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寶寶有戀物行爲怎麼辦

寶寶有戀物行爲怎麼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戀物情結是怎麼回事?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情結的現象?寶寶安撫物是弊大於利嗎?下面來看看下文,說說寶寶的“戀物情結”。

最近有寶媽反映說自己的寶寶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5月大的時候,寶寶每次吃飯睡覺時都要抱着自己的玩偶,一開始家人都沒注意,但在戒了安撫奶嘴以後,寶寶沒有玩偶陪伴就什麼事都不願意做。

現在1歲了,寶寶每天都要抱着玩偶跟別人說話,“乖乖”叫個不停(乖乖是寶寶給玩偶取的名字),每天抱着玩偶吃飯玩耍,髒了也不讓人拿走……

這位寶媽很是煩惱,詢問安妮說寶寶是不是有了“戀物癖”?

並不是的,很多寶寶在小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不過是輕重的區別。這種對特定物品依戀的傾向,並非癖好,是屬於安全感的慰藉,它不是病態的,被稱爲“戀物情結”。

寶寶有戀物行爲怎麼辦

戀物情結是怎麼回事?

部分發生在6個月至3歲之間。因爲在現實生活中,陪伴者不可能無時無刻在寶寶身邊。爲了彌補這種傷害,寶寶就會將這種渴望轉移到某個特定的物品上。而這個物品,就是他心中穩定母愛的一個象徵。

如何看待寶寶的“戀物”行爲?

動畫片《小豬佩奇》裏,佩奇的弟弟喬治有一隻形影不離的恐龍先生,吃飯、洗澡、睡覺、外出玩耍都要隨身帶着。

姐姐佩奇、豬爸爸豬媽媽都非常尊重喬治的恐龍先生,吃飯時和恐龍先生開玩笑,睡覺時和恐龍先生道別。我們可以借鑑她們的做法,對寶寶的戀物行爲表示——尊重。

除了尊重外,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下面這幾個小妙招,媽媽可以參考一下:

妙招一:日常的、無條件的擁抱寶寶

就算寶寶做錯了事感到不安,也可以擁抱他。經常性的擁抱給孩子這樣的暗示:我在你身邊;我愛你;別怕,有我呢;你很安全……充滿愛意的擁抱會給寶寶積累充足的安全感、愛和自信,爲他們的成長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妙招二:合理藉助外在力量

疼寶寶的爺爺奶奶的鼓勵,可以轉移寶寶對物品的依賴。但切記不要因此而給寶寶過多的壓力,或是勉強他立即改掉這些習慣。太多的壓力或過於強迫寶寶,有可能會使寶寶更執着地依戀這些物品。

妙招三:設置情境主動遷移

幫助寶寶設定情境或角色,讓寶寶把所“戀”之物心甘情願地送給她最喜歡的朋友。比如,寶寶既喜歡玩偶,又喜歡阿姨剛生下來的小寶寶。可以溫和地引導她把玩偶送給小寶寶,做個有愛心的小姐姐。

妙招四: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多帶寶寶做室外活動,交幾個小朋友,多欣賞人文自然景觀,開闊寶寶的眼界。寶寶的性格開朗了,對物品的依戀自然就會減少。

妙招五:高質量的陪伴

真正的高質量陪伴在於投入、傾聽和反饋。比如每天花10分鐘集中精力,放下手機、放下工作,專心和寶寶一起塗鴉,一起做手工,一起講繪本,一起運動等等。當你全心投入參與的時候,對於寶寶來說就是一種接納和尊重,是愛孩子的集中體現。

妙招六:不要強烈禁止寶寶行爲

不要直接跟寶寶說“不行”,或偷偷把寶寶的心愛物給丟掉,因爲這些物品其實代表的是父母的關愛,也是安全感的來源,若突然消失,可能造成寶寶與父母關係的緊張狀態,寶寶也較易出現情緒不穩定、躁動不安的表現。

寶寶有了戀物情結,說到底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的時間不夠多,質量不夠高,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多給予寶寶關愛才行,切記不要責備或強硬奪走寶寶的心愛物品,不管它是什麼。

安撫玩具這一過度客體註定是會逐步退出寶寶生活的,但它給予寶寶精神安定的力量,將永遠的保留在寶寶的心中,可以說只有寶寶得到了足夠的情感滋養,他才能安心地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所以說,“戀物情結”並不可怕,媽媽只要正確對待就好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