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做好孩子的榜樣

父母怎麼做好孩子的榜樣

來源:寶貝周    閱讀: 8.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十大愚蠢行爲排行榜!耽誤您一分鐘請家長進來看一眼!牽動着千千萬萬父母的心,想要孩子發展的好,作爲父母必須做出好榜樣。

父母怎麼做好孩子的榜樣

然而,總有些家長用一些錯誤的方式教育孩子,自己卻渾然不知。父母良好的行爲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愚蠢的行爲往往只是絆腳石。

青少年犯罪研究會曾研究發佈了“教育子女的十大愚蠢行爲排行榜”,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些不利於孩子的教育行爲都有哪些。

1.當着孩子面吵架

上榜理由---對孩子來說,父親是天,母親是地,而當"天地大碰撞"時,留在孩子心中的是永恆的"天塌地陷"般的恐懼記憶。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2.對孩子說謊

上榜理由---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但黑夜並不能染黑我們的心靈,而謊言卻是世上最高效的心靈"染黑劑"。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3.帶孩子橫穿馬路

上榜理由---那看似不起眼的"冒險",埋下的卻可能是將來突破一切人間規矩的衝動。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4.對孩子的愛不穩定

上榜理由---忽冷忽熱的態度和行爲,所導致的是孩子極不穩定的情緒和性格,從而也就註定了孩子極不穩定的命運。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5.硬讓孩子說更喜歡爸爸還是更喜歡媽媽

上榜理由---這種玩笑所付出的高昂代價,有可能是孩子終身無法修復的失落感和疏離感。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6.對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不平等

上榜理由---這一看似無私而高尚的行爲,實際上是另一種殘忍。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7.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孩子比

上榜理由---毀掉一個未來天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削足適履"地盲目與別人比較,它剝奪了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上天賜予的獨特權。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8.忽視孩子的優點

上榜理由---我們怎麼看世界,世界就怎樣呈現在我們面前。忽視孩子的優點,那麼孩子就無法向你呈現優點,由此失去的可能是孩子今後人生髮展的優勢。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9.當着其他孩子面批評指責自己的孩子

上榜理由---所謂"優點不說跑不了,缺點不說不得了"---這一貌似哲理的警句,在成人世界裏都難以行得通,對孩子來說簡直是混賬邏輯!它打擊的不僅是孩子的自尊,而可能是其一生的自信心。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10.父母相互"理所當然"互不謙讓

上榜理由---父母理所當然、互不道謝的接受,給孩子強烈暗示: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可感恩的,理所當然的應該以我爲中心。

愚蠢指數:★★

傷害指數:★★

五種親子關係會毀掉孩子一生

以下五種親子關係可能會毀掉孩子一生,家長要提高警惕,看看你是否患了這些錯誤?

溺愛型:任性自私不禮貌

家裏的“小皇帝”,從生下來起一家人都圍着他轉。家裏人想盡辦法讓他高興,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歸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麼買什麼。

有一次,看上的電動玩具當時沒有買,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鬧,委屈得不得了!

像這樣的孩子在中國並不少見,根據山東省中山心理治療與諮詢研究中心的統計,在尋求心理諮詢幫助的家庭中,溺愛型家庭佔到70%—80%。

溺愛型家庭裏,家長過度寵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無條件接受,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即使孩子做錯了,也要爲其爭辯。

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四個老人,兩個父母共愛一個孩子,溺愛已成爲嚴重的社會問題。有人形象的稱爲“四二一”綜合徵。

但是,這樣的孩子習慣高人一等、以自我爲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禮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徵。在人際交往中,他們缺乏責任感、不懂得關心別人,難以交到朋友,逐漸孤僻離羣,遇到不滿容易導致攻擊報復等反社會行爲。

針對溺愛的孩子,家長首先立即停止溺愛,建立正常的家庭規則;其次,家庭裏是非對錯要分清,不能盲從孩子的行爲;再次,教導和鼓勵孩子用平等的心態和他人交往。

干涉型:缺乏主見難獨立

從小到大,除了學習,什麼事都不用管。吃什麼穿什麼,和誰玩兒,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現在,上初三了,父母擔心他上網、早戀,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會兒就打個電話問問。

