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忠言逆耳是什麼意思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忠言逆耳是什麼意思

來源:寶貝周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

後來,唐高祖的二兒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哥哥李建成。年輕而敏銳的李世民知道魏徵是個人才,便親自召見他。

李世民一見魏徵,就非常生氣地責問他:“你爲什麼要離間我們兄弟的感情?”在場的大臣們都感到魏徵將有殺身之禍。

可是,魏徵卻從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氣回答說:“如果皇太子早聽我的話,肯定不會落到今天這樣的下場。”李世民聽後,被魏徵這種不畏強權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動,打從心裏欽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委任魏徵爲諫議大夫(專門向皇帝提意見的官職),以後又提拔他當宰相。建國之初,唐太宗勵精圖治,經常召見魏徵,與他討論治國施政的得失。

魏徵胸懷大志,膽識超羣,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大膽進諫。在他任職的幾十年間,爲了使大唐民富國強,先後向唐太宗進諫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見,儘量採納。

有一次,唐太宗違犯他制定的18歲成年男子才須服兵役的規定,決定徵召16歲以上,18歲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從軍。命令發出以後,魏徵極力反對,唐太宗十分生氣,派人把他叫來,大加訓斥。

魏徵毫不畏懼,他十分嚴肅地進諫說:“您現在把強壯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麼,田由誰來種?工由誰來做?您常常講,我當國君,首先要講信用,可是國家的法律明明規定,男丁中的強壯者才需要服兵役,您爲什麼不遵守呢?您這樣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嗎?”

魏徵的這一番話,把唐太宗一肚子的火氣澆滅了。他心悅誠服地對魏徵說:“先生真是我和國家的一面鏡子啊!我原先以爲你太固執,不通情理,現在聽了你的話,覺得很有道理。政令前後不一,百姓不知所措,國家是無法治理得好的。”

於是,唐太宗立刻下令停止徵召中男服役,還獎賞了魏徵。

敢於直言勸諫的魏徵不僅爲國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也成了以後歷朝官員效法的楷模。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忠言逆耳是什麼意思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材料

【注音】zhōng yán nì ěr

【出處】《兒子家·六本》:“孔子曰:‘良藥苦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解釋】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常與“良藥苦口”連用

【近義詞】良藥苦口、持平之論

【反義詞】甜言蜜語、花言巧語

【例句】老師對同學們的批評教育是爲同學們的將來着想,正所謂~啊。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忠言逆耳是什麼意思 第2張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點評

一個人活在世上,能夠得到智者的批評是一件幸事。要知道,批評一個人是需要很大勇氣,冒很大風險的。誰都知道“多栽花,少栽刺”的道理。我們要勇於接受批評。 因爲一個人有了過錯並不可怕,只要能夠及時改正就無大礙,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從而由小錯到大錯,由大錯到不可救藥。

【忠言逆耳的成語故事】忠言逆耳是什麼意思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