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幼兒也有“相思之苦”

幼兒也有“相思之苦”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嬰幼兒也有“相思”之苦呢?其實嬰幼兒相思,不同於成人的愛慕與思念,它是古人對嬰幼兒心理疾病的一種特定稱呼,是指嬰幼兒在離開了熟悉的親人,改變了熟悉的環境以後

幼兒也有“相思之苦”
爲何嬰幼兒也有“相思”之苦呢?其實嬰幼兒相思,不同於成人的愛慕與思念,它是古人對嬰幼兒心理疾病的一種特定稱呼,是指嬰幼兒在離開了熟悉的親人,改變了熟悉的環境以後所表現出來的行爲退化和動作異常,如煩躁不安、不思飲食、昏睡不醒或啼哭不止、睡眠不寧等等。當這些東西重新得到以後,患兒便會恢復如初。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後,對母親會產生一種依戀行爲。到4-5個月時,能認識母親,並表示出對母親的依戀,當看不見母親時,會立即哭叫。爬行以後,母親一走開,會爬着追隨;見到母親出現,會伸出雙手要母親抱,或舉雙手快活地拍掌等。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逐漸熟悉了周圍的人和物,有了進一步的心理依戀,如親密的小夥伴,可愛的玩具等。當這些環境一有改變,陌生的場面會令他無所適從,他就會變得孤單、沉默,出現“相思病”,而一回到熟悉的人和環境中,嬰幼兒就興奮不已。 

  有關調查表明,一些精神病或變態人格的發病原因,多是由於母親和嬰幼兒之間早期關係不協調而造成的。或因種種原因,幼兒從小未得到母親的愛撫,就常會出現拒食、夜驚或生長髮育遲緩等現象。或者由於搬遷、環境變化大,幼兒失去了形影不離的小夥伴,就會變得鬱鬱寡歡,甚至不說話,怕見人等嬰幼兒孤獨症的一些表現。 

  本世紀40年代,鮑爾貝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母親與嬰幼兒過早分離,如喪失雙親成爲孤兒或父母離婚等,常常使孩子不能很好地與人相處,怕做遊戲,怕冒險,怕探索,怕發現自身以外的世界,乃至自己等。 

  “依戀”是嬰兒的“情感需要”,嬰幼兒失去依戀會有“相思”之苦,會害病。因此,母親應儘量多與嬰幼兒共處,對孩子進行撫摸、親吻、逗趣、擁抱,精心照料其起居飲食,給予充分的母愛。並鼓勵和幫助孩子走出家門,主動與周圍的小朋友建立夥伴關係,促進孩子的交往能力的發展,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以適應社會的需要。這樣,纔有利於建立良好的母子依戀關係和夥伴關係,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