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問孩子和爸爸親還是和媽媽親?這樣真的好嗎?

問孩子和爸爸親還是和媽媽親?這樣真的好嗎?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家裏都是一幫家長養一個孩子,於是很多人就會問這孩子:你是和媽媽親還是和爸爸親呀?你是更喜歡奶奶啊,還是更喜歡媽媽?

孩子到底和誰親、更喜歡誰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答案,問這類問題也沒有任何意義。

今天我們來請葉壯老師跟大家說說,爲什麼不建議家長問孩子這個問題。

爲什麼不建議問孩子和誰更親?

孩子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只能發展出一個依戀對象,一般這個人是媽媽。等到 2~3 歲的時候纔會發展第二個依戀對象,就是爸爸了。如果孩子現在和你不親,再等等就好。

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跟你不親,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你做的暫時還不夠。就算是我們大人,對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態度,更何況是孩子。

但如果總是問孩子「和誰親」,家長本意是開玩笑,但孩子容易當真,換咱們家長自己,也是不願意回答這類問題的。

另外,家長本身在孩子面前的角色都是不同的,比如溫柔的媽媽,堅強的爸爸,互不可替代,親疏不同也是正常的。

孩子和自己不親怎麼辦?

問孩子和爸爸親還是和媽媽親?這樣真的好嗎?

1. 不斷給孩子好的刺激源,提供高陪伴的質量

不論你是否重視培養,一般來說,孩子都能學會說話、發展出抽象思維等。但是,如果你能正確關注,不斷給他一些新的刺激,讓他接觸到不同的事物,孩子就能發展地更快、更好、更健全,從而擁有更豐富的生活。

注意,陪伴從來都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更多是情感共鳴的效率問題。比如你和兒子在一起,兩人就各玩各的 iPad,這種陪伴就沒什麼意義。

2. 主動積極地迴應孩子

你是孩子最重要的反饋源,沒有之一。當他在學校被表揚了,當然是來找你報喜,在這種時候,就應該真誠地誇一下孩子。

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謝莉. 蓋博爾(Shelly. Gable)指出,高效的反饋,是對於孩子的積極事件,比如考得好、被表揚、成功登臺演出,家長要主動而肯定地迴應。

問孩子和爸爸親還是和媽媽親?這樣真的好嗎? 第2張

3. 孩子跟誰親,只能引導不能強制分配

在跟誰親這件事上,孩子有主動權,他的依戀並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分成兩半的蘋果,想讓孩子和你親,就想辦法去拉近彼此的關係,總跟孩子抱怨「你爲什麼不愛我」,一點用都沒有。

每個家庭都會遇到孩子親疏不同對待的時候,我們家也不例外。

我家兒子跟誰親

我家孩子剛出生的前 3 個月,剛剛好到了年底,工作比較輕鬆,而且領導還很貼心地給我批了 40 天的陪產假。於是,我主動承擔起了大部分抱孩子的工作,換完尿不溼、吃完奶、到點不睡覺……幾乎都是我抱着。

尤其是我兒子出生開始,覺比較少,入睡困難,要醞釀很久,所以每天晚上一到孩子睡覺的時候,也都是我來抱,哼着歌,輕輕地搖,幾乎每天要花近一個多小時來哄他入睡。

抱得時間長,再加上我胖得很柔軟,而媽媽瘦得比較骨幹,慢慢地,除了吃奶時間,別的時候他都只要我,不要我老婆,甚至連胖胖的奶奶都要比媽媽受歡迎。

我老婆當然傷心了,懷胎十月,好不容易把他生下來,他還不跟媽媽親,換做哪個媽媽都傷心。

直到春節過後,假期結束了,我又開始忙了起來,每天早出晚歸,出門前兒子沒醒,回來時兒子睡着了,睜眼閉眼都是媽媽,慢慢地,我變成不待見的那個了。

現在我家孩子 3 歲,在他上小學的時候,我老婆幾乎都是 24 小時和他在一起,陪吃陪睡陪玩,因此,無論他平時和爺爺奶奶或是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把媽媽丟在一邊,但受委屈的時候,第一個找的一定是媽媽。

而他和我的關係,卻是時疏時親。當我忙到天昏地暗的時候,拼死拼活抽出一定的時間,回家喵孩子一眼,孩子卻總是一邊扭頭跑掉,一邊大喊:爸爸走開,爸爸快走開,真是特別扎心。

而當我閒在家裏的時候,陪着我家孩子到處瘋跑瘋玩,孩子就會和我親得像一塊牛皮糖,怎麼都不肯和我分開,睡覺前還會說:「我要和爸爸睡,爸爸給我講故事,不要媽媽,媽媽去小黑屋。」

我和我老婆在孩子心裏的地位,就是這麼變來變去,我和我老婆都能接受,人就是這樣,你和他一起玩、你用很多時間陪他,他自然就跟你親近。

從來都沒有孩子「應該跟我親」這種事情,而我們也不會逼得他非得給出一個答案,只是努力給他一個健康而豐富的成長環境。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