲以後還有吮吸手指的習慣,那家長則需要注意了。

什麼是過度吃手?

雖然吃手對寶寶來說有很大的好處,但凡事物極必反,如果寶寶過度吃手的話,壞處就要大於好處了。

1.變形、破皮

如果寶寶吃手不是單純的吮吸,而是“啃”,甚至手指變形、破皮,這很容易造成皮膚感染,家長需要進行溫和的干預。

2.影響發育

2~4歲以後的寶寶,過度頻繁吃手,可能會對口頜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口腔上壁和牙齒的排序等,家長需要進行溫和的干預。

Tips:

4歲以後寶寶吮吸手指,大多發生在孤獨、焦慮、沮喪、疲倦、飢餓、生病的時候。這時,家長需要特別關注寶寶的情緒變化。

通常情況,如果寶寶超過5歲還在吮吸手指,家長就需要進行干預了。

寶寶吃手,越吃越聰明嗎? 第2張

家長怎麼做?

寶寶頻繁吃手,很大程度上是在自我安慰。家長分散寶寶注意力、把寶寶興趣面逐漸增大,讓寶寶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自我安慰的情況就自然減少。

1.新的安撫物

吃手是一種寶寶安慰自己的行爲,如果寶寶過度吃手,家長擔心對寶寶有不良影響,也可以尋找一個新的安撫物來代替吃手。

對於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可以直接準備一個安撫奶嘴。母乳餵養的寶寶,兒科學會指南建議,至少要等到1月齡以後才使用安撫奶嘴。

大月齡的寶寶,可以選擇手帕巾、毛絨玩具等作爲寶寶的安撫物,舒緩情緒,替代吃手。

2.不要焦慮

理解寶寶吃手是正常的行爲,家長不要焦慮,更不要把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寶寶。以免加重寶寶的不安情緒,吃手情況更嚴重。

3.哄睡安撫

小寶寶每次餵奶之後,不要馬上轉移注意力,陪在寶寶身邊拍拍寶寶哄睡,以免寶寶因爲無人關注而吃手。

大一點的寶寶,家長睡前可以給寶寶讀繪本,講故事,直到寶寶完全睡着爲止。

4.多做遊戲

對於小寶寶,家長可以做一些動手遊戲,轉換寶寶吃手的固定思維。讓寶寶知道手指不僅是用來吃的,還可以做很多事。

大一點的寶寶,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多陪伴寶寶做一些遊戲,分散寶寶吃手的注意力。當寶寶被新遊戲、小實驗和發明等吸引時,就會忽視吃手這件事。

5.繪本引導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繪本,加強對小寶寶吃手的引導。讀給寶寶聽,讓寶寶改變吃手的習慣。例如《小鼴鼠吸手指》。

對於寶寶吃手這件事,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和尊重。每個寶寶都有表達情緒的權利,吃手是寶寶安全感和滿足感需求的體現。

與其將重點放在寶寶吃手這件事上,還不如對寶寶多一些關注,多一些陪伴。陪伴是需要父母共同完成的,爸爸不要逃避哦~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