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講述了6個小故事。在中國,經常會強調牛勁,要有些牛的精神。老黃牛,脾氣倔強,牛還有獻身精神。那麼在這些成語故事中,牛的意義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於牛的成語故事吧!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汗牛充棟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後世尊他爲聖人,當時就有三千人跟隨他學習。當時爲了教學的需要,孔子曾經整理和修改過《春秋》等。孔子說“春秋以義”,也就是要用《春秋》來讓人們明白“義”。但是孔子一生沒有寫什麼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論語》中說,有一次子貢向孔子請教“天道”的問題,孔子說:“我不想說這個。”子貢說:“夫子如果不說的話,我們如何能照着去做呢?”孔子說:“天道怎麼能說得清呢——四季因它而運行,萬物因它而生長。天道怎麼能說得清呢?”這也許是孔子不寫的原因吧。

唐代柳宗元說:“自從孔子修改過《春秋》以後,給它作傳的人就多起來了,當時就有五家《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鄒氏傳》、《夾氏傳》。後來歷朝歷代,都有成百上千的人爲它們作注講疏,寫出了很多見解不一的著作。這些書堆起來能塞滿屋子,運出去要使牛馬都累得出汗。”

汗牛充棟的故事延伸

【注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出處】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又作《陸文通墓表》):“其爲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解釋】棟:棟宇,房屋。本義是指用牛運書,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書,要放滿整個屋子。形容藏書很多。

【用法】作謂語;含褒義,形容藏書非常多

【近義詞】左圖右史、浩如煙海、汗牛塞屋

【反義詞】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寥若晨星

【例句】這位老先生藏書之多,用汗牛充棟這句話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汗牛充棟點評

我們常說人要多讀書,因爲腹有詩書氣自華哦,書中有許多我們不曾見識過的,心中嚮往的,有的人善於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從別人的書中,我們能看到別人的人生是怎樣的,從而一些好的經驗也可以作爲我們生活的實踐,這樣你才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所以小朋友們,平時要多看書,多讀好書哦!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目無全牛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解牛的)技術怎麼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放下刀回答說:“我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規律,(已經)超過(一般的)技術了。開始我宰牛的時候,眼裏所看到的沒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後,不再能見到整頭的牛了。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視覺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擊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着(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斷筋肉;一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一把刀,(是用刀)砍斷骨頭。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的鋒利就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對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餘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裏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我)提着刀站立起來,爲此舉目四望,爲此志得意滿,(然後)把刀擦抹乾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廚師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目無全牛的故事延伸

【注音】mù wú quán niú

【出處】《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解釋】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形容技藝已經到達非常純熟的地步。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指人的技藝純熟。

【近義詞】鬼斧神工、胸有成竹、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例句】他對這項工作掌握熟練,已經達到了目無全牛的境界。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目無全牛點評

老師在課堂上一定講過,同學們回去一定好好預習功課。小朋友們有沒有乖乖按照老師說的做呢?就像故事中宰牛一樣,練習的次數多了,就能摸清門道了,再宰牛就得心應手了。如果小朋友們都能提前預習功課,第二天上課你就會覺得容易多了,每天再做好複習工作,期末考試就輕鬆多了,所以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偷懶喲!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第2張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對牛彈琴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著名的音樂家,名字叫公明儀。他對音樂有極深的造詣(yì),善於彈琴。他的琴聲優美動聽,人們聽到如此美妙的琴聲之後往往如醉如癡。

有一年的春天,他帶着琴來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xù)的春風將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讓他心情非常舒暢。他環顧四周,發現不遠處有一頭大公牛正在吃草。他興致勃發,突發奇想要爲這頭公牛演奏一曲,於是他撥動琴絃,對着這頭公牛彈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雖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非常悅耳動聽,但是那頭吃草的牛兒卻根本不理會那高雅的曲調,仍然低着頭繼續吃草。因爲公牛雖然能聽到琴絃發出的聲音,但是並不能理解曲子中的美妙意境。

公明儀見美妙的琴聲並不能打動這頭不懂音樂的牛,非常無奈。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公明儀撫動琴絃,彈出一段段奇怪雜亂的聲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蠅聲,有的像迷路的小牛犢(dú)發出的叫聲。這時候這頭大公牛纔像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搖搖尾巴,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對牛彈琴的故事延伸

【注音】duì niú tán qín

【出處】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爲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

【解釋】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用於譏諷別人。

【近義詞】無的放矢 牛嚼牡丹 雞同鴨講

【反義詞】有的放矢

【例句】對目不識丁的文盲,談文藝創作,無異於~。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對牛彈琴點評

牛是聽不懂高雅的音樂的,所以公明儀對着牛彈琴,又怎麼可能得到牛的反饋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教育要看對象,要因材施教。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第3張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九牛一毛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着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裏很高興。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於用人。

後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一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一萬多敵人,實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後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鬥,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爲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裏。次年,又誤傳李陵爲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

廷尉杜周爲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餘,就想自殺;但轉念一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於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裏,死一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於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歷史的著作——《史記》。

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變的情況告訴他的好友任少卿,後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話,引伸成“九牛一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才僅是極多數裏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樣。

