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雞犬不寧的意思是什麼

【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雞犬不寧的意思是什麼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雞犬不寧的故事

唐朝中期,封建統治者橫徵暴斂,沉重的苛捐雜稅壓迫得老百姓家破人亡。當時,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帶有一種奇異的蛇,全身有劇毒,人如果被它咬一口,就很難再活命了。但如果能捉到這種蛇把它晾乾製成藥餌,就能治療多種病,因此被宮廷列入賦稅向永州地方徵收,很多人也因捕蛇喪生。

雖然如此,還是有人甘冒生命危險捕蛇來繳納賦稅,因爲這樣可以減免更沉重的苛捐雜稅。每當徵稅時候,兇橫的地方官吏就走村串戶,逼迫人們捕蛇,沒有哪一家能逃脫賦稅,沒有人不受到騷擾。

當時有老百姓這樣形容官吏的兇橫和騷擾:“雖雞狗不得安寧焉。”意思是說,即使雞狗也得不到安寧啊!

人們把“雞狗不得安寧焉”簡化成“雞犬不寧”,形容騷擾得厲害和頻繁,使人不得安寧,這個成語見於唐朝柳宗元的《捕蛇者說》。

【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雞犬不寧的意思是什麼

雞犬不寧的材料

【注音】jī quǎn bù níng

【出處】唐·柳宗元《捕蛇者說》:“譁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解釋】寧:安寧。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用法】主謂式

【近義詞】雞飛狗走、雞狗不寧

【反義詞】雞犬不驚

【年代】古代

【例句】越是在人心不定、~的當口,我們越是要心裏有譜。

【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雞犬不寧的意思是什麼 第2張

雞犬不寧的點評

唐朝原本是個繁盛的封建王朝,但到了中期,安史之亂後,唐代再也無法恢復已往的繁榮,當時的時局動亂,宦官專市又加上藩鎮割據,令百姓十分痛苦。而當官的都只顧自己,拼命搜刮民脂民膏,稅收名目又雜又多,人民整日勞苦也無法吃飽肚子。柳宗元見到這種情況既痛心又無奈,曾寫了一篇《捕蛇者說》來諷喻時政,反映人民生活的圃苦,希望統治者看到能調整政策、改變這一切。

【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雞犬不寧的意思是什麼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