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微博裏有位寶媽,大清早就發了一條長微博開始抱怨。她說“不知道爲什麼,現在小朋友攻擊性都好強。“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昨天晚上我帶着andy出去遛彎,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在小區裏騎車,andy看着新鮮,就站在原地看了好久,誰知道小姑娘停了車下來就要打andy,問她原因,孩子竟然說了句,弟弟不好看,要打...”前幾天,andy在玩滑梯,上臺階的時候稍微走得慢了點,後面的孩子二話不說,直接擠上前伸手把他從6層高的臺階上推了下去;

最後這位寶媽有點激動的寫道:“我媽幹幼教幹了30多年,以前總說不能理解家長因爲孩子的事情互相打起來,不能理解家長教育孩子別人打你你就要打回去,現在總算是都理解了...”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第2張

爲什麼有些孩子

就是喜歡欺負人?

這位媽媽說的事情,我想絕大多數的家長朋友們都應該有相同或類似的經歷。看着自己的孩子經常被欺負,心裏肯定都不舒服。

也是很搞不懂,爲什麼有孩子怎麼老是欺負別人,怎麼老是動手搶別人的東西?

其實孩子之間的吵架和打架都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對於3-7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吵架吵不過就動手,搶東西搶不過就動手,甚至不知道一個什麼理由,一言不合就動手的時候。

簡直可以說是很少有孩子從來沒動過手,從來沒亂髮過脾氣。

一方面,這個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在高速發展,自我意識變得很強,但同時控制情緒的能力又很差,所以非常容易“惹是生非”。

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強,有的孩子是說話慢,跟小夥伴發生爭吵了,一旦自己落到了下風,就會通過動手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也有一部分要歸咎於環境的不良影響,可能在家裏經常捱打,也可能是父母或長輩對他打了別的孩子、搶東西的行爲,沒有進行正確引導,甚至無形中助漲了孩子的氣焰,導致孩子會從欺負他人身上去尋找平衡和“樂趣”。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第3張

爲什麼有些孩子

總是容易被人欺負?

至於說孩子被欺負,一般都是因爲我們的孩子有了以下這些特質:

1.天生膽小,害羞

我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就屬於害羞型的寶寶。在家裏和熟悉的人面前,話特別多,可一旦出了家門,走出熟悉的環境,馬上變成惜字如金的“小淑女”。

見到陌生人就害羞,別人問話都不好意思答一句,喜歡往爸爸媽媽身後躲。更不要說打人,和被打之後還手了。

2.受到過度保護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小時候玩伴比較多,也比較“野”,放學之後一羣孩子就聚到一起,也經常吵吵鬧鬧。

但是也就在這種爭論和吵架中,學會了溝通、談判、妥協這些技巧。最後還是高高興興長大了。

現在的孩子不一樣,經常是一家人圍着一個孩子轉,當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負的時候,並不會主動的解決問題,往往是被動的尋求幫助。

3.力氣小,動作慢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容易被大班的孩子欺負,低年級的孩子容易被高年級的孩子欺負,女孩子容易被男孩子欺負,都是這個原因。

欺負人的孩子也是分人的,他們輕易不會挑選人高馬大的對手,要是咱們孩子正好是瘦瘦小小的,那就要留心了。

4.特別懂禮貌特別懂事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家寶貝回家說幼兒園總有個小朋友搶她的玩具和書,還會用指甲劃她。這位媽媽當然很驚訝,然後跟孩子說,那你告訴老師去呀,或者你還手啊。

誰知道孩子來了一句:打小報告不好,而且我是大孩子了,他打人不對我不能學他,我不能打人。

孩子媽說孩子這麼懂事,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孩子被欺負,大多數父母都做錯了! 第4張

孩子被欺負了

聰明家長這麼做

在咱們國家,有個詞叫“面子”。

兩個孩子吵起來,爭搶起來,真見過不少家長的處理方式就是不問緣由,先批評自己家孩子,或者直接讓大孩子讓着小孩子,小主人讓着小客人……

我親耳聽到的,完全無法贊同的一句話就是有位爸爸跟孩子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他打你了,那他怎麼不打別人呢?

孩子都是咱們自己親生的,關鍵時刻,爸爸媽媽不成爲他的後盾,怎麼反而胳膊肘向外拐呢?

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情,我們父母能做的,該做的,應該是防患於未然,教會孩子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

【1】角色扮演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扮演各種“熊孩子”,假設各種場景。在遊戲中,教會孩子如何去談判,如何大聲震懾對方,如何在爭執中保護自己。

比如如果經常有孩子來搶自己的玩具,可以根據情節輕重教孩子說一些話,像:“我可以把玩具借給你玩一會,但是我也想玩一會你的那個玩具”,“我願意跟你做朋友,我們一起玩怎麼樣?”,“這是我的玩具,你沒有權利拿走”,“請你放開手!”

通過遊戲,可以教會孩子甄別正常的玩鬧、爭吵與霸凌、暴力之間的區別,也可以教會孩子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分享、交朋友,什麼樣的情況下,必須大聲的拒絕和堅定的反抗。

【2】教會孩子尋找支援

我知道一位媽媽,她的孩子是在幼兒園裏,被坐在後面的小朋友揪辮子。然後這位媽媽就告訴孩子,以後你後桌再揪你的辮子,無論是上課還是下課,你都要大聲喊出來:XXX揪我頭髮了!

這樣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就都會聽見,然後就會保護你了。

其實這位媽媽的做法就比較好,女孩子跟男孩子對打往往不會佔便宜,而且在上課期間,跟對方吵架打架都會影響老師的上課進度,不如大聲的說出自己的理由,捍衛自己的權益。

【3】教會孩子據理力爭

告訴孩子,要當着“肇事者”的面,指出他的不對之處。不要把自己陷入到孤立無援的境地裏面,要大膽的反抗並且學會“發動羣衆”。

據理力爭需要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家長朋友們可以多多的培養一下孩子表述事件的能力,抓住一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還要告訴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我的感覺是……我的要求是……”

是用有理有據的事實來讓”肇事者“感到壓力和羞愧,最好能聯合其他小夥伴疏遠”肇事者“,讓”肇事者“知道,欺負人的人,是交不到朋友的。

【4】不惹事,但也別怕事

孩子被打了,要不要馬上還手,是存在很大爭議的。

一方面像我認識那位媽媽家寶貝說的,打人不對,不能學他。也因爲很多時候我們家長是不在場的,如果對方人高馬大,下手沒輕沒重,我們的孩子貿然跟對方打起來,吃虧的終究還是自己,萬一出現了意外,後果不堪設想。

可以告訴孩子,離那些喜歡欺負人的孩子遠一點。咱們可以不跟粗魯的,野蠻的孩子一塊兒玩。

但是也得告訴孩子,事兒來了,不能怕事。

有句話是:“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可以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防身術,告訴孩子,在你覺得有必要的時候可以還手,爸爸媽媽相信你,會站在你這邊。

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有段採訪,其中一段話他是這麼說的:

我告訴我的孫兒,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獅子”,你就成功了!仁慈是本性,你平常仁慈,但單單仁慈,業務不能成功,你除了在合法之外,更要合理去賺錢。但如果人家不好,獅子是有能力去反抗的,我自己想做人應該是這樣。

我們還是得告訴孩子,世界不光是童話中的美好,也是有矛盾和衝突的。你可以做一個善良的人,但是善良不等於懦弱,當有人侵犯你的權益,你必須勇敢的保護好自己。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