九牛一毛的故事延伸

【注音】jiǔ niú yī máo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僕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解釋】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渺小、輕微,或很大數量中的極少數。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比喻微不足道

【近義詞】滄海一粟、一絲一毫

【反義詞】不計其數、舉不勝舉

【例句】成功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成果,你那點九牛一毛的功勞就別提了。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九牛一毛點評

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任憑誰都是不願意忍受這種酷刑的,但是司馬遷忍下來了。他知道每個人最終的宿命都是死亡,但是死的輕重意義卻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 "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所以即便痛苦到了極點,他也堅定的要完成《史記》。我們要向司馬遷學習,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第4張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賣劍買牛

漢宣帝即位後,過了很長時間,渤海郡及其相臨地區鬧饑荒,盜賊四起,太守不能制止。宣帝要選一個能勝任的人,丞相御史推薦了龔遂,皇帝任命龔遂爲渤海太守。當時龔遂已七十多歲,皇帝召見時,見他身材矮小,宣帝見到後,認爲龔遂並非像人們說的那樣,不免對他有輕視之感。宣帝問龔遂:“渤海郡一片荒亂,我十分擔憂,你準備用什麼方法平息那裏的盜賊,而使我不再憂慮呢?”龔遂回答:“渤海郡地處偏遠,沒有沾沐聖上的恩惠教化,那裏的百姓爲飢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濟,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盜陛下的兵器,在池塘岸邊需弄耍弄罷了。您打算讓我去剿滅他們,還是去安撫他們?”宣帝聽了龔遂的回答很高興,說:“選賢良之臣前去,本來就是想對他們進行安撫。”龔遂又說:“我聽說治理不守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順亂繩一樣,不能着急,只能慢慢來,纔會達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後,丞相御史們對我的工作暫時不要按常規加以限制,一切事要允許我見機行事。”宣帝答應了這一要求,並特別賜給龔遂黃金,還爲他增派了驛車。龔遂進入渤海郡的地界後,郡府的官吏們聽說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而龔遂讓他們都回去,並命令所屬的縣把專管追捕盜賊的官吏都撤除。那些手拿農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對他們問罪,攜帶兵器的人,才屬於盜賊。接着龔遂獨自一人乘車來到郡府,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來,盜賊也停止了活動。渤海郡中還有一些結夥搶劫的人,聽到龔遂的教令後,便自動解散,放下了手裏的兵器而拿起了鋤頭和鐮刀。這樣偷盜搶劫之事便都平息了,老百姓開始安居樂業。龔遂於是打開糧倉,把糧食借給貧民,還選任了一些好官吏對百姓實施安撫管理。

龔遂發現齊地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歡從事工商之類的末技,不重視耕種田地。於是他便以身作則,追求儉僕的生活,鼓勵老百姓務農,命令每人都種一棵榆樹、一百棵薤、五十棵蔥、一畦韭菜,每家養兩頭母豬、五隻雞。老百姓有持刀帶劍的,龔遂就讓他們賣掉,購買耕牛,並說:“爲什麼不帶牛佩犢呢!”於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勞作,秋冬之季檢查督促老百性收穫,鼓勵人們多積蓄農副產品。(龔遂)還巡視勸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內,家家有積蓄,官民都富裕起來。老百姓也就不再打官司了。

賣劍買牛的故事延伸

【注音】mài jiàn mǎi niú

【出處】《漢書·龔遂傳》:“民有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櫝。”

【解釋】原指放下武器,從事耕種。比喻改業歸農或棄惡從善。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停止戰爭

【近義詞】偃武修文、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反義詞】投筆從戎、南征北戰、東征西討

【例句】王將軍戰爭後~,種豆南山,無疾而終。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賣劍買牛點評

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當故事裏的百姓們開始改做農業,家家都有收成,都能把日子過的有聲有色的。所以我們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路,這樣你的興趣能支撐你走下去,哪怕遇到困難,你也不會輕言放棄,這樣多好呢!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第5張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散馬休牛

商朝末年,商紂王荒淫無度,百姓怨聲載道。

周武王率領大軍把商都包圍起來,商紂王登上鹿臺放火自殺。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鎬京,讓士兵回家從事農業生產,把徵用的牛馬全部退還,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散馬休牛的故事延伸

【注音】sàn mǎ xiū niú

【出處】雖毀戈鑄戟,未擬上皇,散馬休牛,載懷偃伯。南朝·陳·徐陵《爲陳主答周主論和親書》

【解釋】指不興戰事。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戰後

【近義詞】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歸馬放牛

【反義詞】窮兵黷武

【押韻詞】衆毛攢裘、聲氣相求、付諸東流、撞破煙樓、公報私讎、嫉貪如仇、緩帶輕裘、軒鶴冠猴、以儆效尤、黑貂之裘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散馬休牛點評

雖然我們中國孩子生活在和平地區,但我們知道世界並不和平,有的地方還在戰爭,許多小朋友還在深受戰爭的苦難。看到新聞中那一張張無助的臉龐,我們也感到痛心。真心希望世界和平,不再有戰爭。

【關於牛的成語故事】與牛有關的成語故事 關於牛的成語大全 第6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