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騎鯨之旅》:共讀經驗(二)

《騎鯨之旅》:共讀經驗(二)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很多人對親子共讀還是存在着誤解,認爲共讀對孩子的作用不大。那麼親子共讀真的有用嗎?作者還是真誠的向你推薦她與小孩的共讀經驗。

《騎鯨之旅》:共讀經驗(二)

 共識

許多媽媽告訴我,她們的共讀計劃曾遭到家人諸多質疑和非議。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但當我們家在短短一兩個月時間裏一下子涌進一兩百本體積龐大、花費不菲的繪本,家庭空間被嚴重蠶食時;當家人看到米尼瞪着懵懂吃驚的雙眼,聽着我指天畫地時,我也聽到過“這種書都在騙錢吧?”“孩子這麼小怎麼聽得懂這些?”“編些故事跟他說就行了!”這樣的話。

如果計劃未來數年內延續和孩子的共讀,就需要家人在精神上、時間上、住宅空間上,乃至經濟上的認可和支持。一帆風順的共讀絕不單是你和孩子兩個人的行爲。從這個角度上說,孩子兩歲前,你已經迫切地需要取得全家的共識,爲日後的共讀行爲打下堅固基礎。一個好的共讀引導者,有責任讓全家人意識到:共讀不僅僅是親子游戲,共讀帶來愛。你有責任讓全家成員共享騎鯨之旅的旖旎風光,並像艦長一樣指引方向。

 取得全家共識,我是以如下步驟進行的

A. 分享繪本帶來的愛。繪本中有許多講述家庭之愛的優秀圖書,如《我爸爸》《我媽媽》《爺爺一定有辦法》《魔奇魔奇樹》《先左腳,再右腳》《給爸爸的吻》《團圓》《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因爲講述的是熟悉的家人,一歲半之後的孩子都會投入閱讀。這些書總能激發孩子們內心的愛。米尼經常拿着這些書,依偎在外公(或外婆或爸爸)懷裏,說着“看到這本書就想你了”“絕對不要和爸爸分開”“一定要保護爺爺”這樣甜蜜的話。能帶來愛的繪本是不會被人拒絕的。(注意:在挑選“舉家共愛”的繪本時,需考慮到老人的心理忌諱。有些講隔代感情的繪本涉及死亡,如《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爺爺變成了幽靈》,挑選時建議參考家裏情況決定。)

B. 分享繪本帶來的成長。真正尊重靈魂的共讀是不需要炫耀成果的。但讓家人感受到“繪本給孩子帶來成長”是取得共識的上好法門。有段時間,我常對家人說:“米尼剛說起的這個形容詞是從某本繪本里學來的!”“他從繪本里學到了紅綠燈的道理!”慢慢地,我媽我爸也會要求我:“給米尼找找不怕打針的繪本吧。”“有沒有讓孩子不怕妖怪的繪本呢?”當家人提出這樣的要求時,是他們認可共讀、接受共讀的美好開端。

C. 邀請家人蔘與共讀。獲得全家共識最好的法門,莫過於邀請家人蔘與共讀。我們家設有幾本“歸爸爸念”的書。這些書是我先生覺得有趣,樂於和孩子共讀,並自己購買的書。比起繪本,我爸我媽更願意說些傳統故事,他們從書店買了一套《小小孩影院》,在他們的“親孫時間”給米尼講《猴子撈月》《聰明的烏龜》《龜兔賽跑》等故事,很快米尼就也能繪聲繪色地講了。我婆婆——米尼的奶奶——年紀大了,每隔一段時間來和米尼待一陣子。她只會說家鄉話,但每逢她說起往事,我會拉米尼在邊上認真地聽,同時把大意告訴米尼,說“奶奶說的故事真好聽!”。讓孩子聽歷經歲月的靈魂的講述,是他們的福氣。哪怕僅僅沉浸在當時的氣氛中,他們也會因爲感受到愛和尊重,讓心靈越來越敞亮開闊。另一方面,對家人來說,“孩子喜歡我說的故事啊”是個鼓勵,他們進而也能夠接受“孩子喜歡故事”的說法,成爲共讀的擁躉。

當然,親子共讀經常是屬於被窩、屬於你和孩子彼此脣齒之間、屬於安靜夜晚的。但它絕非“關上門”的、“有門檻”的、“高高在上”的遊戲。取得家人共識的親子共讀,使騎鯨之旅更多元、更有生機,它是拒絕孩子成爲書呆子的第一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