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癖”?怎麼樣引導和解決?

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癖”?怎麼樣引導和解決?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在羣內說:“我家孩子都一年級了,睡覺的時候必須要抱着她的舊毯子,半夜醒了先找毯子才能繼續睡覺,這個是戀物癖嗎?要不要去找心理醫生討教方法。”

其實,當大家到一起談論這個話題時,父母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也有一個特別的寶貝,有可能是毛絨玩具,也可能是一塊小毛巾或者睡衣。

而且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我記得兒子斷奶後,發現他每次喝牛奶時,都會用手捏着自己內衣的衣襬,有規律的反覆用手指揉着,跟他喝奶的節奏保持一致。

如果你把他的手從衣襬上扯下,那他會馬上抗議,看上去很生氣。

而且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三歲多。

而到了後來,只是在睡前捏着自己的睡衣衣襬,然後慢慢睡去。

剛開始,我們還有一點擔心,覺得這個習慣養成了,會不會一直這樣。

如今才知道擔憂都是多餘的。

因爲隨着孩子的年齡增長,正慢慢改變着。

而當我接觸兒童心理學之後,更慶幸給予了孩子理解及保護。

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癖”?怎麼樣引導和解決?

2、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發現了“過渡性客體”。

他指出在孩子的早期情感發展中,孩子對養育者情感的變化過程是:絕對依賴→對養育者情感的相對依賴→自身情感趨向獨立。

男孩女孩在出生幾個月後,都會開始擁有自己的獨特的“過渡性客體”,這個“過渡性客體”成爲對父母情感依賴的替代物,起到了“情感補給站”的功能,幫助孩子逐漸向情感獨立方向發展,如果“過渡順利”,父母可以觀察到孩子會隨着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對“過渡性客體”的依賴,呈現出“此長彼消”的態勢。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幾乎每一個孩子,包括曾是孩子如今爲人父母的我們,都有一個特殊的夥伴。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這個夥伴就跳了出來。

陪着孩子,給孩子媽媽般的陪伴。

而且,這個夥伴總是在特定的時間出現。

比如快睡覺的時候,孩子一定要摸着它,才能入睡。

有的孩子是喜歡摸着媽媽的乳房睡覺。

而有的孩子喜歡抓着媽媽的睡衣。

也有的孩子是輕輕地揉着自己的睡衣襬子。

方式不一樣,但是背後的心理需求都是一樣的。

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給予恰當地呵護。

讓孩子跟這個客體在一起,他與這一客體的關係是非常平靜的。

這個客體是主觀的,也是客觀的。

它位於內心和外在的邊界上。它既是夢,也是現實。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它是一個必需的對象,最後會像年老的士兵一樣消逝。

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癖”?怎麼樣引導和解決? 第2張

3、在繪本《阿文的小毯子》裏,有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一隻叫做阿文的小老鼠的,他有個習慣,無論是走路、吃飯、睡覺還是和其他小朋友玩時,都一定要帶着他心愛的小毯子。

有小毯子陪着阿文,他心裏就很安穩,也不會整天都黏着媽媽和爸爸。但是,他慢慢長大,上小學了,他仍然不能離開小毯子。

阿文的媽媽爸爸覺得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既不讓阿文過分地依賴小毯子,又不能讓阿文感覺失去了小毯子,怎麼辦呢?

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癖”?怎麼樣引導和解決? 第3張

終於,媽媽爸爸和阿文商量好,把小毯子剪下一塊給阿文做了一塊手絹,這樣,阿文依然可以帶着他的“小毯子”,但也能很好地與同學相處,適應學校的生活了。

阿文是幸運的,因爲有一個願意聆聽他內心的父母。

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跟他說:“你聽我的,沒有理由,因爲我是你爸媽”。

可是現實中很多孩子卻被傷害,父母還覺得是孩子不懂事。

有一個媽媽說自己有一個事非常後悔。

那次是一個親戚帶着孩子在家裏做客。

女兒拿着自己最喜歡的小兔子玩具跟表弟分享,沒想到弟弟一定要,走的時候還說要帶走。

當時她想女兒反正也玩了很久了,送給弟弟玩也合適,就做主送了出去。

結果那天女兒一反常態,又哭又鬧。她覺得這樣很出醜。

把女兒關進房間,然後笑着把親戚送走。

小外甥抱着玩具開心地走了。

而那次女兒好幾天都悶悶不樂,但是過了幾天也沒事了。

沒想到後來帶女兒去親戚家做客的時候,真的把孩子的心給傷了。

那天女兒在表弟的房間裏看到自己的小兔子已經被分解了,破爛不堪。

孩子當時沒說話,只是把玩具收拾好。

這時她看到了,看着女兒小小的身軀在那微微發抖。

孩子的心就這樣又被傷害了一次。

對弟弟來說,這可能是一隻毛絨玩具兔。

但是對姐姐來說,這是她親密的夥伴,是陪伴了她人生最初幾年的好夥伴。

這件事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程度,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這樣的事件,會讓孩子的情感受傷。

意味着孩子的情感寄託被支離破碎,像那個破碎的玩具一樣。

孩子爲什麼會有“戀物癖”?怎麼樣引導和解決? 第4張

4、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己總是會構建一個安全空間。

在這個空間裏面,孩子會有自己親密的夥伴。

也許是心愛的玩具,也可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對他們來說這些可以給他們安全感,

有時候會是一個假想的對象,但是對孩子來說意義非凡。

比如《頭腦特工隊》裏小主人公想象出來的四不像朋友“冰棒”。

它的身體是棉花糖,擁有貓咪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還有一部分海豚的基因。它色彩鮮豔,性格活潑,哭出來的眼淚是各種糖果……渾身上下都是小朋友們熱愛的元素。

這個幻想的朋友跟孩子在現實世界裏找到的依戀品是一樣的。

在孩子生命的最初幾年陪伴孩子成長,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而且在孩子長大後離開,那時意味着孩子已經獨立,開始跟自己的童年告別,進入少年時代。

現在,我們知道爲什麼孩子睡覺都要抱着東西,這可不是戀物癖,這是他們想要的安全感,這是孩子的“情感源地”。

父母要選擇尊重和接納,要相信孩子有能力“順利過渡”。

另外就是給予恰到好處地呵護,這個工作需要父母來做。

父母要培養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因爲有了這個基礎。

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就會有度,不會呈現出一種病態。

在小的時候,父母可以通過與孩子的遊戲互動或身體接觸,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心,這樣會減輕孩子對特定物品的關注。

多鼓勵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指責。

給孩子一個無條件的抱抱,而不是隻有在孩子聽話的時候纔給予擁抱獎勵。

就算孩子做錯了,也可以抱抱他,化解他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當孩子感受到了你的愛和支持,再跟他談談行爲,進行合適的引導,遠比打罵要有效。

經常與父母擁抱的孩子,一般不會對外物產生太大的依戀。

一般情況,孩子的這種戀物行爲會隨着年齡的變化而慢慢消失。

如果一直存在,或者愈演愈烈,那父母就要看看自己跟孩子之間是不是真正形成了親密的依戀關係?看孩子是不是充滿安全感?

因爲孩子的問題,往往照出家庭和父母本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