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對待孩子在幼兒園的討好行爲

如何對待孩子在幼兒園的討好行爲

來源:寶貝周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裏學會用食物玩具去“巴結”老師,或者去討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師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長對幼兒的這種“社會化”行爲既好笑又擔憂,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爲呢?

如何對待孩子在幼兒園的討好行爲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裏學會用食物玩具去“巴結”老師,或者去討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師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長對幼兒的這種“社會化”行爲既好笑又擔憂,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這種行爲呢?

最近,在瀏覽一些幼兒教育論壇時,發現有一個話題討論很熱烈,說的是一些孩子在幼兒園裏學會用食物玩具去“巴結”老師,或者去討好其他小朋友,以期引起老師的其他小朋友的好感。一些家長對幼兒的這種“社會化”行爲既好笑又擔憂。好笑的是孩子竟然這麼會耍“小聰明”,擔憂的是孩子的這種“社會化”的行爲是否有利於其成長?

一些參與討論的“準專家型”的家長認爲,幼兒在幼兒園裏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的“討好”行爲,一方面是其受社會影響的結果,另一方面是其心智逐步成熟的體現。這是一個自然的現實,家長們大可不必緊張。

有着一線幼教實踐經驗的專家認爲,幼兒行爲過早“社會化”,大背景是社會環境,關鍵因素在於家庭教育方式的缺失,這種社會化的行爲對幼兒的成長有着諸多不利:

一是不利於幼兒培養正確的人生觀。過早讓孩子接觸社會行爲,會讓孩子的人生觀過早染上“金錢至上”的色彩,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是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正常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幼兒交往的過早“社會化”,無助於引導孩子學習掌握正確的社會交往能力。過於功利化的社會交往,有其客觀存在的一面,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起到的負面作用可能更大,不對孩子的“功利”交往方式進行及時糾正,將不利於其成長。

如何引導幼兒有學習交往走上一個正途,專家認爲,應該多方面下手,以期起到根本的引導作用:

家長首先要以身做則,在家庭教育中正確引導孩子的言行。的確,幼兒在幼兒園的“行賄討好”行爲有社會影響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更爲關鍵的推波助瀾作用,一些家長在平時的家庭教育中以社會陰暗的一面說事,或者在日常家庭行爲中毫不忌諱地進行“厚黑”行爲,這也直接影響了幼兒的行爲判斷標準。

因而,家長日常的生活中,一方面要規避“功利”交往在孩子眼前出現,另一方面則更要以正確的言行來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社會交往意識。

其次,要注重家園共育的作用,如發現幼兒“功利”交往行爲有強化的趨勢,家長一定要注意和老師相互配合,要注重幼兒園正規教育。有的時候,老師的教育比家長的苦口婆心的說教更爲有效。只有家園共同下功夫,才能幫助幼兒樹立科學的人生觀與社會交往觀。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