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耐心的啓發孩子

父母如何耐心的啓發孩子

來源:寶貝周    閱讀: 9.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成功的教育,就是30%的啓發再加上70%的等待!曾經我們叮囑孩子的口頭禪是“慢慢走,小心摔倒”、“慢慢喝,小心嗆着”。

父母如何耐心的啓發孩子

我們好像漸漸失去了最初無條件的耐心,很小的事也容易發火,會不停地催促,習慣性忘記等待。

誘惑那麼多,才顯得堅持更珍貴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米歇爾曾做過一個糖果實驗。

他在一所幼兒園裏找來數十名4歲左右的孩子,然後把他們分別帶到一個房間,那個房間裏除了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一個盤子以外,什麼都沒有。

教授把一塊棉花糖放到了盤子裏,然後告訴孩子:“我有事要離開15分鐘,如果等我回來的時候,你沒有吃掉盤子裏的棉花糖,我就再獎勵你一塊;但如果你偷吃了,就沒有獎勵了”。

接下來的場景十分有趣,有個小女孩完全不顧實驗規則,當着教授的面就把棉花糖吃了;有的小孩眼睛盯着棉花糖大約堅持了1分多鐘,還是忍不住抓起來吃了;有的孩子爲了分散糖果的誘惑,在房間裏不停地敲桌子、唱歌、走來走去……

最後,只有1/3的孩子成功地堅持過了15分鐘,得到了獎勵。

不可否認,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有太多像那顆“棉花糖”一樣的誘惑了。做作業的時候,電視上的動畫片,書架上的漫畫書,手機裏的遊戲等都讓他們很難抗拒,讓他們有無數個念頭想要放棄,這是人的本能。

作爲父母,應該要讓他們知道,順從本能沒什麼錯,但是激發潛能是一件更酷事,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再等等,就撐過去了。

別讓孩子成爲一個沒關係的人

但問題是,雖然我們嘴上要讓孩子學會堅持,卻常常做一些打斷他們的舉動。

孩子在認真玩積木的時候,你總是一會兒給他拿瓶牛奶、一會兒給他削個蘋果,你覺得打斷孩子玩積木沒關係;出門的時候,孩子在仔細的挑選着出行的衣服,你看時間來不及了,穿什麼出門也無所謂,於是就粗暴地帶他離開;無數次,你都用“沒關係”、“多大點事兒啊”這樣的話,讓他屢次放棄手頭上的事。

大人的世界有計劃,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甚至會察言觀色,然而不巧,孩子不懂這些。現在讓他一次次放棄,慢慢地,他就會對所有事情都無所謂,那時候他一定會是一個無所謂的人。

有研究說,專注力是天生,但需要花時間來細心的呵護和維繫。即使有太多的原因打斷他做完一件事,我們也要創造機會讓他們繼續完成。

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中國臺灣地區著名作家龍應臺的作品《孩子,你慢慢來》中的開篇文,一度很打動我。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盧梭曾說過:“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浪費是什麼?是用眼觀察、用心體會,只有充分的體驗和思考,才能讓心智發展得更完善。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消費着焦慮——時間來不及,得到的比別人少,各種眼前看不到答案的未知,都會引發我們的焦慮,補習班、抓緊時間、填鴨式的教學撲面而來。

而在我們眼前的,那個小小的閃光點,卻一再被忽略——我的孩子正在認真地做一件他希望完成的事情,無論那是什麼。

確實,在任何事情上我們都需要爭分奪秒,但唯獨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有人說過:“所謂教育,就是30%的啓發加上70%的等待”。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早年間需要的鼓勵,幾乎都來自於家長的信心。

信心不是得到眼前的答案,而是一場無盡的等待。

其實這世上還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等待的:過馬路要等,看電影要等,就連泡麪都需要等上三分鐘,等待原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們大可不必總是活在焦慮中,總是感覺時間來不及了,於是替孩子瘋狂的報補習班,買輔導書,填鴨式教學也接踵而至。慢一點,就像爬山一樣,時間不過是一個過程,不到山頂,你永遠也不知道風景究竟如何,如果最後都是成功,那麼晚一點又何妨?

你要相信,養育是一場“靜待花開”的美好。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