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真的以爲自己的孩子很安全?每天有540個孩子遭遇意外,讓人震驚!

你真的以爲自己的孩子很安全?每天有540個孩子遭遇意外,讓人震驚!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意外傷害監測網絡顯示,在中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要受傷害原因。2000~2005年,我國0~14兒童因意外傷害所致的平均傷亡率爲20.1/10萬人,平均每年近20萬名兒童因意外傷害而失去生命。中國0~14歲兒童意外傷害的傷亡率是美國的2.5倍,韓國的1.5倍。

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可生活中,總是有危險潛伏身邊,讓父母感到防不勝防。單純的焦慮和一味的保護,對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建立沒有任何幫助。

父母該如何把握分寸,既能保證孩子平安,又能在他需要鍛鍊的時候放開手腳?

你真的以爲自己的孩子很安全?每天有540個孩子遭遇意外,讓人震驚!

每個父母都希望爲孩子撐起一把安全保護傘。

▌給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講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

生活中的很多危險,也來自於我們不好的生活習慣。例如:在車前猛跑,被車撞倒的機率就大大增加;走路腳不離地,就容易踢到硬物或被絆倒;吃東西時說話,被嗆到的可能性也大了很多倍。

而好習慣的養成,都是從小就開始的。

如果父母能培養孩子在吃東西前輕輕吹一吹、摸一摸,就能很容易避免燙嘴、燙手,也能防止誤食異物。

如果孩子養成了在路上行走、乘坐電梯靠右行、站的習慣,那碰撞同伴或受到車輛碰撞的機會也會大大減少。

如果孩子能輕開門窗、輕拿、輕放桌椅的行爲,那麼就很容易避免被門窗夾到手、被桌椅磕到的情況

如果孩子在和小朋友玩耍時,能遵守秩序,排隊玩滑梯、鞦韆,那麼因爲推擠造成的傷害就能減少很多。

父母可以在習慣培養的過程中,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孩子理解和記憶,如:“遇見紅燈停一停,遇見綠燈開步行”等。

但孩子習慣的養成是相對緩慢的,需要父母付出很大的耐心,長期堅持、反覆強調。

▌危險常識的日常普及

成人面對危險時所採取的自我防護措施,是基於對災難發生的規律性認識所進行的。這對於以形象思維爲主、抽象思維剛剛萌芽的幼兒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父母唯有不斷地灌輸一些認知危險的基本常識,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意外,並避免受到傷害。

例如,到了夏天,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瞭解雷電,讓孩子掌握避免雷擊的知識。可利用百科全書、繪本、紀錄片等,讓孩子相對直觀地瞭解這些知識,也可以把知識編到故事裏給孩子聽。

多向孩子介紹一些標誌、符號的意思,孩子對圖像的理解和記憶能力更強,因此也更容易掌握這些標誌和符號的警示意義

你真的以爲自己的孩子很安全?每天有540個孩子遭遇意外,讓人震驚! 第2張

只有孩子將安全意識內化到心中,才能真正學會保護自己。

▌教會孩子使用通訊手段

目前,家長爲了害怕孩子沉迷手機,都儘量避免讓孩子接觸到手機。

但是,在移動通訊如此普及的現在,手機也是重要的與人聯繫的手段。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告知孩子,如何利用手機或公共電話獲得幫助。

教會孩子撥打電話,知道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電話號碼,並知道110、119、120等呼救電話的含義。

▌教會孩子冷靜應對、勇於求助

懂得向人求救,是孩子在遇到危險情況時必備的技能。

有些孩子遇到困難時只會哭泣、發脾氣,遇到陌生人非難時就驚恐失措,連呼喊求助的膽量都沒有。又因受語言能力的限制,孩子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往往說不清楚事情的經過。

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可以跟孩子練習去講清楚一件事情的時間、地點、需要什麼幫助等。

另外,切不可在平時嚇唬孩子:“再不聽話,就把你交給警察!”使得孩子在正真需要幫助時,反而害怕可以提供幫助的人。

你真的以爲自己的孩子很安全?每天有540個孩子遭遇意外,讓人震驚! 第3張

不懂得表達,會讓孩子在求助過程中遭遇失敗。

▌多陪孩子玩安全主題的角色扮演遊戲

父母要知道,僅僅跟孩子講述上述這些自護自救的常識、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當時可能記住了,但過後一會兒就忘記了。

唯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徑是通過角色遊戲來演練,在家庭遊戲中父母可設計多種可能發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問題,測試孩子的反應能力,同時還要演練父母和孩子之間如何保持通訊聯絡。

孩子只有經過多次演練才能逐漸掌握應對危險情況的要領。


《狼來了》

撒謊不是個好習慣。它最大的危害在於,無法讓人對你建立起信任感。因此,當你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人能來幫助你。

發現孩子撒謊,父母可以告訴孩子,父母與他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理解是以誠實爲前提條件的。此時,父母既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能輕描淡寫,而應該與孩子一起認真探討,用心啓發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以幫助自己瞭解孩子說謊的原因。然後再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