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你不虧待別人,生活也不會虧待你

孩子,你不虧待別人,生活也不會虧待你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天氣好,週六日基本取消了所有的室內活動,有機會就帶孩子去公園玩。有一次,幾個陌生的孩子在公園籃球場上玩,有的騎扭扭車,有的騎滑板車,有的騎平衡車。都是三四歲的樣子,很快就熟悉起來,一會一起玩土,一會玩你追我趕的遊戲。

孩子,你不虧待別人,生活也不會虧待你

最近天氣好,週六日基本取消了所有的室內活動,有機會就帶孩子去公園玩。

有一次,幾個陌生的孩子在公園籃球場上玩,有的騎扭扭車,有的騎滑板車,有的騎平衡車。都是三四歲的樣子,很快就熟悉起來,一會一起玩土,一會玩你追我趕的遊戲。

那個騎扭扭車的男孩,玩了一會推土遊戲,突然想玩滑板車。他挺有禮貌地跟一個小男孩說:“哥哥,你騎我的扭扭車,我騎你的滑板車行嗎?

小男孩挺樂意交換,主動把很新的米高滑板車拉了過來,很爽快地說:“給你!”

誰都沒想到,尷尬的一幕出現了——小男孩的奶奶卻不樂意了,直接威脅自己家孩子:“這可是你昨天剛收到的新車,如果你想玩的時候弟弟不還你,可別跟我面前哭鼻子啊!”

小男孩看看了奶奶的臉色,又把車收了回來。

另外一個騎滑板車的小男孩正在玩土,他很友好地說:“我的給你騎吧。”

回來路上,我問喆同學:“如果小弟弟想和你換平衡車騎,你換嗎?”

他很認真地想了一會說:“如果我不玩的時候,可以給他騎;我不想玩扭扭車也借給他騎五分鐘。”

在他物權敏感期,我那篇《沒錯,我就是那個混蛋大人》,很多朋友看過,大部分媽媽認可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也有一部分朋友質疑:這樣會不會讓孩子變自私、自我?

事實上,只有孩子建立起“自我”,才能替別人着想,那些“捨己爲人”的孩子,長大後幸福力通常比較弱——沒有人永遠付出而不求回報,當他們懂得愉悅自己,才能快樂他人。

當孩子順利度過物權敏感期,會慢慢在社交生活中得到分享的快樂,送別人禮物、收到別人送的禮物,他們都十分開心。

他們的交換和分享,從不用物品的金錢價值衡量,只遵從內心。比如有一次,喆同學用剛買的糖葫蘆換了一個小朋友手裏撿來的木棍,並且遵守了“一週內不再買糖葫蘆”的約定,那個木棍放在家裏長達一週,幾乎天天玩。

這種分享和交換,在成人眼中有些不划算,但這種“不虧待別人”的單純,卻讓孩子們收穫了更多的快樂。

朋友Y對任何人都很隨和,電梯裏遇到保潔阿姨搬東西,她會幫着摁電梯;飯店遇到服務員上菜,會幫着開門;外出旅遊,導遊偶爾忙不過來,她會幫着數人頭。

去年她賣房買房,又和中介小夥子變成了朋友。

提起中介,多數人會皺皺眉頭,覺得爲了賺錢,他們會做很多沒有原則的事。比如一邊壓低賣家的價格,一邊擡高買家的心理預期。而Y從來沒有懷揣惡意去猜想自己的經紀人,自己的需要明確說,約好的時間晚到幾分鐘一個勁道歉。一次,她穿越大半個北京城去看房,走到門口經紀人又接到賣家的電話,說臨時開會走不開,她都沒有絲毫責怪,用她的話說,就是:“小王夾在中間也很無耐,沒有人比他更想成交。”

還有一次,北京颳着大北風,經紀人來給她送一張表,需要她把信息填完善。屋裏二十多度溫暖如春,屋外正好對着電梯間,有冷風不斷進來。她讓小夥子進來等,可能是公司有規定不能進客戶的門,所以小夥子堅持門外站着。最後Y的老公把小夥子拉了進來,說:“我們家沒有那麼多事,咱們都是來京打拼的,我懂得你們的不容易。” Y還給他倒了一杯茶取暖。

小夥子一下子紅了眼圈,連聲道謝。

那之後,小夥子在後臺看到合適的房源,第一個想着推薦給Y。最後和賣家面對面談價格,又盡力幫忙談到了Y的預期。

平日裏,不止一個人說Y把姿態擺得太低。但Y樂在其中,她普通朋友不少,因爲她讓自己舒服的基礎上也讓別人舒服;她的好朋友也不少,因爲得體地替人考慮已成爲她的一種習慣。

正因爲她在交往中從不虧待別人,所以當她有事,不用張口,身邊的人就會主動幫她。

剛畢業時,曾有個同事,剛一接觸會覺得他人不錯:嘴甜,會聊。

但時間一久,就發現不是那麼回事:大家一起吃飯,雖沒明說AA制,但默認輪流結賬,但每次輪到他,不是出去接電話就是上廁所。最初幾次我們覺得是巧合,慢慢就明白是套路,也明白他老說煙沒了、筆沒了、零錢沒了,借了就沒有然後,也是套路。

剛來北京時,認識一個文友,也在一個雜誌社做編輯。後來那個雜誌收益不好,很多人離職,只有她一直跟着主編幹,將近三個月的時候,就她和主編兩個人負責一本64頁的雜誌,理由是“是她一直鼓勵我寫文章,我才能從老家來到北京,做人不能沒良心”。後來主編又做新刊,並且大有起色,第一個就想着把我那個文友挖了過去做資深編輯,工資翻了兩倍。

太愛沾小便宜的人不會有大格局,那些懂得“有原則性吃虧”的人才更有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講,我願意孩子是那個懂得吃虧、捨得吃虧的人——小時候吃點虧,是爲了長大以後少吃虧。

所以,人際交往中,像Y那樣如果能提前想“我能給予別人什麼”,而非“別人能給予我什麼”;或像那位文友,懂得感恩和回饋別人的善意,一段關係會走得更遠,人脈越來越寬,生活的厚待也終將越來越多。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