覺得自己就是個“電動娃娃”,有苦沒處說。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種常見的不良親子關係,佔30%—40%。家長出於一種保護的態度對待孩子,爲了使孩子變得更好而細心照顧,儘量給予幫助和囑咐。有的家長甚至對孩子的學習、健康、前途等過分擔憂。

但是,由於過分保護,孩子的社會適應性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由於習慣依賴父母,他們做事沒有主見,猶豫不決。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難容易灰心沮喪,甚至焦慮不安。此外,這樣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現對抗行爲,對父母和老師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導致學習成績下降。

對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給予孩子信任,讓孩子有機會爲自己負責。可以讓孩子適當吃點苦。第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特點,家長要逐漸放手,不斷調整親子關係,制定適合孩子情況的發展目標。第三,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人財產”,要懂得尊重孩子,讓孩子有做決定的機會。

期待型:膽小畏縮少自信

從小就聽到媽媽在耳邊說“你是媽媽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學習,考上名牌大學彌補媽媽的遺憾”、“媽媽一輩子的心願就寄託在你身上”……現在,一到大考的時候,就特別緊張,擔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覺,眼前老是出現媽媽期待的眼神。

中國父母往往對孩子以支配的方式進行教育,稱爲期待型親子關係。這樣的父母對孩子雖有愛,但常以嚴厲、頑固、強迫的態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來監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願、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視子女的能力與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從父母的要求和標準去做。

用過高的期望要求和監督孩子,孩子容易變得敏感,性格膽小畏縮,缺乏自信,獨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動性,不善與人交往。他們情緒不穩定、易自卑,嚴重時甚至出現抑鬱症狀。

針對這樣的家庭,第一,家長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給孩子制定目標;第二,不要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心願的法寶,讓孩子自己決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而要用溝通、引導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矛盾型:逆反焦慮易強迫

愛爸爸也愛媽媽,但他有時候覺得左右爲難。爲他報什麼培訓班,爸爸媽媽已經吵了好幾次了。爸爸說考80分去遊樂園,媽媽偏說考90分去才遊樂園。該聽誰的好?

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現爲對孩子的管教態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爲有時斥責、禁止,有時卻寬恕、勉勵。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種表現,例如父親嚴厲,而母親放縱,父親斥責子女時,母親卻來阻止。

大多數的中國家庭中,母親負擔更多的教養孩子的責任,對細節更爲關注,對孩子的要求也更嚴格;父親則相對寬鬆。因此,多數孩子抱怨“媽媽很煩,太嘮叨”,產生逆反心理。但是,長期的不一致態度,孩子無所適從,做事難以決定,時間長了出現焦慮情緒,甚至強迫症狀。

對此,首先,父母雙方都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統一教育目標和計劃,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保持一致;其次,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要有一貫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後,不要將家庭的紛爭、摩擦、矛盾遷移到孩子身上。

忽視型:消極冷漠愛自閉

二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離婚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爸爸每天都忙着工作、應酬、賺錢,幾乎沒和她說過一句心裏話,變得孤獨敏感。

瑞典的心理學家公佈了一項最新研究,研究者通過對239名孩子進行長達15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離婚對孩子可能產生巨大的負面心理影響。在單親家庭裏,很容易出現忽視型親子關係。這主要表現爲家長感情冷漠,與孩子很少溝通,對孩子的成長不聞不問。此外,忽視還可能表現爲對孩子體罰、虐待、威脅等。

這種家庭只養不教,容易導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極、孤獨自閉,人際關係敏感,難以交上朋友。對家庭和社會產生敵對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會團伙的引誘,成爲問題兒童或青少年。

針對這種家庭,首先家長要把和孩子的溝通交流納入日程,利用吃飯時間、睡前時間和孩子聊聊學校的事,談談自己的見聞;其次要了解孩子的興趣、特長,儘可能抽時間參加孩子的集體活動;再次,家長要正視自己的心理狀態,必要時諮詢心理或精神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